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禹王碑

安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物华天宝,地灵人杰,人文荟萃,文献名邦。千百年来,安宁这片土地,养育了明代出将入相的杨一清、御史杨师程、四川巡抚张素、湖广按察使加布政使朱化孚。明清两代培养了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20多人。而禹碑就是张素任四川巡抚时,将珍藏品禹碑交由杨慎释译。据巜云南通志》记载,禹碑巜旧云南通志》有二一。在安宁州东法华寺石壁。一在太和县(今大理市)南一塔寺皆明嘉靖间杨慎摹刻原碑,在南岳岣嵝山祝融峰皆科斗古篆。明代张素将收藏的禹碑拓片交由杨慎释译。雕刻于洛阳山红砂石,由于石质不坚硬,数百年来,风蚀严重,有的字模糊不清。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安宁县文献委员会决定,将禹王碑雕刻于环云崖(今温泉摩崖石刻)洞里。由段世忠,字慕韩撰书。历经八十余载。文化大革命中,被水泥覆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见天日,供学习研究。九十年代,分别有张堒巜禹王奇文谁解》梁贤之巜千古谁释禹王碑》马川水巜杨升庵与安宁禹王碑》艾奇(万揆一)《禹碑探源》,从历史人文诸多方面,把禹王碑的研究推向巅峰。

安宁禹王碑

巜云南通志》载禹王碑

安宁禹王碑


安宁禹王碑

禹王碑(袁玉芳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