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次于华为,年营收5500亿,近年玩低调,成中国第一商业零售!

仅次于华为,年营收5500亿,近年玩低调,成中国第一商业零售!

张近东

文\康子

中国民营企业里,它是常青藤,常胜将军。

几十年改革开放中,有很多企业像火箭一样上升,突然又雪崩式的坍塌,不断上演着悲剧。而它却能在各个时期稳定,快速,繁荣的成长,堪称中国标杆企业。

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它排第二,仅次于华为,营收再创新高,达到5500亿左右的辉煌成绩,连总理都亲自为它点赞,肯定其模式的成功。

当年面对互联网电商对传统零售企业无情的冲击,它从容不迫,默默低调中就完成了转型,以及各种投资,让人匪夷所思,人们都来不及议论它,它就成功了。要知道多少传统行业受互联网冲击而陷入困难,寸步难行,这是一种不一般的”智慧”。

它就是张近东在1990年一手创办的苏宁集团。(现改名为苏宁云商集团)

仅次于华为,年营收5500亿,近年玩低调,成中国第一商业零售!

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前5强营收

必学经典:选择市场‘稀有产品’进入行业。

90年那个年代,改革开放进行得火热朝天,人人抛弃铁饭碗下海经商,苏宁创始人张近东也不例外。经过几番考察,他选着了市场需求很大的家电业,但是问题也随着而来;国内家电的渠道被大型商家把控,海外进口家电要凭关系,这让刚创业张近东非常为难。

怎么样快速切入这个行业,成为了张近东茶不思,饭不想的困扰。由于南京当时是个‘大火炉’,所以空调在市场是个紧俏货,需求量远远高于其他家电,但是价格太昂贵,很多老百姓消费不起,很多商场不愿意销售空调。张近东却看出了这个商机:老百姓现在没钱,以后会有钱嘛,他看好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于是他快速以空调为缺口进入这个行业,填补市场空白,虽然有一定的冒险主义精神,但是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中国当时一年一个经济,老百姓的腰包都渐渐鼓了起来,空调逐渐有了市场,苏宁终于站稳了脚跟。

仅次于华为,年营收5500亿,近年玩低调,成中国第一商业零售!

市场是残酷的,苏宁率先进入空调市场,拥有红利期,迅速做大做强,别家想跟进时,已经晚了,这让苏宁赚取了第一桶金。张近东多年后回忆:这就是他战略思考的成功,我率先悄悄的进入,当别人发现时,苏宁已经做大了。

苏宁早期的创业经历让我想起了我的同学创业,简直如出一辙。6年前,中国手机行业也热火朝天,同学创业非常想进入这个行业,他选择我们县级市没人卖的苹果手机进入这个行业,他专卖苹果手机,迅速做大做强市场,培养了很多苹果手机老客户。

这几年也有人陆续跟进做苹果手机专卖店,但是晚了,这个地区的用户基本被我同学抢完了,新开的苹果专卖店持续倒闭,6年后做强做大的同学已经拥有8家不同城市的实体店,产品也变成多样化经营了,彻底在这个行业成功,变成人生赢家了。

苏宁创业以‘稀有产品’去做空白市场,而进入行业,这种思维值得很多人学习的。

震惊全国的八大商家围攻苏宁

当年八大商城围攻苏宁的新闻走红全国,商战中堪称经典,最终还是苏宁取胜。做强做大的路上有很多的强大对手的竞争,苏宁早期也是这样。

当地的八大商城是渠道拿货标准的制定者,空调又是季节产品,这就造成一个局面,商家只愿意旺季拿货打款,而淡季就不管上游厂家死活了。苏宁却一改常态发明了家电业的‘反季节打款’,淡季也订货打款给上游厂家,与厂家共进退,厂家淡季给的进货价也低,相互共赢共惠。

这一创新模式让苏宁的货源和成本有了极大的保证和优势,才能在当年八大商城围攻苏宁的战役中获胜。这种生死存亡的经历,让苏宁铭记在心,以后企业文化里始终坚持和上下游都合作共赢。

此后在这种模式变革下,上游厂商规模不断变强扩张,张近东发现苏宁只能扩张到全国去开店,既能满足上游厂商产能,苏宁又能服务全中国。于是苏宁首创中国连锁经营模式,以终端为王,规模化经营的理念到处开店,苏宁开始急速扩张。这种模式随后也成为中国零售业的主流,引发行业变革。

九十年代大多数企业还在使用算盘与笔算的时候,张近东已经在推进企业的电子化与计算机化了,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效率,正是不断的冒险和创新精神,让苏宁越走越远。

仅次于华为,年营收5500亿,近年玩低调,成中国第一商业零售!

