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雷雨》巅峰不再,晚年再创作“说我人品我认,作品不认”

1983,坐在书桌前的73岁的曹禺缓缓打开来自忘年之交黄永玉的一封信

曹禺:《雷雨》巅峰不再,晚年再创作“说我人品我认,作品不认”

你是我极尊重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你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


信中黄永玉毫无保留地提出曹禺近几年写的作品不太好,后来曹禺在回信中说道

我的确没有想到,你会写给我这样一封长信。你鼓励了我,你指责我近三十余年的空洞,“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


没有人可以质疑曹禺对戏剧的投入,就如他所说的:战士应该死在战场上,作家应该死在书桌上,演员应该死在舞台上。他的创作理念积淀在文化长河中,一直在为推动我国文学艺术事业和戏剧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努力。对于戏剧这门文学艺术,曹禺贡献了他的时光,也可以说一生都在为戏剧长河遨游,如果说抨击他的作品,是绝对不允许,但除此之外的一切,他也同所有其他文人那般,犯了许多美丽的错误。

《雷雨》,便是他将几段婚姻作为试炼的基石,一脚一个碎片,踩出了文学创作之路。

曹禺:《雷雨》巅峰不再,晚年再创作“说我人品我认,作品不认”

曹禺,原名万家宝,曹禺的笔名取自原名姓氏万的繁体,1910年9月24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万德尊是民国的一名武将,曾经同乡提拔担任过民国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在曹禺出生三日之后他的生母薛氏因为“褥热“去世。

为了方便照顾年幼的万家宝,万德尊迎娶了他生母薛氏的孪生姐妹薛咏南为他的继母,他的继母喜欢戏剧经常带着他去各种街坊去看,就是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促使幼年的曹禺对戏剧有着强烈的兴趣。

童年时,曹禺十分害怕严厉的父亲,背诗时背不出来会被吓得瑟瑟发抖,因为家庭关系的复杂和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态,导致曹禺并不是多喜欢他的家。

曹禺:《雷雨》巅峰不再,晚年再创作“说我人品我认,作品不认”

1929年曹禺的父亲因为中风去世,九月份他由南开大学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对戏剧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参与了戏剧的制作,当时在文学系只有两个人都有着很深的造诣,一个是曹禺另一个是钱钟书,两人各自在文学的领域独占一帜。

年轻的曹禺就1931年邂逅了他的第一任妻子郑秀,郑秀如她的名字一样大方舒展秀气,郑秀第一次看曹禺演戏剧时她还是北京北满的中学生,当时曹禺在台上将扮女装饰演的角色淋漓尽致,郑秀不由得在台下鼓掌,等话剧结束后,她的朋友跟跟她介绍曹禺时,她很难将眼前身高矮小的曹禺和台上的人联想到一起。

曹禺:《雷雨》巅峰不再,晚年再创作“说我人品我认,作品不认”

曹禺对外表漂亮的郑秀产生了爱恋情愫,等到郑秀第二年考入清华法律系时他便向郑秀提出戏剧《罪》演绎的邀请,希望她能够出演自己在戏剧中的女友,当然在曹禺心里更是希望郑秀变成自己真正的女友。

当时郑秀并不缺少追求她的爱慕者,面对曹禺的追求,郑秀并不打算答应他。

随着曹禺对郑秀的爱恋日益增多,经常为了见她没日没夜地驻留在女生宿舍门口,在寝室对郑秀夜夜相思终不能眠,一日郑秀得知曹禺病倒了消息心里还是产生的波澜,年轻的女孩子最终还是因为他的痴嗔感动了。

两个人情意绵绵成为一对羡煞旁人的佳偶,她经常陪伴曹禺去图书馆撰写话剧,替他誊写剧本草稿,是他编写话剧的第一个读者,在1933年曹禺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部大作《雷雨》,出版后曹禺名声大噪,受到很多人的推崇。

1936年众多名人亲朋好友的祝福下郑秀与曹禺结了婚。

曹禺:《雷雨》巅峰不再,晚年再创作“说我人品我认,作品不认”

