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哪裡展示了中華的傳統文化?

小小嫻


“漢服”一詞的文物記載最早見於《馬王堆三號墓遣冊》: 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東漢蔡邕的《獨斷》:“通天冠:天子常服,漢服受之秦,《禮》無文。”,最早的正史記載見於《漢書》:“(龜茲公主)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檄道周衛,出入傳呼,撞鐘鼓,如漢家儀。”直接與漢朝重建的周禮服制體系有關。正如胡人傳統服飾被叫做“胡服”,中國傳統服飾被稱之為“漢服”。所以,後來“漢服”這個詞彙的基本內涵也固定下來,即漢族傳統服飾。在漫長的歷史中“漢服”逐漸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象徵。在唐代樊綽的書中就明確的稱大唐的服飾為"漢服".到了宋元明時期,一些異族酋長也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服飾,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元代修《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431363537遼史》甚至專門為漢服開闢了一個“漢服”條。公元1645年,滿清入關後,為了毀滅漢族的民族意志,在攻佔江南時立即下達“剃髮易服令”,1645年農曆6月15日,頒佈剃髮令,嚴令漢族人民剃髮,隨即在農曆7月9日,下令“衣冠悉遵本朝制度”,嚴令在幾個月內譭棄漢族服飾,改穿滿族服裝,違令者斬,綿延了4千餘年的漢服文化在滿清政府的殘酷暴力的政令下突然消亡。

漢服文化zd是反映儒家禮典服制的文化總和,貫穿西周到明朝的儒家書史體系《禮記》、《後漢書·輿服下》、《晉書·輿服》、《宋書·禮五》、《南齊書·輿服》、《魏書·禮志四之四第十三》、《隋書·禮儀七》、《舊唐書·輿服》、《新唐書·車服》、《宋史·輿服》、《明史·輿服》,通過祭服、朝服、公服、常服以及配飾體現出來回。漢服文化從三皇五帝延續至今(清代被迫中斷),通過連綿不斷的繼承完善著自己,漢服文化答是一個非常成熟並自成體系的千年文化。

《周易·繫辭下》曰“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周公制周禮而治天下,被儒家尊為聖人。周禮通過《儀禮》、《周禮》、《禮記》的服章和儀式表現出來,因而衣冠、禮儀往往用來代指文明,漢服是禮儀的載體。 《春秋左傳正義》疏:“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1]華夏皆謂中國,而謂之華夏者,夏,大也。言有禮儀之大,有文章之華也。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之中國”。《尚書正義》注:“冕服採章曰華,大國曰夏。”[2]中國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五胡亂華之時,原先在中原地區的貴族和平民紛紛逃亡到江南,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63537種,而逐漸把江南開發成繁華富庶之地,這一事件史稱“衣冠南渡”。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

漢服自西周的衣裳、皮弁服百、褘衣、鞠衣、袒衣、袴褶、襌衣、褠衣、裲襠等服制開始,歷經幾千年的繼承,在大唐《開元禮》中得到了充分展現和體系化,度按功能分為冕服、朝服、公服、常服。大唐制,天子衣服,有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通天冠、武弁、黑介幘、白紗帽、平巾幘、白帢,凡十二等。公之服,內自袞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冕而下容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士之服,自皮弁而下如大夫之服。其齋服有玄端素端。

漢服採用平面構成方式,運用簡潔的幾何形作為服飾廓形。平面裁剪,形制寬大,使穿著者無壓迫束縛感,形成人與服裝之間的舒適空間,體現了中國傳統理念崇尚寬博大氣、含蓄自然的審美模式和虛實相生、有無合一的理念。 漢服平面裁剪中的一大特點便是運用完整的面料裁剪方式。禮法自然,最大限度減少對面料的浪費和破壞,儘可能保持面料的完整性,傳承了中國戒奢以儉的傳統觀念,“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儉以養德,禮法自然的中國傳統觀念在漢服的平面結構中得到延續。

中國古代對自然的崇拜,構建起陰陽五行思想。“五行”理論滲透在天文、地理、社會等人類活動中,形成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模式,是中國古老哲學體系的典型代表。陰陽五行思想引發對天、地、神、人、器等各類物質的對應,產生了“五行色”,簡稱“五色”:青對應木,代表東方;赤對應火,代表南方;黃色對應土,是大地的標誌;白色對應金,代表西方;黑色對應水,代表北方。 漢服的色彩與自然變化相協調,早在西漢時期,帝王順應四季而採用四季之色,形成“四時衣”,到了東漢,師法五行思想,改為“五時”,對應五行的五色,既春青、夏赤、季夏黃、秋白、冬黑,漢服遵循五行五色體系一直延用到清代。體現了中華民族順應天道,師法自然,以達到“天工”與“人工”渾然一體的境界。

