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见世界丨脱不下的一件外衣

读书不觉春已深。4月,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阅读”的关键词。

在书中,我们不曾远游,但可窥世界。

“晚潮·上榜”推出“阅见世界”征稿专题,讲讲你的精神花园,写写最打动你的那朵花。欢迎发文至[email protected]

本期推的是作者陈峰的读书故事,她说“阅读,是岁月的礼物。它让一无所有的乞丐变得富可敌国,并渗进一个人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中,渐渐变成脱不下的一件外衣。这件外衣,一恍从少年穿到了中年。”

脱不下的一件外衣

□陈峰

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生活在浙江宁波奉化的茶场,茶场有图书馆可供职工子女借阅书籍。图书馆很简陋,设在广播室里面,管理员收发信件,顺带办理借书,架上只有两排书。

等我念书识字后,借阅了《西湖民间故事》。白蛇娘娘的传说、三潭印月的来历、济公的故事把我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抽离出来,走进绮丽多姿的神话世界。后来又陆续借阅了鄂伦春族、赫哲族民间故事,对东北的风土人情充满了向往,从此爱上阅读。

高中时,我的阅读方式还是通过图书馆。那时县城图书馆所在区域叫工人俱乐部,是奉化最时髦的前沿阵地,楼下有舞厅、台球房、录像厅。图书馆在二楼,一排又一排的书,四周都是,比喻成知识的海洋最为恰当。那时我喜欢看武侠小说,每看完一本,身上似乎就增了一层功夫,痴迷得不行。

上世纪90代初我参加工作,单位旁边有家图书馆,是乡图书馆,设在电影院外面,管理员也是电影售票员。我开始阅读世界名著,以前都是只闻书名不见书籍,《简爱》《基督山伯爵》《茶花女》《安娜卡列尼娜》等书像一条条鱼游进心里。工作后我有了自由支配的散银,买书是我的主要开支。最先买的就是那些世界名著,因为借阅不过瘾,非要自己拥有才行。

像是上天的安排,1991年5月26日,宁波举办第二届大型书市,我带着名著在那里见到了翻译家草婴、祝庆英等人,并得到签名。

后来我迷上石康的小说,苦于买不到,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跑到新华书店柜台,询问可不可以预订。一周后,书店通知我到货。我用订书的方式买了石康的《支离破碎》《晃晃悠悠》《一塌糊涂》《在一起》。几年后当《奋斗》红透大江南北的时候,才知道编剧就是我当时迷得不得了的石康,不禁莞尔。

阅见世界丨脱不下的一件外衣

2004年,奉化新建了叶傅图书馆,我迫不及待带着刚上小学的儿子前往办卡借书,我一本借书证,他一本借书证,各借各的,心里想着要是我在这里上班该多好啊。

借书是阅读的方式,逛书店买书是另一种阅读方式,这交叉地行进在我的生活中,给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慢慢地,互联网出现了,购物习惯的改变也改变了阅读方式。网上也能购书,参加促销活动满多少减多少,对爱阅读的人来说,能多看几本书呢,何乐而不为。

网上购书的出现对实体书店的冲击很大,为了适应市场和吸引读者,实体书店邀请名家办讲座,签名售书,与名家零距离接触,还可以提问题,这对书迷们来说是一项意想不到的福利。我得到过一些名家的签名书,丰盈了我的书架。

去年我跟文友一起赴约第五届浙江书展暨2019宁波读书节,它更像是一场文化盛宴,恨不能天天泡在那里。4天时间举办了多场论坛讲座、阅读推广、展演展览等高品质的文化活动。我最心仪的名家分享、畅销书签售、读者沙龙等活动一场接着一场,敬一丹、阿来、李洱、叶兆言、张抗抗等纷纷亮相书展。我买了张抗抗的签名书《南方》,顺利合了影,收获良多。

几个喜爱阅读的人聚在一起,时间长了,就成了读书会。我们有时半月有时一个月聚一次,每个人带一本书,现场交流阅读心得,并交换书籍,属于我的书换了另一位主人,而别人的书出现在我的手中,像漂流瓶一样,是不是很神奇?神奇的还有图书馆和新华书店联合推出便民的“点书台”服务,在新华书店免费借阅新书,看完后可以绕过书店而归还给图书馆。神奇的还有手机扫码能听书,还能建立属于自己的个人电子图书馆。

时代的进步,给书迷们带来更多的阅读体验。阅读,是岁月的礼物。它让一无所有的乞丐变得富可敌国,并渗进一个人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中,渐渐变成脱不下的一件外衣。这件外衣,一恍从少年穿到了中年。

作者陈峰,中国作协会员。江南小镇生活,拈手民俗乡土,唯文字与美食不敢辜负。(个人公众号《甬上风雅》)

阅见世界丨脱不下的一件外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