1937抗日战争爆发,郑秀随他从南京搬到重庆,后来又迁到江安县生活。就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担任过“抗战戏剧讲座”的讲演工作,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为激起人民的爱国情怀,随即又在1939年创作了充满爱国激情的抗战剧《蜕变》。


毋庸置疑的是曹禺不仅有事业上的成功,他的身后一直有默默支持他的郑秀。

曹禺:《雷雨》巅峰不再,晚年再创作“说我人品我认,作品不认”

婚姻总是与恋爱有很大出入的,曹禺愈发地发现郑秀与自己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观念,婚后时常,曹禺忽冷忽热的脾气也让双方对这段感情充满了疲态。

在他任教的一段时间,他通过学生邓宛生认识了邓译生,她温柔贤淑不会跟他引起聒噪的争吵,相处起来更舒服,于是,一段感情的破碎伴着另一段情的滋生,他背着郑秀开始了跟邓译生的交往,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婚外情。

曹禺:《雷雨》巅峰不再,晚年再创作“说我人品我认,作品不认”

后来书信来往被郑秀发现,他便向郑秀提出了离婚,此时的郑秀不舍得放弃这段婚姻,但曹禺却选择搬出去和邓译生同居,在后来的十年,两人没有任何来往,但决定离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易的。

郑秀的书信中记录当时的心情时这样写道,她年轻的时候因为爱和曹禺结婚,最后选择签字也是因为爱他同意离婚,希望他能幸福。

曹禺有时会托人将一些食物捎送给郑秀,郑秀欣喜的就会与客人述说,心里以为曹禺还爱她,还是有心挂念这个曾经的家的,却等来他的次次再婚,

郑秀的痴情并没有打动对于感情顽劣的曹禺,离婚对于他来说就是可以光明正大地与邓译生生活,后来两人还育有一女儿,邓译生因本身就有肺病加上一次食用安眠药过量去世了,此前郑秀还会去照顾邓译生,后来她过世之后,以为可以盼来曹禺与她复婚,不在乎过往不愉快的事情只要复婚就好。

可能在曹禺心里觉得,就算此时的郑秀再也没有了过往的脾性,曹禺也没有了过去的怪习,一切早就回不去了,他选择了迎娶另一个女人——李玉茹。

曹禺:《雷雨》巅峰不再,晚年再创作“说我人品我认,作品不认”

有一,有二,就有三。在与郑秀的婚姻期间,早年曹禺在戏剧的排练时就认识了李玉茹,他们灵魂的契合度甚至盖过了曹禺的第二任妻子邓译生,但出于李玉茹母亲的反对,他们并没有在一起,第二任妻子去世后他顺理成章的迎娶了早年心生爱慕的李玉茹。

在李玉茹的回忆中,曹禺是一个令她舒心的知识份子,此前还曹禺常常会骑着单车载着她去公园跟他述说他难以言喻的苦衷——郑秀和邓译生的事情令他苦恼。

而孤身一生未再婚的郑秀,只得在很长的生活里靠过往的回忆弥补曹禺不在的时光,在她逝世之前曹禺也未见她一面,葬礼时,只是叫人送了一个花篮

就像曹禺在她逝世过跟他和郑秀的两个女儿说的

事已过去,无法补过。人事复杂,不能尽述


或许是生不逢时,偏偏生在战乱的民国,促使了郑秀的痴情和曹禺的多情

晚年进入古稀的他应该也会想起来多年前,那个在清华礼堂上身穿旗袍与他对视搭戏的女子,也曾是他夜夜思念深爱过的人,当然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有没有亏欠和遗憾

曹禺:《雷雨》巅峰不再,晚年再创作“说我人品我认,作品不认”

作家余秋雨评价他说:“曹禺作为一位戏剧大师,不仅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者,而且是20世纪世界话剧艺术发展的一个杰出代表。”

话剧如人生,或许在他的心里什么都比不上自由,灵魂不是只是笔下范围禁锢舞动的生灵,而是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

作者:寻常

版权方:安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