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得到回答,出自礼貌,应该给予点赞,你说是不是?

用户3953081686006


我就是那个经常做回答而不被提问者点赞的人,故,对你的提问,深有同感。

其实如何提问,提什么问,要不要点赞,都是提问者的自由,我们无可置喙,但是我作为回答者,有时候,我还是挺需要别人,特别是提问者的认可的。

从来头条开始,至今已经两个多月,答问题大概快有200个了,任何一个问题,我都非常认真对待,字数400以上,配图两个以上,但是至今,被提问者点赞的次数不超过20次。

其实我也在思考,是答的太差吗?

但是横向比纵向比,好像也没那么差,毕竟我曾经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优质回答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受到官方认可的,所以应该不是我答题质量的问题。

那是什么问题呢?

可能是提问者提问后没有看,可能是我答的不合提问者的心意。

虽然能够理解,但是多少有些沮丧,因为在没开通收益前,答题完全是公益,而且很多时候,我都是抱着一个热心肠,想去帮人答疑解惑,排解郁闷的。

特别是有些回答,费了很多心思,会到处查资料,怕给别人错误得答案;还有些回答,答题的初衷很单纯,就希望能帮助别人。所以,非常想和提问人互动的,不知道我的答案能不能帮到他,答案是否合他的意。

综上,提问者对于别人的答案,特别是很认真的对你抱有善意的答案,就算不认同,也要点个赞,那是对别人回应和帮助的最基本的礼貌。

,希望我的回答让你满意!


有职业操守的小太阳


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

提问得到回答,出于礼貌给予点赞,我觉得还是对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是这样理解的。如果我提了问题,别人回答了,我感觉是对我的一种尊重,不管他的观点与我是否相同,各抒己见,我觉得没毛病。

提了问题,既然有人来回答,这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回答的人对我的问题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的,观点上大多数人他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并且对这个问题有着较深的见解,她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我愿意聆听,我也愿意接受,如果错的我不采纳,如果对的我向他学习。

提了问题,有人来回答,这说明,人家和我愿意在一起学习和探讨,并且能够回答我提的问题还是一种友好的沟通,朋友这样做,我很开心,我觉得我们是在一个层次上对问题有着的共同认知,他也是头脑非常敏捷的人,对问题有主见,能说出自己的观点,证明他还是个能力比较大的人,有思想。

所以说,朋友回答了我的问题,我很感谢,我给他点赞,我觉得这样做是应该的,因为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我更觉得这也是人和人感情交流的一种好的形式,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礼尚往来的一种美好传承。

而且赞美也是给予对方一种尊重,也说明对朋友也是一种比较喜欢的表现,更是礼貌,还是一种鼓励。所以当我提了问题,朋友回答了,我会坚持这样做给他点赞,同时我更会关注朋友的。

如有同意我的观点,就请关注我,为我点个赞吧,谢谢啦!

孙女士的生活


【传媒社交类话题】

其实每个参与问答的人都各有书单。比如,昨天是世界地球日,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地球人都知道,不读书不可取,但读书的书单呢?今天一大早,就见两大列一一先是朋友圈里的上世纪的一百本书。再,受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研制并发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指导目录》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其中小学110种、初中100种、高中90种。

在纸质盛行甚至经常发生洛阳纸贵现象的时候,我与先父通信,足有百封以上,经常问及身世,他竟写来自传⋯⋯其中就有一份书单一一文尾最末句“(广大的失学的青年们呦!此文同时是贡献给你们的!)”是指先父李又然回国后在帮助失学青年补习功课,学生之一的慈溪籍青年柴沫(原名厉全起),先于李又然到延安,陕北公学毕业后在毛泽东处任内收发。柴沫还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速记稿翻译后的第一稿校订者。

不仅是一书单,也是读书方法一一题目称作《至少读活书》,活书是什么意思呢?活书就是联系生活实际而绝不脱离生活读死书死读书一一文中头一句“太纯洁了、太勇敢了而⋯⋯的爱友之外”的删节号,应该是指因“春地”画会事正在狱中的艾青,恰在彼时狱中的江丰写信委托李又然,由李又然写信向鲁迅借书;李又然自己也送书给狱中的艾青、江丰。李又然(李又燃)、艾青(莪伽)、江丰(介福)致鲁迅信后均得到先生亲笔回复。

李又然:《至少读活书》

音乐、诗和一个因为太纯洁了、太勇敢了而⋯⋯的爱友之外,我所最爱的是读书。

假如近几年中,没有遇到思想和生活上的伟大的指导者们——罗曼·罗兰,列宁,甘地,贝多芬⋯⋯——与从自修得来些自以为好的读书的方法,生在这步步碰得着书呆子的中国的我,能不也成一个书呆子?

