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合绣出东莞特色——专访东莞副市长刘杰

多元融合绣出东莞特色——专访东莞副市长刘杰

东莞中心城区

多元融合绣出东莞特色——专访东莞副市长刘杰

东莞市副市长刘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 波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伟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在新经济的顶层较量中,当中国最好城市群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处在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东莞,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如今,一场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正轰轰烈烈展开。东莞人想要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都市环境,他们更将城市的文化特质融入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之中。

今年,是东莞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关键之年,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将从哪些方面着手?在培育“都市人”的过程中,将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在城市“绣花”的过程中,又如何展现东莞特色?

日前,东莞市副市长刘杰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围绕城市环境、城市管理、城市人文品质提升等话题,讲述了东莞这座城的远大抱负。

城市环境面临瓶颈,三点入手精细化管理

羊城晚报记者:您曾长期在国土系统工作,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多年前就是一个热门课题。随着东莞城市化发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又成为重头戏。在您看来,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主要抓手是什么?

刘杰:由于历史发展原因,东莞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人的思想、工作设计和实施方法三个方面。人的思想上,主要是解决都市化观念不够高、行为自觉性不够强的问题,重点要靠主观上社会舆论的引导和客观上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工作设计上,主要是解决系统性设计不够强、精细化要求不够高的问题,重点要靠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顶层设计,以及各种配套的工作及考核机制建设;实施方法上,主要是解决共性问题(比如违建治理问题等)突破不够力、个案问题(比如泥头车问题等)攻克不够活的情况,重点要靠城管系统及城管领域相关职能部门,充分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角度,更多的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用作为表忠诚,用成绩表担当。

羊城晚报记者:在2019年4月召开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会议上,梁维东书记指出,通过三年努力,打造与“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城市环境。您认为,东莞目前的城市环境,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将如何解决?

刘杰:可以说,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数十年的发展,东莞各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包括城市环境。但是随着当前国际国内竞争形势的日益剧烈,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我们目前的城市环境确实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最突出是三个方面:一是城市整体环境卫生品质偏低。比如洁净指数测评,好的地方就很好,差的地方就很差,全市整体得分不高,且每个月都很容易揪出一批黑榜;二是城市管理整体人文品质偏低。比如我们虽然有着数量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的城市公园、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但是设施日趋老旧、管养水平也不高,市民使用体验感不佳;三是城市管理服务发展品质偏低。比如历史违建治理、固废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智能化城市管理执法等工作,日益成为影响我市在湾区都市群发展竞争中的突出瓶颈问题。

解决以上问题,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一是从顶层设计上强势推动。2019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组织召开全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会议,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力度部署精细化管理工作,今年马上要召开2020年度的高规格会议,进一步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做深做实,从今年开始,我们也看到万江、塘厦等一些镇街,更主动从党委政府层面谋划推进这项工作;二是从工作设计上强势推动。今年的市政府1号文,用专门的篇章提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要求。我们也看到,市城市管理部门在去年开展系统工作设计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提出“五大工程、十项提升”的系统设计,进一步以量化的方式,将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往纵深推进,这是市委市政府非常期待,也非常支持的;三是从社会舆论上强势推动。我们说城市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人的思想观念,让更多人主动维护城市管理秩序,这一点就需要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共同来营造这种氛围,让每个人都更主动把自己融入都市东莞城市环境,更自觉来维护他。

加强都市文化营造,多元融合『绣』出东莞特色

羊城晚报记者:在城市化进程中,人的意识至关重要。目前,东莞面临的尴尬是,人的“现代都市意识”未必能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站在全市层面,您认为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在培育“都市人”的过程中,将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刘杰:东莞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人口结构极为特殊,城市文化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结合东莞特殊的市情、社情,我认为解决人的“现代都市意识”问题或者说培育“都市人”,重点要抓好三个关键点:一是持续加强东莞都市文化营造。我们必须首先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资源,努力培育、传播和营造东莞城市都市文化,对内形成面向市民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力,对外形成面向全国强有力的文化影响力,从而构建形成强有力的东莞特色都市文化舆论穹顶,长期持续影响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二是持续加强东莞都市标准打造。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我们还有很多地方离都市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比如我们的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管理等,我们必须不断补齐这些短板,形成都市东莞的内在硬核,从而在客观环境上强化每个市民的都市情节;三是持续加强东莞都市管理执法。依法有序管理,及时纠正市民行为偏差,才能最终形成都市东莞的常态,具体来说,要不断加强城市管理部门的主动管理、主动执法工作,在坚持依法、规范、人文的大前提下,切实深入把东莞市民的都市行为自觉调动、培育起来。

羊城晚报记者:山水田园是东莞一大城市特色。在城市“绣花”的过程中,东莞如何利用这样的特色?能否举一两个案例?

刘杰:东莞是典型的岭南特色城市之一,除了城市本身呈现的山水田园特色之外,还有着很深厚的岭南文化传承,比如粤剧、可园等岭南建筑园林文化、龙舟文化,等等。所以,东莞的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必须要与本土特质的各类自然和人文特性相结合。具体来说,东莞的城市管理工作:一是要充分注重与岭南山水田园特色的融合。山水田园本身就是我们的天然财富,而且我们的水土也非常容易培育岭南山水田园风光,我们也看到,全市各镇街(园区)在这方面都很有特色和成效,我们的东莞大道绿脉提升工程,也充分注重了山水田园岭南特色的继承和发扬,坚持做到让绿树映蓝天、让鲜花开四季;二是要充分注重与东莞本土人文特色的融合。这方面,很多镇街(园区)也花了很多心思,比如高埗、茶山等镇,将当地的孝义等人文文化,用于公共设施的装点,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有力传播了当地的风情民俗;再比如,今年全市将全面开展“千景绣东莞”工作,在全市深入打造一千个街头小景,布置一千个东莞本土特色人文故事,这也是一个城市管理融入本土自然和人文特性的很好的实践;三是要充分注重与现代城市发展元素的融合。东莞城市在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东莞城市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关注传统的、厚重的特质文化融入,也要不断注入东莞新时代的新文化特质,这种实时的更新,将更直接带动东莞城市文化张力的不断增强,在这一点上,我们最为熟悉的如洪福商圈楼宇灯光秀、市中心广场音乐光影喷泉等。当然,我们还做得远远不够,我希望全市城管人继续发扬“家园情怀、绣匠精神”,让我们的都市东莞持续绽放新的精彩,持续成为东莞人的骄傲,持续吸引高端企业、人才等资源的流入,带动东莞经济社会发展从辉煌走向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