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陸續開學,張文宏專家說孩子早上不要喝粥,你怎麼看?

高考規劃局羅老師


張文宏主專家的意思是:疫情期間,一定要讓孩子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讓孩子吃得有營養以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否則孩子的健康很容易在這特殊時期出問題。

好心科普孩子在疫情期間的營養搭配,但是卻被一些人歪曲事實,掐頭去尾的單純理解成“不要讓小孩早上喝粥”,直接抨擊張文宏醫生。

4月15日,張文宏醫生在一次會議上表示學生必須要吃早餐,原話是這麼說的:“你家裡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有的支持,說“戳到自己的心窩了,一直不贊成給孩子喝粥,爺爺奶奶和爸爸卻非要堅持給孩子喝粥”。

有的反對,說“吃習慣了,祖祖輩輩這樣吃也沒問題!這麼有營養的粥怎麼就不能喝呢!”

為什麼會引起如此大的反響呢?主要是因為他的這段話顛覆了很多人固有的認知。

1、粥升糖指數高,同時蛋白質含量也不足,通俗一點說,粥的營養密度低,營養單一,喝多了漲肚子,喝少了不頂餓,小朋友早餐儘量營養全面,均衡,而且是高密度,高蛋白。

張教授這裡的粥一般指的就是我們常喝的白粥,不是雜糧粥,也不是加了肉、魚蝦的粥。

粥是一種升糖速度非常快的食物,很多大眾都不知道粥升糖的速度是很快的,升糖的速度越快,血糖降下去的速度也越快。所以家長朋友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覺但凡早餐喝了大量粥的孩子他餓得特別快。

舉個例子,他七點吃的早餐,之後可能在九點的時候就餓了。家長在這個時候就很詫異,你早餐明明喝了很多粥啊,為什麼餓得這麼快?實際上就是他的低血糖導致的。因為他前面升糖的速度太快,一下子重重的落到了下面來,它就會餓,血糖一旦低了人就會餓就會饞。

如果他在上課,我們老師就會發現第1節課第2節課的時候,孩子的精力是非常充沛的,但是到了第3節課第4節課的時候,孩子就可能容易出現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的一些情況,這主要就是因為他的血糖落下來了。

同時你會發現,到了飯點的時候,孩子們都是飛奔的衝向飯堂的,而不是慢悠悠的走過去的,為什麼呢?這是低血糖引起的焦慮式的飢餓。

2、如果是白粥,只有澱粉,確實不是很健康的食物,但是不妨礙你喝。早餐要有澱粉,蛋白,蔬菜是比較合理的飲食結構,特別是對孩子,優質蛋白質很重要。張文宏是醫生,不是兒童營養師。

鍾南山也說了,他自己每天喝兩盒牛奶。

所以張文宏主任表述的完整意思是:不要只吃粥,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


一個社會的輿論清明,無非基於兩個基本共識:常識與知識。例如有病該吃藥而不是燒香,牛奶和雞蛋是有營養的。而知識是我們這個社會向著更加文明與富足的階段發展的基石。這一切原本都無需辯解,因為現代社會的發展與福利,都建設在尊重與奉行常識與知識的基石之上。中國人的飲食確實問題很大,早上雞蛋+牛奶,粥,配鹹菜,蘿蔔乾,或者大餅油條,蔥油餅,麻團,高澱粉,高油。時代進步了,飲食也要趨於精華,日本小孩子的身高高於中國,就是每天一杯奶!

3、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大家也越來越重視早餐了,都說早餐要吃得象皇帝一樣。一頓營養全面的健康早餐,肯定少不了蛋白質,尤其不能少了優質蛋白。那麼哪些食物富含優質蛋白,又適合早餐吃呢?

蛋白質對於我們的健康非常重要,人體有成千上萬種蛋白質,參與構成人體結構、組成肌肉、新陳代謝的各種酶、激素、抗體等等。但是蛋白質不能由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轉化而來,必須從食物當中攝取原料。人體蛋白質由20種氨基酸按照一定比例組成,其中8種人體不能自己合成,必須從食物當中獲取。這就是必需氨基酸,包括: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我們稱含有所有8種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質為優質蛋白。

含有豐富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有不少,總結為6個字:魚蝦肉、蛋奶豆。

魚蝦是低脂肪高蛋白食物的代表,蛋白質含量在15~20%之間,易於吸收。大部分魚類脂肪含量少,少數脂肪含量高,例如三文魚、秋刀魚等。但是魚類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尤其是EPA和DHA,對於心腦血管健康和大腦健康有很大幫助。

