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合繡出東莞特色——專訪東莞副市長劉傑

多元融合繡出東莞特色——專訪東莞副市長劉傑

東莞中心城區

多元融合繡出東莞特色——專訪東莞副市長劉傑

東莞市副市長劉傑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唐 波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偉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在新經濟的頂層較量中,當中國最好城市群各種力量交織在一起,處在粵港澳大灣區腹地的東莞,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如今,一場城市品質提升行動正轟轟烈烈展開。東莞人想要的,不僅僅是美麗的都市環境,他們更將城市的文化特質融入到城市建設和管理之中。

今年,是東莞城市品質三年提升計劃關鍵之年,城市的精細化管理將從哪些方面著手?在培育“都市人”的過程中,將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在城市“繡花”的過程中,又如何展現東莞特色?

日前,東莞市副市長劉傑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專訪,圍繞城市環境、城市管理、城市人文品質提升等話題,講述了東莞這座城的遠大抱負。

城市環境面臨瓶頸,三點入手精細化管理

羊城晚報記者:您曾長期在國土系統工作,國土資源精細化管理多年前就是一個熱門課題。隨著東莞城市化發展,城市精細化管理又成為重頭戲。在您看來,城市精細化管理需要從哪些方面著手?主要抓手是什麼?

劉傑:由於歷史發展原因,東莞的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相對滯後,主要體現在人的思想、工作設計和實施方法三個方面。人的思想上,主要是解決都市化觀念不夠高、行為自覺性不夠強的問題,重點要靠主觀上社會輿論的引導和客觀上城市環境的不斷改善;工作設計上,主要是解決系統性設計不夠強、精細化要求不夠高的問題,重點要靠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頂層設計,以及各種配套的工作及考核機制建設;實施方法上,主要是解決共性問題(比如違建治理問題等)突破不夠力、個案問題(比如泥頭車問題等)攻克不夠活的情況,重點要靠城管系統及城管領域相關職能部門,充分站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角度,更多的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用作為表忠誠,用成績表擔當。

羊城晚報記者:在2019年4月召開的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會議上,梁維東書記指出,通過三年努力,打造與“灣區都市、品質東莞”戰略目標相適應的城市環境。您認為,東莞目前的城市環境,主要存在哪些問題,將如何解決?

劉傑:可以說,經過改革開放以來數十年的發展,東莞各方面都取得長足的發展,包括城市環境。但是隨著當前國際國內競爭形勢的日益劇烈,對標國際國內先進城市,我們目前的城市環境確實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頸,最突出是三個方面:一是城市整體環境衛生品質偏低。比如潔淨指數測評,好的地方就很好,差的地方就很差,全市整體得分不高,且每個月都很容易揪出一批黑榜;二是城市管理整體人文品質偏低。比如我們雖然有著數量規模在全國首屈一指的城市公園、公共廁所等公共設施,但是設施日趨老舊、管養水平也不高,市民使用體驗感不佳;三是城市管理服務發展品質偏低。比如歷史違建治理、固廢處理、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智能化城市管理執法等工作,日益成為影響我市在灣區都市群發展競爭中的突出瓶頸問題。

解決以上問題,主要是從三個方面:一是從頂層設計上強勢推動。2019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組織召開全市精細化管理工作會議,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力度部署精細化管理工作,今年馬上要召開2020年度的高規格會議,進一步深入推進精細化管理工作做深做實,從今年開始,我們也看到萬江、塘廈等一些鎮街,更主動從黨委政府層面謀劃推進這項工作;二是從工作設計上強勢推動。今年的市政府1號文,用專門的篇章提到了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要求。我們也看到,市城市管理部門在去年開展系統工作設計基礎上,今年進一步提出“五大工程、十項提升”的系統設計,進一步以量化的方式,將全市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往縱深推進,這是市委市政府非常期待,也非常支持的;三是從社會輿論上強勢推動。我們說城市管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改變人的思想觀念,讓更多人主動維護城市管理秩序,這一點就需要各級各類新聞媒體、社會各界共同來營造這種氛圍,讓每個人都更主動把自己融入都市東莞城市環境,更自覺來維護他。

