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文章選自公眾號新週刊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隨時拍照,就是最大的儀式感。/ unsplash

儀式感,是這屆年輕人的興奮劑。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自打臉,是年輕人的日常。

一方面,他們事事講究快快快,連在手扶梯上也要大步奔跑;另一方面,他們又太看重“閒適”,即便Deadline迫在眉睫,也要慢悠悠點上一爐香薰,再進入工作狀態。

他們管這種“多餘的”行為,叫儀式感。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拍照一秒鐘,擺盤半小時。/ unsplash

汽水,要倒進杯子喝;

看完電影,上豆瓣打分,點“已看”;

每年必買日曆,不為看日期,只為每日一撕;

學習前,先制定“每背完100頁就送自己小禮物”的獎勵機制;

寫字前,將筆記本翻到全新的一頁,即使前一頁只寫了幾個字;

追劇時,狂吃劇裡出現的食物,比如拉麵就是《請回答1988》的絕配;

在平常事前冠上序列詞,如“今秋撿到的第一片落葉”“2019年最後一次看星星”。

千萬種儀式感,承載著年輕人脆弱又倔強的內心——

明知生活的底色是黑白,偏要潑上突兀的顏料,強行製造樂趣。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活著就是一場大戲

儀式感的流派裡,有許多分支。

有人認為,儀式感是讓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於是每天與過去鄭重告別上百次。

有網友說,她每晚睡前都會朝著空氣大喊:“今天結束啦!”儼然網文上腦的中二少女。但神奇的是,煩惱隨著這聲大喊煙消雲散。

“就像電影片場的打板器,‘咔’一聲,今日的戲份殺青了、明天又是一場新戲。”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撕撕撕撕,白天的煩惱都被我撕掉啦!

這類“告別暗示”,還有——

“把頭髮剪短,換一種心情。”

“白天上班好累,我要去泡個澡放鬆下。”

“進入職場,就扔掉學生時期的衣服吧。”

或直接行動——

出門前將拖鞋對齊擺好;

週五晚上喝一杯紅酒;

撿起飄落在家門前的第一片金色的落葉,洗淨、夾入筆記本。

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在告訴自己:過去的已經過去,請期待與眾不同的下一刻吧!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發現了嗎?每當你對著流星許願,願望就會在第二天成真。這不是流星的力量,是你的力量。

有人認為,儀式感是生活的推力,於是給每一件平常事下定義。

吃披薩,要拍照發朋友圈,配文“週末的第一頓午餐”;刷鞋時,心裡想著“刷了鞋櫃裡最髒的鞋”;上完一堂沉悶的插花課,在日記本寫下“瞭解到一種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手藝”。

吃披薩、刷鞋和上插花課,單獨拿出來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加上前綴定義後,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興奮和快樂滿滿的儀式感。

如果按“實際主義者”的腦回路,將日程簡單羅列為吃飯、睡覺、工作和坐在窗邊發呆,估計會讓人笑容瞬間凝固,喪失對生活的期待。

而儀式感,讓這一切有了新的意義。

還有人認為,儀式感是個人標籤,是小日子裡的專屬情緒。

村上春樹在隨筆集《村上廣播》中提及,自己做不同的事情,要聽不同的音樂——

“一箇中年漢子獨自在廚房切牛蒡絲時,不適合聽《紅辣椒》,《天空領航員》也不合適。不管怎麼說,這時非Neil Young(加拿大搖滾歌手)莫屬。

做香菇拉麵時適合聽Eric Patrick Clapton(英國作曲家)、煎肉餅時只限於聽Marvin Gaye(美國歌手)。

注:這篇小稿是一邊聽《莫扎特初期絃樂四重奏樂曲集》,一邊寫的。”

在村上的世界裡,小到牛蒡絲、大到書籍文稿,都被他賦予了專屬的聲音,這是旁人聽不到、更無法理解的樂趣。

我甚至能想象,村上在會客室內,與友人分享剛採摘的新茶時,會說:

“喝這杯茶時,一定要聽《神秘園之歌》哦!”