古代中國人普遍認為,天是圓的,而地是方的。漢服的袖子皆為圓袖,意為天道圓潤。漢服領子的特徵則是“交領右衽”,就是衣襟向右掩,深衣的衣領交叉呈字母y形,所形成的矩形直角,則意為地道方正。 《孟子·離婁上》雲:“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古人賦予了漢服天圓地方的含義,就是要讓每一位穿上漢服的人,都能時刻牢記,做人需得規矩。上至治理國家,下到為人處世,皆需尊重他人,約束自己,這是古人在每天所穿著的衣服中,對自己的一種鞭策。

古時的漢服沒有釦子,多采用繩帶固定衣身。漢服的繩帶兼顧了固定和裝飾的作用,從而使漢服更加美觀。 漢服的繩帶系出了中華民族的“中和之美”,“中和”一直是中國傳統的理想追求。“中和”要求各要素之間和諧統一,其意蘊剛柔兼備,力度適中,各因素協調統一,具有含蓄、典雅、靜穆的特性。漢服的繫帶採用與衣片相同的面料製作而成,在固定衣身的同時,使服裝整體統一而富有變化,完美地詮釋出“中和”的意韻。

漢服在結構方式上以“上衣下裳”為原則。上衣下裳,即衣服分為上下兩部分,這是漢服最古老且始終貫徹的服制。我們經常見到的那種看似上下連在一起而達到“被體深遂”的“深衣”,其實也是分為上下兩片拼接而成。 漢服的上衣下裳效法天地與陰陽。古人認為,上天下地、上陽下陰、衣尊裳卑,因此作為天尊地卑,君尊臣卑的社會秩序的象徵,上衣下裳的服裝組合,成為天道和人道的完美結合。例如 “深衣“分為上下兩片,代表著天與地,陰與陽,拼接在一件衣服之上,則意味著天地相合與陰陽相接。 衣服的上片由四塊布拼接而成,意味著一年之四季,其下襬則由十二塊布拼接而成,代表著一年的十二個月。

漢服上衣在其衣裳背部的正中間,有一條貫穿首尾的縫合的線,叫做“中縫”。並且,當你穿上漢服站直時,中縫與地面垂直,古人謂之為正直。 剛正不阿,為人正直,是古人對君子的基本要求。衣服上的這條中線時刻的提醒著,應當抬頭挺胸,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而下垂直至腳踝的衣帶,亦代表著正直之道。


風是月的呼吸


漢服本身是美的,通過材質,形制,刺繡技藝,美術,文化內涵等多種方式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之美。如果再輔以傳統文化的詩詞,書法,國畫,古樂器古典舞蹈等等,效果更佳。

但它在發展過程中展示了部分人“天朝上國”的自我優越感,虛榮感,以及部分商家三觀不正的鼓吹,導致漢服的發展是畸形的。我泱泱中華原本就是一個極為包容的民族,但漢服圈部分人狹隘的思想和做法讓漢服只能停留在一個小範圍的發展圈之內。

“漢服”這個詞本身是有歧義的,“漢”究竟指的是什麼?漢民族?那你把中國其他55個民族置於何地?憑什麼漢族的服飾才能代表中國,就要復興?其他少數民族失傳的服飾和文化不多嗎?難道人數最多的民族才能代表中華民族?

(最早說是漢代服飾的歧義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如果“漢”指的不是漢族而是中國人的傳統服飾,那為何不承認旗袍的存在?為何不承認漢元素的存在?為什麼“元、清”的服飾就不是漢服了?中華上下五千年,多少民族血統的交融,不都是共同生活在華夏大地之上嗎?不都是炎黃子孫嗎?就算是正統的古代服飾,例如唐朝的衣服,也是吸收了不少胡服的元素和設計的。每個朝代也是在原本流傳服飾的基礎上進而發展出了自己的風格。那現代了我們怎麼就不能根據現代的特點和審美來改進古代服飾了?