加強都市文化營造,多元融合『繡』出東莞特色

羊城晚報記者:在城市化進程中,人的意識至關重要。目前,東莞面臨的尷尬是,人的“現代都市意識”未必能跟上城市發展的步伐,站在全市層面,您認為如何解決這樣的矛盾?在培育“都市人”的過程中,將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劉傑:東莞是一個多元化的城市,人口結構極為特殊,城市文化的形成過程比較複雜。結合東莞特殊的市情、社情,我認為解決人的“現代都市意識”問題或者說培育“都市人”,重點要抓好三個關鍵點:一是持續加強東莞都市文化營造。我們必須首先想盡一切辦法、調動一切資源,努力培育、傳播和營造東莞城市都市文化,對內形成面向市民強有力的輿論引導力,對外形成面向全國強有力的文化影響力,從而構建形成強有力的東莞特色都市文化輿論穹頂,長期持續影響每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二是持續加強東莞都市標準打造。前面我們已經說過,我們還有很多地方離都市化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比如我們的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管理等,我們必須不斷補齊這些短板,形成都市東莞的內在硬核,從而在客觀環境上強化每個市民的都市情節;三是持續加強東莞都市管理執法。依法有序管理,及時糾正市民行為偏差,才能最終形成都市東莞的常態,具體來說,要不斷加強城市管理部門的主動管理、主動執法工作,在堅持依法、規範、人文的大前提下,切實深入把東莞市民的都市行為自覺調動、培育起來。

羊城晚報記者:山水田園是東莞一大城市特色。在城市“繡花”的過程中,東莞如何利用這樣的特色?能否舉一兩個案例?

劉傑:東莞是典型的嶺南特色城市之一,除了城市本身呈現的山水田園特色之外,還有著很深厚的嶺南文化傳承,比如粵劇、可園等嶺南建築園林文化、龍舟文化,等等。所以,東莞的城市精細化管理要有生命力和競爭力,必須要與本土特質的各類自然和人文特性相結合。具體來說,東莞的城市管理工作:一是要充分注重與嶺南山水田園特色的融合。山水田園本身就是我們的天然財富,而且我們的水土也非常容易培育嶺南山水田園風光,我們也看到,全市各鎮街(園區)在這方面都很有特色和成效,我們的東莞大道綠脈提升工程,也充分注重了山水田園嶺南特色的繼承和發揚,堅持做到讓綠樹映藍天、讓鮮花開四季;二是要充分注重與東莞本土人文特色的融合。這方面,很多鎮街(園區)也花了很多心思,比如高埗、茶山等鎮,將當地的孝義等人文文化,用於公共設施的裝點,不僅美化了環境,更有力傳播了當地的風情民俗;再比如,今年全市將全面開展“千景繡東莞”工作,在全市深入打造一千個街頭小景,佈置一千個東莞本土特色人文故事,這也是一個城市管理融入本土自然和人文特性的很好的實踐;三是要充分注重與現代城市發展元素的融合。東莞城市在不斷向前發展,因此東莞城市管理工作,不僅需要關注傳統的、厚重的特質文化融入,也要不斷注入東莞新時代的新文化特質,這種實時的更新,將更直接帶動東莞城市文化張力的不斷增強,在這一點上,我們最為熟悉的如洪福商圈樓宇燈光秀、市中心廣場音樂光影噴泉等。當然,我們還做得遠遠不夠,我希望全市城管人繼續發揚“家園情懷、繡匠精神”,讓我們的都市東莞持續綻放新的精彩,持續成為東莞人的驕傲,持續吸引高端企業、人才等資源的流入,帶動東莞經濟社會發展從輝煌走向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