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運氣也是能力的一種,我們不需要運氣不好的人”

“抱歉,我們不招運氣不好的人”

面試官:“運氣也是能力的一種,我們不需要運氣不好的人”

有時候,運氣也是能力的一種。

1.簡歷直接扔掉一半

這不是個段子,前兩年,我還在某知名金融公司工作的時候,部門需要招幾個實習生。做的不過是審核、整理、以及一些最簡單的數據分析的活。

當時,負責招聘的同事拿了厚厚的一沓簡歷,保守估計得有200份。他隨手翻了一下,拿了其中一半,挑了陣子,就讓通知其中的幾個來面試了。

我問說:“這些簡歷呢?你不看了嗎?”

“嗨,有時候運氣也是能力的一種,我們不需要運氣不好的人。”

我當時整個人都震驚了!還有這種操作手法?

他解釋到:“這些應屆生的簡歷都大同小異,選誰都差不多,這些工作誰做不是做呢?”

我想了一下,居然覺得很有道理。

但是認真投簡歷的人如果知道是這樣選的,可能會氣到想打爆他的頭

2.當獵頭其實是當孫子

但是在高端崗位領域,情況卻完全反過來了。

前幾天一個高中同學聯繫我,問說xx學校能不能給開給後門兒。(這所小學是當地有名的重點小學,我舅舅是這個小學的校長。)

“你小子什麼時候有孩子了?”

“是一個候選人的孩子,擔心跳槽到這邊以後,孩子進不了好學校。”

“現在挖人連孩子上學的事兒都得管了啊?”

“可不是嘛,當初以為獵頭是個很厲害的工作,才知道原來是給人當孫子。陪聊、請吃飯都是基礎服務,不過像這種大牛,做個三五單都夠吃一年了。

3.投簡歷是招聘的最後一步

找工作,第一步幹什麼?

如果你的第一步是投簡歷的話,不好意思,你已經輸在起跑線了。

實際上,很多好機會都不在招聘網站上。我們來站在企業的角度,看看整個招聘流程是怎樣的。

當業務發展,或是人員發生變動,有招聘需求了。

  • 首先想到的是在公司內部,有沒有人能提拔到這個崗位,畢竟知根知底。越是重要的職位,越會控制風險。

  • 如果公司內部沒有人能勝任,會想一下認識的人中,有沒有合適的。

  • 再然後就是找熟人推薦,如果有專業圈子的人幫你推薦,相信機會會大很多,因為之前有熟人的信任背書。

  • 實在找不到的情況下,才會去找獵頭,或是在香草招聘這類的招聘網站發佈招聘信息。

根據公司的大小行業或許會有所不同,但是基本邏輯都是這樣的。

因為對於企業而言,發職位,收簡歷,篩選簡歷,面試同樣是個低效麻煩的過程。

所以你找工作時,只依靠投簡歷的話,已經輸在起跑線了,大量工作機會再1、2、3步就已經找到合適的人選了。

那麼,如何才能在2、3步的時候就進入招聘企業的視線呢?

你可能覺得這不就是靠人脈嘛,的確是這樣,這裡也不贅述如何拓展人脈了。而是要有意識的給自己貼標籤。

譬如說你拍視頻,經常在各種渠道發佈自己的作品,久而久之,大家就會對你有印象,那個做視頻很棒的人。

比如說你做財務,這個似乎沒有什麼可以展示的作品,但是你可以在朋友有需求的時候,主動提供財務方面的諮詢建議。久而久之,大家就會給你貼上精通財務的標籤。

但是,以上這些對於大多數,沒什麼工作經驗或是一技之長的應屆生來說,都並沒有什麼用處。

4.大家能做的還是隻有投簡歷

如果你跟我一樣,看過上千份應屆生的簡歷,就會發現,同一個學校檔次,大家的簡歷差別都不大,可寫的來來回回也就是那麼點兒東西。很多時候,選你還是選他真的憑運氣。

剛畢業的時候,如果能很幸運進入一個牛X的團隊,有大佬帶的話如同只出不到20級的醜、火刷魂十一樣,在職業生涯初期的進步速度遠超他人。

根據整體數據,簡歷入職率不到1%,也就是說投個100份簡歷才是平均水平。想要提高你的簡歷曝光率,獲得更多的機會的話,最

粗暴的方式還是多投簡歷,大量的投簡歷,但是這樣也會大大增加HR的工作量。

與此同時,hr為了能招到人,也會在大量的在各種渠道發佈招聘信息,以提高自己崗位的曝光量,且招到之後也沒有動力去主動下線。所以網絡上也會存在大量無效的招聘信息。

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不精準的簡歷越來越多,無效的職位信息也越來越多。

在淘寶都能“竊聲推薦”的情況下,整個招聘行業在匹配這個方面,還沒有哪個公司做的特別好。

香草招聘正在做這方面的開發,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