各種瘦肉都富含優質蛋白,常見的包括畜肉和禽肉。豬牛羊肉脂肪含量高一點,禽肉脂肪含量少一點。但是隻要適量吃,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蛋類是非常非常好的食物,最長吃的就是雞蛋。蛋類唯一讓人擔心的就是蛋黃的膽固醇含量比較高。其實食物當中的膽固醇對人體膽固醇水平影響很小,每天吃一兩個完整的雞蛋一點問題都沒有。關鍵是吃雞蛋方便啊,最適合早餐吃了。

奶製品,尤其是牛奶和酸奶,蛋白質含量在3%左右,還含有豐富的鈣質。每天早餐喝一杯,是健康早餐的標配。

以上都是動物性蛋白質,其實植物當中也有優質蛋白,其中代表性的就是大豆蛋白。各種豆製品都含有豐富的大豆蛋白,適合早餐吃的有豆漿和香乾。

另外,豆製品還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對於心腦血管健康、骨骼健康都有很大幫助。

大部分主食的蛋白質往往必需氨基酸不全,但是藜麥、莜麥、燕麥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而且必需氨基酸齊全。尤其是藜麥,被稱為主食中的肉類。


感謝繼續關注。關注@張巧林說育兒,全面系統的解決育兒健康所有困惑。


張巧林說育兒


看到這個視頻,我想發表一下我的見解:

首先張文宏專家是一名敢說真話的好醫生,最近有很多網友誤解了這位醫生的意思。喝粥一直是我們從小喝到大,為什麼不能喝呢?


張文宏醫生


張文宏專家是這樣回應的:“針對病毒的抗體產生要靠什麼?全部是蛋白質。”他說,新冠肺炎病人由重症轉輕症,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保證營養和蛋白質。簡單來說,補充營養可以提高抗病毒的能力,而喝粥不能補充蛋白質。


一心為民的好醫生


原來因為新冠肺炎的原因,小孩子去上學之前必須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而提高免疫力需要補充蛋白質,然而喝粥並不能補充蛋白質。所以早上不要喝粥,最好用牛奶代替。這完全是為了孩子的生命健康著想。


牛奶和雞蛋


現在明白了吧,這位醫生很好,有這麼實在的好醫生給我們這麼好的建議,我們應該感到幸福。我要謝謝這位醫生的建議,因為我的小孩子也上學了,讓我也提醒自己的孩子要好好補充蛋白質,早上不要喝粥。


不能補充蛋白質的白稀飯


講真的,以張文宏教授現在的履歷來說他會不知道自己言語當中的小瑕疵?但因為現在的時期,加上我們國內長期的飲食習慣問題,以他的分量幾次三番的給大家做這方面的建議還出面解釋,已經十分接地氣了。

我們應該謝謝這位善良而率真的醫生,不應該去質疑他,他是為了我們好。

我是王二妹,喜歡我的回答用您的小手幫忙點贊,評論和轉發一下,謝謝


農村王二妹


聽聽笑笑即可,並不是專家就一定正確。我們普通人要有質疑專家的勇氣,在吃方面還是相信傳統的好,就拿老王在讀大學時來講,專家說不要吃夜宵,吃了對身體不好。然後每天晚上好餓了不敢去夜宵,有時晚上直接被餓醒。後面豁出去了,管什麼專家,吃了肚子不餓,精神狀態佳就好。當改變了這個想法之後,精神狀態明顯比之前好了很多。幾乎很少出現餓肚子的情況。

專家的話,我們可以聽一半,以前央視不是還播放了一些養生的節目,裡面的專家說天天吃綠豆身體好。後面不是有的人信了吃出病來了。

有一點怕是孫文宏專家理解錯了。喝粥是可以加其他的料,不是純白米粥,粥是可以加其他配料。也可以喝牛奶,而關於牛奶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有的孩子可能對牛奶過敏。那明顯喝牛奶不好,可以考慮喝豆漿之類的來補充。好像我們的早餐也沒有固定式一定喝粥,其實早餐還是很豐富的。

不要喝粥太過絕對了。早餐吃只要是對自己身體好就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南方人吃飯可能就能吃飽,而北方的朋友吃麵就可以吃飽。這個飲食其實是有地區差異,不同的地區的人,對不同食物的吸收效率是不一樣的。比如老王一個南方的娃,你叫我不要吃飯,改吃麵我會天天肚子餓的。偶爾吃一吃還可以。貿然地改變飲食,很可能會打破身體平衡,所以大家聽一聽即可。不可盡信,如果要相信也要,嘗試著去改變,如果地按著張文宏專家的說法去吃,自己的狀態不佳,趕緊回到原來的狀態上來。

平時保持健康的狀態就好,飲食習慣的大改,也許會帶來其他的不利情況。希望大家慎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