梁园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纪实

梁园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纪实

景色优美的街心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好去处。 本报记者 崔 坤 摄

梁园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纪实

梁园区城管局对辖区道路采取机扫加人工清扫的形式,保障辖区环境卫生,打造宜居环境。 本报记者 邢 栋 摄

梁园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纪实

农村街头公厕也是一道风景。 本报记者 单保良 摄

梁园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纪实

农村新时代文化广场文化长廊。 本报记者 单保良 摄

梁园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纪实

治理后的康林河清水悠悠。 本报记者 单保良 摄

梁园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纪实

美丽乡村。   本报记者 魏文慧 摄

本报记者 单保良

4月12日,梁园区李庄乡潘堂村,十几名村民正在李庄乡包村干部和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修复街道路面,路北一口坑塘已经安装上了花式木栏杆,在阳光照耀下一塘碧水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座造型古典的木桥,一个江南特色的水车,把改造后的坑塘装扮得更加美丽。街道两侧,一幅幅大型彩画蔚为壮观,展示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壮丽画卷。鲜艳的党旗迎风招展,映照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金光大字。走进村庄,如在画里,祖祖辈辈生活在潘堂村的老百姓都说,农村人居环境大变化,让农民也过上了城市生活,真是一百个想不到!

李庄乡潘堂村的情景只是梁园区扎实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效的一个缩影,像潘堂这样的“四美乡村”,在梁园区广大农村随处可见。

观堂镇刘庄村经过三年的脱贫攻坚,迈着铿锵的步伐走出了贫困村的序列,步入了新时代,全村44户贫困家庭摘帽脱贫。如今的刘庄,3家扶贫企业,2个家庭农场,铺修了街道,安装了路灯,栽植了行道树,建设了文化广场,建成了垃圾处理站,村里还拥有自己的环卫工作队,每天把村庄打扮的干干净净。

李庄乡刘集村以前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进了刘集庄,一路泥水汤。浅的到脚脖,深的到腰窝。媳妇找不着,光棍条子多。”这是刘集群众对昔日刘集村群众生活贫穷落后、村容村貌破败萧条的痛苦记忆,这景象困扰了刘集几代人。这几年,在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刘集村人居环境和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备的新农村,村里又有人编出了新的顺口溜:“来到刘集村,天地一片新。全村水泥路,连着每一户。家家小洋楼,吃穿不发愁。村道有路灯,广场有舞台。昔日盐碱地,大棚建起来。”这是刘集村今天的新模样。

双八镇崔楼村,坐落在明清黄河故道大堤脚下。站在故堤南望崔楼,一条宽阔的柏油路直通市区,街道两侧,一排排新时代的楼房在暮春的阳光下格外耀眼,不少人家楼顶上安装着太阳能,一排路灯从大堤脚下向南延伸,随曲就弯,看不到尽头。两面红旗在空中飘扬,那是村委会和村小学所在地。村头大喇叭正在广播着一个重要消息:故道大堤,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祖先用汗水和鲜血创造的奇迹,我们一定要保护好黄河故堤……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这是梁园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具体实践。

梁园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田杰说,近年来,梁园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中央、省、市部署要求,依照三年行动方案,以实施“三清一改”为抓手,以农村垃圾清理、坑塘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厕所革命为重点,强化措施,创新方式,积极创建“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王田杰说,为打赢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这场战役,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农业农村局聚焦一个“变”字,做好七篇文章。

村庄清洁行动贯穿始终。全面打好村庄清洁行动战役,梁园区坚持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交通沿线、集镇区等为重点,开展全域整治,先后集中开展了垃圾治理攻坚战、坑塘集中整治、春节大清洁和国省干道、县乡道路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消除垃圾杂物、私搭乱建、“牛皮癣”小广告和村庄内外及交通沿线卫生死角等。通过整治实现村庄周边无垃圾积存、房前屋后整齐清洁,乡镇周边、交通沿线、景区周围干净整洁的目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观,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昔日“垃圾靠风刮”的现象不复存在。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清理垃圾33.6万立方米,清除堆积杂物6.6万余处、“牛皮癣”小广告12万余处、私搭乱建220余处。