語氣裡還夾雜著小驕傲,彷彿眼前的不是茶葉,而是村上的秘密花園、一場頑皮的儀式。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通勤路上必須聽搖滾樂,因為步伐也會隨之加快,甚至狂奔起來,讓你免於遲到。/圖蟲創意

生活是一場戲,每集相同的故事令人犯困,總得來點戲劇性的場面,才叫精彩。

儀式感,就是這樣的“小意外”。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沒有了儀式感,

我連正常生活都成問題”

人們對“儀式感”的解釋,似乎都對。

它很玄乎,就像天上的神仙,大家都知道它的存在,但具體長什麼樣?不清楚。

唯有一點,全人類都贊同——儀式感,是一種讓我們感受到自己正活著的方式。

我們也因此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手賬,最初作為記載心事的小型記事本,出現在日本。漸漸的,手賬本變得越來越豐富,單一的文字加上了塗鴉、照片、貼紙、膠帶、印章,又好看又好玩。手賬的藝術性、儀式性逐漸高於實用性,並以“高級版日記”的名號在全球範圍內流行。

有人在豆瓣上提問:大家每天寫手賬要花多長時間?大家在回答裡說,少則20分鐘,多則1-2個小時——這意味著,製作一本精緻的手賬,需要每天犧牲一頓火鍋的時間,而且得長年累月堅持。

可是,時間成本無法熄滅年輕人的熱情。

微博上,手賬相關話題數超30個,單個最高點擊數達22.5億次、最高討論數215.2萬條,光是#讓我看看你的手賬吧#相關話題,就有4個;杭州女生劉思含,在大學期間依靠販賣自制手賬月入8萬元,如今在微博分享的“手賬小技巧”受到超過15萬粉絲追捧。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b站上的手賬相關視頻,觀看量最高達74.8萬;在今年4月18-22日,即短短5日內,就更新了1000個視頻。/b站截圖

手賬背後龐大的數據和利益,足以映射我們對儀式感的“執迷不悟”。

畢竟,每晚記錄生活點滴,配上精美的插圖和裝飾,才不辜負白天的努力啊!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手賬,暴露了你的生活狀態和經濟現狀。畢竟買得起全套畫筆,而且有空每天做手賬的人,日子過得不會差——“這正是我想塑造的人設。”

年輕人對儀式感的渴望,不止體現在手賬上。

打開小紅書,熱門搜索欄永遠被#高顏值餐具分享#、#讓人幸福感爆棚的手賬#、#每天吃出不一樣的儀式感#等詞彙佔領;

登陸b站,只要錄製一條附帶“和我過一天”“自律且充實”“美好生活道具種草”等標籤的Vlog,就能一夜間收穫幾十萬點擊,晉升百萬粉Up主不是夢;

在電商平臺,麵包機、咖啡機、掃地機器人這些有格調的小家電,都被“Fashion”的前綴。至於電飯煲、飲水機這些日常商品?一點也不精緻。

2016年,中國青年報調查顯示,近80%的調查對象認為生活中的儀式感很重要,還有近50%的調查對象認為當前社會的儀式感偏弱。

在年輕人的觀念裡,儀式感等同於“好好活著”。我們,已離不開儀式感。

可是,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依賴,更沒有不求回報的成本投入。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為了與命運對槓,我找上了儀式感”

每個年輕人都想成為命運的王者,更不甘於平凡。

我們的結局也大抵相同——沒能駕馭命運,反被命運蹬鼻子上臉地駕馭了。

大部分人選擇接受現實,也有人陷入存在主義式的焦慮:我如何證明自己存在?

存在主義認為,人生的路,不是事先預約的,而是自己走出來的。因此,被存在主義繞暈的人,在認清自己的價值前,會對未來感到迷茫。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我是誰、我能夠做什麼?這些哲學家也答不上的問題,會把你的思維帶入死衚衕,讓你一遍又一遍地跟自己死磕。/pexels

儀式感恰恰能為不確定生活提供確定的暗示,將我們從迷宮中解放。

當我們自我懷疑時,儀式感這個小傢伙就會跳到耳邊,重複低語——

“我今天精神十足,我可以的。”

“我上次彙報前喝了一瓶可樂,今天也喝了,所以一定會同樣順利。”

“我昨晚只吃了沙拉,今天一定更瘦、更美了。”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擊個掌,把好運都給你!”

“收到,我一定可以的!”

儀式感是一個催眠師,讓我們對它深信不疑並被“操控”。

“早上醒來,我必須先喝一杯黑咖啡,不然感覺這一天還沒開始。”我的一個朋友,必須喝了咖啡才能精神奕奕地投入工作,反之則一整天都昏昏欲睡。

其實,提神的是“喝咖啡”,而不是那一杯咖啡吧。

藉助儀式感,我們增強自身認同感、明確存在價值,堅信“每一件事都能做好”。即便只是美好幻象,也是一種積極的存在吧。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每次對自己說完“昨晚我睡了8個小時,精神超足的”,寫稿的速度就會快好幾倍。

