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爪牙,国之羽林 - 明代东西内厂及锦衣卫

厂卫为明朝内廷的侍卫、侦缉机构。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卫,指锦衣卫,合称厂卫。

锦衣卫作为内廷亲军,皇帝侍卫,明太祖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立, 1387年废除,永乐初年复设。锦衣卫前为洪武初年的拱卫司、拱卫指挥使司、都尉司、亲军都尉府和所辖的仪鸾司。

为戍卫京城、禁卫皇帝,明朝设有上直卫亲军十二,锦衣卫为其一。永乐朝增设十卫,宣德朝又增设四卫。合计为亲军二十六卫。

皇帝爪牙,国之羽林 - 明代东西内厂及锦衣卫

出警入跸

锦衣卫设立之初主要负责禁卫皇帝,执掌卤簿,就是皇帝的仪仗,行出警入跸事;偶尔协助兵马司拿人。后来朱元璋屠戮功臣,让锦衣卫执掌刑狱之职,是为诏狱。

终明一朝,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即是亲军,又是爪牙,还能断狱,权势滔天。

锦衣卫设有南北镇抚司,南司理本卫刑名及军匠,而北镇抚司专治诏狱。锦衣卫主官为指挥使,正三品,(明军制,五军都督府都督为统军长官,正一品,但上直卫亲军不属五府),多以勋戚充领,下辖同知、佥事、镇抚使、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

皇帝爪牙,国之羽林 - 明代东西内厂及锦衣卫

飞鱼服

锦衣卫外在标志为飞鱼服,绣春刀,飞鱼其实是蟒形加鱼鳍鱼尾稍异,并非真为飞鱼形。飞鱼服之外,还有蟒服,斗牛服,这些都是赐服,高品官员蒙御赐才能使用,一般校尉、力士除非特赐是没有资格的。

东厂,即东缉事厂,于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于北京东安门北,现东厂胡同,紫禁城以东。

皇帝爪牙,国之羽林 - 明代东西内厂及锦衣卫

设立东厂主因还是成祖“奉天靖难”之后,觉得锦衣卫是外官,太监是内臣、家奴,更加可信,使用方便。东厂主要使命为“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具体就是:监视、侦缉、逮捕谋逆的官民各色人等, 当然还有一项重任就是制衡锦衣卫,“与锦衣卫均权势”。

东厂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公或督主,通常由内廷十二监之首的司礼监中排名第二或者第三的秉笔太监担任,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提督太监,或者掌印太监的头面人物。其官衔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有明一朝,这个名头可谓呼风唤雨,威福任情。

西厂,即西缉事厂,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于旧灰厂,现灵境胡同,紫禁城以西。以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遍及大明两京十三省。后因遭朝臣弹劾,于成化十八年,1482年被迫裁撤。正德元年短暂复设五年后,又同内行厂一同被撤销。宪宗及武宗朝共计存在十年

内行厂系正德初年设于荣府旧仓地,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自领,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倒台后被撤,仅存五年。

皇帝爪牙,国之羽林 - 明代东西内厂及锦衣卫

马顺本英宗朝锦衣卫指挥使,王振亲信,土木堡之变后在朝堂被殴死

厂卫一体,但也有分工:锦衣卫侦伺一切官民,东厂则侦测官民和锦衣卫,西厂有时监视东厂,内行厂则监视官民和厂卫。

厂卫为祸惨烈, 为廷杖,为诏狱。 廷杖葬送有明一朝多少官员性命,打断多少官员的脊梁,只正德朝谏止南巡事,廷杖百四十六人,死者十一人;嘉靖朝争大礼议,廷仗丰熙等百三十四人,死者十六人…其它如成化,万历,天启朝故事,数不胜数,明朝官员上朝如赴刑场,旦夕祸福。

诏狱之祸犹胜廷杖,诏狱刑罚,幽系惨酷,被捕入狱,非死即残;司法之外,另置制度,法司几成虚设; 成为宦官专权,打击外官的工具,或是党争互斗之器。

此外,明朝厂卫还有几个特点:

厂卫体系不一,锦衣卫为皇帝亲军,属军制,兼有司法权;而东西内厂,以太监督率,为皇帝家奴,纯属特务,无司法权。

厂卫纠缠交织,锦衣卫机构具备,组织完善,规模庞大; 而厂与皇帝亲密,更得宠幸,但厂并无专属官吏,都是锦衣卫派出,称为贴刑官。厂卫内外配合,共为一体,此消彼长,后期锦衣卫多依附于东厂 。

国家三法司外,用厂卫执行侦缉、刑狱,行皇帝私权于国家司法体系外,将皇帝独裁更进一步。特别是在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后。

厂卫体系繁复,有锦衣卫、东、西厂、内厂,但有明一代,276年,主要还是锦衣卫跟东厂弄事。

平心而论,厂卫戍卫皇帝,出警入跸,外侦边情,多少于国有功,但在宦官掌握下,辄行勾当,凌驾法司之上,残害忠良,招权纳贿,举朝野命,一听宦竖之手,为祸甚烈。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