所以真的很希望漢服成為一種常見的服裝,就像T恤,襯衫,裙子,禮服等等一樣正常的存在,而不是一種標新立異唯我獨尊的存在。

我也穿過漢服,但我不混圈,圈裡的風氣真的讓我十分害怕。把自己划進一個“圈”裡就帶著一定程度的排他性。裡面一些規矩十分奇怪。比如見了同袍要行禮,你想想路上一個陌生人忽然衝你打招呼是不是覺得莫名其妙?古代人穿的都是漢服那他們路上都忙著打招呼?還有必須瞭解漢服的形制等種種規矩,那我知道它怎麼穿不就完了,難道現在穿個日常衣服還必須知道它的製作工藝、流程、歷史淵源,我不知道我就不配穿了?

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搞什麼漢服復興那是不可能成功的。現在的階段只能說商家的商業煽動成功了,一點傳統服飾的普及成功了一點點。僅此而已。


昀朔


一,詩如鏡,衣似珠。從古詩詞角度,漢服文化的誕生離不開詩詞文化的沃土,如搖曳於上的花,五彩斑瀾,詩意滿滿,款款向你走來。那麼美倫美奐,精彩絕倫。

唐 王維 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

這時的唐朝國富民強,唐詩盛行,社會充滿自信,萬國來朝。天子的華服,氣派、華麗、貴不可言。

秦宮詩 唐 李賀 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禿衿小袖調鸚鵡, 紫繡麻踏哮虎。…

眼中閃過一絲亮色,漢服從古詩詞中穿越時空而來,眼前是漢代秦宮身著漢服緩緩走來,讓我們見識了古代男子的俊朗、斯文、風度翩翩,清新飄逸…。

漢樂府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蠶桑小妹著漢服,端正大氣的溫婉,美麗動人。

對傳統文化的回望,使漢服及其所代表的傳統文化,這股潮流的熱度,不斷升溫。

如著漢裝幹農活兒的李子柒,是漢服與心靈手巧的唯美結合。或低頭蹙眉,或抬眼微笑,每一個動作都在漢服的映襯之下顯得格外優雅,唯美,爆紅網絡!

古代詩詞中有很多描寫漢服的文化。通過對著裝的描寫,讓我們瞭解時代背景、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人文文化的進步,人物形象,職業及素養等。漢服文化如璀璨的明珠,輝耀於古老的年代,拭去灰塵,更加炫目,心靈為之震撼,為之喝彩。

二,自豪感及傳播。

漢服文化,是炎黃子孫上千年智慧結晶。從詩缸裡浸泡上千年的人物,如今細品,如酵酒,散發出古典的濃郁詩韻。男的溫文爾雅,才情並茂。女人著漢服,配頭飾,顯得唯美靈動,詩情款款。著漢裝見面時盡彰顯禮儀,雙手合攏作揖,輕輕點頭致意,並互道一聲問候。發乎於情,止乎於禮。

神魔劇,玄幻劇,京劇…絃音緲緲,衣衫飄飄,衣帶當風,高冠環佩,風度翩翩,玉樹臨風,詩意風流…更是把漢服的精髓演繹到極致。

忍不住為之讚歎:漢服太美了。

著漢服,行禮儀。垂華冠,四方朝。熙熙攘攘的人群,五彩繽紛的著裝,豐富的物產,繁盛的貿易,人們豐衣足食,談詩論道。盛唐漢服文化,如春天的風韻,美翻了。

滿院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古典的美在流淌,美感向世界漫延。國外學者、遊者、商者…紛紛踏至,如日本,韓國…他們的很多文化已烙上中國的印記,促進了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尤其漢服文化,至今他們的國服和服、韓服還留有盛唐的韻味。所謂,一國美,不算美,萬紫千紅才是春。中國做到了與世界同美。

君不見,外國街頭驚現漢服快閃!外國人都看呆,手機咔咔照!

君不見,古裝女子唯美翻跳《紅昭願》扇子舞太仙兒了! 《起風了》群舞超美!《明月寄》,君王不上朝!

君不見,一身漢服、一架古箏,一曲《刀劍如夢》,詮釋了中國女子的才情。既能登高高廟堂,也能宛如仙女,行如俠女,著華裝揚中國文化。

君不見,一曲《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讓無數老外為古老的愛情故事動容。

溝通不一定用語言。此時無"聲"勝有“聲"。

猛然間,梳上一對俏皮可愛的流雲髮髻,著玉女宮娥漢裝,清新脫俗的女子,仙飄而來。嘆曰:人間漢服耀如珠,瑤池仙家下凡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