儀式感讓我們牢牢記住珍貴的往事。

如果生活是一地雞毛,那麼儀式感的作用,就是將其中一片染成與眾不同的紅色。

儘管雞毛依然是雞毛、煩惱也不會因此消失。但多年後,我們偶然想起那抹突兀的紅色,會自嘲:“嘿,那天我是有多無聊,給雞毛上色!”說罷,捧腹大笑。

這一片紅色的雞毛,就是儀式感。它是記憶的書籤,承載某個時刻的回憶、體驗和情感,讓你想起那天陽光照在身上的灼熱感。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人老了記性不好,但是依靠儀式感的指引,我很快就找到那件有趣的往事啦!”/圖蟲創意

我小時候,奶奶每天早上都會遞給我一盒牛奶。牛奶裡插著吸管,上面綁著用裝吸管的塑料袋紮成的蝴蝶結。

這個小裝飾,最初是為吸引我的注意力,哄我喝牛奶。慢慢的,它變成了一種儀式,在家人之間流行開來。

本來只是一個微小到令人忽略的動作。

前兩年奶奶過世,我在葬禮上一臉麻木,或許是一切來得突然,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葬禮過後幾天,我從冰箱拿出一盒牛奶,正準備拆開吸管袋,眼眶忽然紅了——那個多餘的蝴蝶結,從此不會再有了。

奶奶,帶走了我一直依賴的、只屬於我們家的“儀式感”。

那段年少無知的時光,那段與親人相處的溫馨時光,以及無數美好的、感動的瞬間,之所以令人懷念,恰恰就是因為一盒牛奶、一個風鈴、一朵櫻花。

若沒有刻意為之的儀式感,這些生活細節都將失去記憶點,不再被時時提起。美好的往事最終如水滴掉入大海,再也找不回。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你在下雨天裡感到難過,不是因為天空陰沉,而是因為想起那個擁抱吧。

清明節掃墓、情人節送巧克力、拍婚紗照、做飯後精心擺盤、踏正零點給好友送生日祝福、每逢回老家必到街角吃一碗味道不算好的麵條……這些行為,雖然並不能改變生活現狀,但它們都是生活的繩結和符號,為日後的無數次回想,提供契機。

電影《夏洛特煩惱》裡,夏洛想起“上輩子”對馬冬梅心動的感覺,契機左不過是一碗茴香面。

就像在某天深夜,當你與好友聊起初戀。你已想不起他的模樣模樣,但那個在操場上用蠟燭擺成的愛心,你永遠記得。

指不定,你會噗嗤一笑,說:

“那個傻子,不知聽誰說女孩都喜歡儀式感,竟當著這麼多人面表白,害我尷尬死了!”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週末,給自己買了一束花。雖然只是普通的品種,但親自挑選與搭配的過程,讓我感覺棒極了!/pexels

很多人對儀式感嗤之以鼻,理由不外乎認為依賴它的人“很作”“愛慕虛榮”和“形式主義”。

還有網友說:儀式感就是偽精緻。

杭州一個女孩子每天在微博發佈Ins風生活照,大家誇她“把日子過成了詩”。實際上,鏡頭之外,她的生活充滿了不堪——凌亂的宿舍、無序的生活節奏,還有為買道具刷爆的信用卡。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抱歉,影響到生活的“精緻”,不配被稱為“儀式感”。/@都市快報

更有人拿儀式感為拖延症“擋刀”。

如回到公司先泡一杯茶、去一趟洗手間、輪流跟微信好友說“加油”、一筆一劃列完今日計劃……完成一系列預備動作,已經到了午餐時間。

他們都將儀式感曲解為消費主義了。儀式感不是花費上萬元、在網上訂一卡車玫瑰,而是親自到花店、挑選出最讓你驚喜的那一朵玫瑰。

活著本就是一件惹人煩的事,幸虧有儀式感跳出來攪動一波“死水”,製造無序的有趣、加油鼓勁、撩起回憶,偶爾整出一點小意外,我們的生活才不至於陷入週而復始的、寡淡乏味的循環。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追求儀式感,不等於浪費錢。做一片“柴犬吐絲”,也能讓自己開心一整天,不是嗎?/pexels

所以啊,我們沒必要評價別人的儀式感。

正如《東邪西毒》經典臺詞所說:每個人都會為一些東西而堅持,其他人覺得是浪費時間,但是她卻覺得很重要。

自己覺得很重要,就是儀式感存在的理由。

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有為自己挑一首閱讀專屬BGM嗎?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無論如何,都比隨便走過場的人生來得好。/《絕望主婦》截圖

沒有了“儀式感”,我什麼都做不成


✎作者 | 穎寶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