因为希望年青的弟妹们大家爱读书,更希望他们能读书——不为书和书商所读,不做它们的奴隶,总之,不成书呆子,我就急想对大家说些读书的方法。

中学时期是求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我便先和在中学里的弟妹们说起。

先问,中学同学们应该读什么书?

当我们在中拥挤着的街上走,有时,我们会突然凄凉地感到自己孤独。但是,倘使我们觉得有被我们崇拜着热爱着的伟大者或伟大者们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就不会感到孤独了——纵然是在黑暗中凄风惨雨中独自走着,独自走着那很可怀疑的路。

所以,中学同学们应该多读伟大者们——列宁,罗曼·罗兰,高尔基,拜伦,雪莱,贝多芬,米盖朗琪罗(Michelanlo)⋯⋯——的传记,并且对他们给以最崇高的敬仰!

又,中学同学们应该多多旅行——偏爱多走那“很可怀疑的路”!但在这个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中,只活到中学时代的年龄吧,人就已经不能自由发展了:你能如心像意地去登名山跨大海吗?没有法子!所以,中学同学们只好多读游记了,像读传记一样热烈!

(拜伦,爱亲的中学同学们,他在与你们同年龄时,他爱读的也就是传记和游记)。

次问,应该怎样读。——这就进入本文的中心问题,即读书方法问题了。

读通了一本充满着Originality的书,如尼采的“Zarathutra这样说”,许多许多的平凡的书就不必读,所以中学同学们应选择几本永远有生命的大作精“读”。

但是,“穷一经不足以知经”,“ 许多许多的⋯⋯书还是应该⋯⋯应该翻翻的,”应该“看”的。

又,当我们看“书”,尤其是“读”书时,工具的书是越多越好:我们的书桌上,枕旁,袋中,必须不缺少《辞源》,《新文化辞书》,《世界语字典》,好的《外国语字典》,《地图》⋯⋯以备随时“查”考。

所以读书的方法:

一,选择书和将书分成三种——即上面说过的读的看的与查的三种。

二,读书不要强记;怕忘了时在书上做符号就是了——在重要处划上线,再在卷首或卷尾的白纸上将其页数记出,将其最重要最重要的一句或一语也记出,以便日后检阅。但线不宜划得太多:太多反而混乱不清了。

又,遇有必须牢牢记住的教训——如马克思的“破坏是最大的建设”,普鲁东的“财产,这是盗窃”,萧伯纳的“朋友最好,可以久远的往还,父母兄弟都不是由自己自由选择的,所以非离开不可(见卷三一期《现代》中鲁迅的《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就抄在长方形的硬纸片上,详细记明出处。这种硬纸片,等到积集多了的时候就拿来分门别类,可以一查就查到了。

三,不应当急功近利地捧住与理解力还隔着太大的距离的书硬读。

但是,拿起一本书来不大同情或不大有兴味时,这时,应该试一试继续读下去,因为有些书要等到完全读完后,方能完全懂,有些书一读就懂,往往就因为已读了那读时不大能懂的书了,有些书今年读明年才能豁然贯通,有些书我们自己以为不大懂,其实我们已懂了些什么了⋯⋯总之,有时要用勉强的工夫,要相信“百事头难”。

四,如果在电车中,在散课休息时间⋯⋯也不肯不读书,则只应读那些轻松的,简短的,明快的东西,如日报上的文艺副刊,期刊中补白,泰戈尔的《飞鸟集》和自己的或同学的硬纸片(上面说过的硬纸片)之类,因为——

五,严肃的,巨大的著作,如《资本论》等,是必须在安静的环境中去读的,是必须集中了注意力去读的!

六,不要机械地定下工作时间表,如规定2至3时读历史,3至4时读地理⋯⋯要是今天读历史实在太有兴趣了,那么今天地理就不必读了。

七,休息是必要的!——这是说,当我们做倦了这件工作,我们就换那件工作做,比如,写文章写倦了,就出去散散步,散步中有益思索和观察,或与同学谈谈天,觉得不再倦了时就回来,再写那篇尚未结束的文章,或者写出思索、观察与谈天中的所得。

(这是罗曼·罗兰的休息法。)

八,读书最忌的是琐琐碎碎地只注意到一字一句而忘了全体。更可叹的是,又只看到这一“字”一“句”而不能将这一字一句所想唤起的事物的本身活活显在眼前!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听到或想到一个海字,我们总不应当只看到一个海“字”,总应当“感”到一个“海”,——在脑中眼前活汹涌起一个“海”来!

(这是要有最崇高的气质,最伟大的信仰,最诚实最飞跃的生活⋯⋯才能做到的!同学们!我竭力希求着大家深沉地体验去——这绝不是浮滑者流所能梦想到!)

好了,中学同学们,我们应该读活的书——大自然,海,社会,人生,孩子们的心⋯⋯至少,我们应该死书活读,读活死书!

(广大的失学的青年们呦!此文同时是贡献给你们的!)

1933年于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