农村垃圾治理不遗余力。他们按照城乡一体、区域统筹、设施共享的原则,全区构建了“乡有垃圾中转站、村(组)有生活垃圾收集点、户有生活垃圾收集箱(桶)”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同时推进,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8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597个,增设垃圾收集箱(桶)66476个,购置大型垃圾运输车72辆,垃圾清运清扫机械车辆及设备1320辆。在贫困村、水源保护地及主要道路沿线村庄建成28个生活垃圾矿化处理站。同时,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行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采用“村收集、乡镇转运、区运输处理”模式开展农村垃圾治理,成立了梁园区佳苑美环卫公司负责全区农村垃圾管理清运工作,农村垃圾治理进一步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尤其是疫情期间,在大量返乡人员滞留,垃圾量倍增的情况下,他们将每天环卫作业时间延长至14个小时以上,日收运生活垃圾300余吨,有效确保了全区农村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全面铺开,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前,全区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治理,2019年顺利通过省级农村垃圾治理达标验收。

农村污水治理成效明显。特别是近三年来,梁园区将重点河道、干支流农村生活污水整治纳入河长制管理,明确各级河长监管责任。开展农村坑塘、沟渠集中整治,全力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对于农村坑塘治理,他们专门研究出台坑塘长制度,明确管护责任,将治理好的有水坑塘资源化利用,对外承包经营,进行生态种植和水产养殖,确保坑塘不被二次污染。重点谋划建设了乡镇集镇区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每个乡镇集镇区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大力推广农户院内污水沉淀池建设和在污水排放点建设“大三格”沉淀池、混凝土沉淀池或者生物法污水处理池,净化生活污水,达到排放标准。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治理坑塘1000余个,新建“大三格”沉淀池10座、院内沉淀池4862个。

农村改厕有序推进。结合三年脱贫攻坚,他们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实施农户无害化厕所建设,同步推进卫生公厕建设。通过借鉴学习外地改厕经验和群众满意度调查,合理确定户改厕模式和改厕设备,目前,全区户改厕设备主要采用玻璃钢材质一体式三格化粪池、生态污水净化罐和污水管网“大三格”沉淀池等模式。在8个乡镇、3个涉农街道分别成立农村改厕管理服务站,对改厕工作全程跟踪指导,在保证改厕进度的同时,按照技术规范标准,严把工程质量,确保改好一户、合格一户、满意一户。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无害化厕所改造36800户,建设卫生公厕72座。

村庄建设水平快速提升。他们按照“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整治改善类、搬迁撤并类”五类标准,结合乡村实际,推进村庄布局建设编制规划,以“四美乡村”、“五美庭院”为标准,大力开展乡村林果化试点村和6个省级农村人居环境“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打造了一批美丽宜居样板村,用典型的力量示范带动更多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持续涌现。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拆除残垣断壁4153处,美化墙面316135平方米,村庄绿化159960平方米,道路硬化288200平方米,安装路灯2640盏,建设文化广场172个,栽植果树127080棵。

集镇区面貌焕然一新。在提升人居环境工作中,梁园区坚持抓镇带村,加强乡镇集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三大秩序”整治,重点对环境卫生、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私搭乱建、门头牌匾、广告标牌等进行治理。强力规范沿街商铺门店经营,严格落实门前环境卫生三包责任制,让经营商户自觉维护环境秩序,逐渐形成管理的常态化机制。创新实施城管执法下沉,将乡镇政府所在地纳入城区管理标准,成立城管执法管理中队,通过整治,镇容镇貌快速提升,呈现出“井然有序、干净整齐、道路通畅、店美人和”的好景象。

靠机制作保障巩固整治成效。建立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用好用活农村“一事一议”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通过“四议两公开”,建立农户垃圾收运有偿付费制度,确保日常保洁运行维护资金不断链。健全督导机制,他们将乡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全区综合目标考核范围,实行“三单督办、周暗访、月排名、季观摩、年终考核”的办法,指导区人居环境暗访督导组,每周对各乡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暗访,对暗访中能立行立改的问题直接利用微信平台交办整改,不能立行立改的问题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坚持每周对各乡镇进行打分排名,每月对乡镇周暗访成绩进行汇总,区四大班子领导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摩,有力推动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步入常态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