真诚服务客户,承担社会责任,打造核心的企业文化,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世界上好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企业文化,就像信念一样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苏宁早期的企业文化就是服务。

张近东还没创业时和朋友去上海出差,决定去体验一下时尚的咖啡厅。一进门,服务员就面带微笑,热情的招呼他们,店里音乐环绕,环境非常优美,他们喝着美味的咖啡,身体也渐渐变得放松,人生也不过如此。当张近东去前台结账时,却非常惊讶,竟然要100块?怎么这么贵?

回去的路上,张近东怎么也想不通,这么贵,有人喝吗?能盈利吗?回头一想自己不是和朋友们喝了吗,而且很舒服,还想去第二次。最终他想出了咖啡贵的原因,不是材料而是咖啡厅的服务阿。这次经历让他知道了服务是最值钱的。

那时,苏宁刚起步,张近东就坚持建立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客户一买电器,立马快速派人安装,而且不准收取客户一点好处,还提供了随时的售后服务,让客户放心。甚至对上游厂家也有服务团队。

仅次于华为,年营收5500亿,近年玩低调,成中国第一商业零售!

苏宁售后检修

苏宁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服务系统,以客户为中心,服务至上,取得了客户非常好的口碑。这是苏宁早期竞争的核心王牌,与别家明显的差异化竞争,许多门店不停的刷新销售额记录。

张近东喜欢踢足球,崇拜德国队的团队精神,因此团队精神也是苏宁的企业文化。苏宁内部流传着一句话:苏宁不需要多强的个人能力,只需要品德和注重团队,服务团队能力的人。可见苏宁的理念是多么的先进,团队力量才是企业的根本。

汶川地震时,苏宁第一时间组织了救援小组去一线救灾,并且张近东个人代表员工捐出了5000万,他像员工传递这一种人文企业文化。“苏宁要勇敢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做大了就是人民的,国家的”,张近东接受采访时如是说。苏宁积极打造一个正能量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并影响着员工的价值取向,只有正确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系统的苏宁人才培养流水线,来支持企业快速扩张。

苏宁的连锁模式扩张,需要很多人才,由几千人到10几万人的规模,必须打造一个可靠的人才模式。

早期的苏宁,启用了很多职业经理人,什么工商管理硕士之内的,发现并不适合自家的企业文化。职业经理人都是为自己服务,不注重团队,导致许多事情效率低下。

最后苏宁决定不用职业经理人,培养属于自己的事业经理人。事业经理人,注重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有事业心和企业共存亡。这些特点才是苏宁需要的。

张近东说过:人力资源是苏宁的王牌,什么都能放弃,就是不能放弃人才。人才从源头培养,每年招聘1000多名应届大学生,系统的培养,打造属于苏宁的人才。

先把符合苏宁企业文化的人才模型造出来,然后向流水线一样的生产人才。当然没有那么刻板,至少是要认苏宁同企业价文化值观。

仅次于华为,年营收5500亿,近年玩低调,成中国第一商业零售!

苏宁低调的成功转型“云商”又一次战略性的胜利。

这几年苏宁什么都卖,什么都投资,改名为“苏宁云商”,又是一次战略性调整。

互联网行业冲击传统行业时,张近东早就嗅到了危险的信息。在2011年就成立了苏宁易购B2C电商平台,默默经营,不断提升线上的市场份额,到了今年已经做到B2C市场份额前三强,并成立了苏宁易购汽车。你不得不承认苏宁的前瞻性,面对互联网冲击从容不迫。单就苏宁易购就跻身了世界500强,这是多么牛的成绩。

同时,苏宁也不放弃别的电商平台,进驻天猫,多一份销售渠道提升自己的线上份额,与苏宁易购协同并进,线上立于不败之地。

线下开始了超市零售之路,推出了苏宁小店,挑战超市零售业,成为中国的沃尔码一直是苏宁人的梦想,苏宁小店也是苏宁的转型之路。全国一二线城市,苏宁小店正在快速的扩张,超市零售业面临着苏宁的挑战。

仅次于华为,年营收5500亿,近年玩低调,成中国第一商业零售!

苏宁在转型的过程中,还做起了投资,几年前全国各地买了很多地皮,现在都赚翻了。投资体育收购国际米兰,并成功扭亏为盈。现如今,苏宁什么都做啊,真可谓是云商了,非常恐怖。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张近东的带领下,苏宁的战略性转型是多么的成功,多么勇猛。苏宁转型为苏宁云商,又让苏宁再一次起航,未来中国的沃尔码会是苏宁吗?让我们翘首以盼。

原创不易,解悟科技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