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锦衣卫,电影里武功高强的他,在历史上只是一个文人

看过电影《绣春刀》的人,一定对电影中的那个沈炼记忆犹新。一身帅气的飞鱼服,一把令人害怕的绣春刀,可以说是一个塑造的相当成功的武侠人物。言归正传,电影终究是电影,回归历史本身,我们看一看历史中的沈炼是什么样的。首先历史中的沈炼并不是一个可以飞檐走壁,武艺高强的锦衣卫,但他确实是一个锦衣卫,只不过是一个文职干部,而且他是嘉靖年间的人,并没有与魏忠贤有过交集,更不必说经历萨尔浒之战了。

同样是锦衣卫,电影里武功高强的他,在历史上只是一个文人

沈炼

沈炼是浙江人士,从小就是一个好学生。他的写作脱离了前人的桎梏,自成一个体系。很多当时的文豪看了他的文章都很惊奇,认为他是一个奇才。而且他还很会考试,在30出头的时候就已经是进士了。要知道他可是在文风很盛的南方,当时考试分南北,北方竞争小,而南方竞争很大,能在考试中出头的都不是一般人。这与电影中那个身手敏捷的沈炼可以说是有很大的不同,但二者的心性方面却是极其类似,一样的侠肝义胆,一样的不惧强权。但这样一个文士怎么就成为了锦衣卫了呢?这事还要慢慢说起。

同样是锦衣卫,电影里武功高强的他,在历史上只是一个文人

飞鱼服

沈炼在成为进士不久之后,就被任命为溧阳的知县。所谓新官上任一把火,况且还是自己第一次接触政事,沈炼当然是想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他兢兢业业,很努力的践行者为生民立命的理想抱负。他这个人当然也很有能力,任职期间为人民办了很多好事。但他为人太过于刚直清廉,所以他与御史发生了冲突。御史记恨他,就对上面的领导说这个人办事能力太差,当不了这里的官员,还是把他调走吧。于是,沈炼干的好好的就被调走了。所幸还是知县,并没有因此而降级。

同样是锦衣卫,电影里武功高强的他,在历史上只是一个文人

苗刀

这一次,沈炼被调到了荏平当知县。沈炼或许也没有觉察到自己为啥被这么快就被调走了,到了荏平还是干的好好的,同样的勤政为民,同样的为人民办了很多实事。可这样一来,他就断了全县官吏和上级的财路,大家都没法从老百姓身上搜刮钱财了,这怎么行。而且沈炼还油盐不进,不好拉他下水,时间一长,搞得大家都很难受。于是,这些人又联合在一起,告了沈炼一状,沈炼当然又被调走了。这一次他是到清丰当县令。这时沈炼才有所醒悟,自己这样频繁的调动,明显是有人搞自己嘛。可是怎么办呢?

同样是锦衣卫,电影里武功高强的他,在历史上只是一个文人

明军

这时有人提点沈炼,让他以后不要老和上级对着干,要给上级发财的机会,别一心向着老百姓,否则你去哪都干不长。沈炼心里明白,可是他就是做不到啊。你让他为五斗米折腰,还不如让他采菊东篱下呢。他一气之下,决定我惰政总行了吧,不去拍领导马屁,躲着还不行吗?于是他和一堆爱好文学的朋友组成了一个学社,每天都沉浸在文学的海洋中。可沈炼闲不住,抽空还是把县里治理得好好的。所以,他还是避免不了被调动的命运。可是这一次他被坑惨了,他被调到了锦衣卫。

同样是锦衣卫,电影里武功高强的他,在历史上只是一个文人

神机营

当时锦衣卫最大的头子是陆炳,这个人对于自己麾下能有一个文人感到很高兴,沈炼很快得到重用。彼时明朝首辅是严嵩,权倾朝野,其子严世蕃受到他人各种追捧。陆炳在参加严世蕃的宴会时带着沈炼,结果沈炼因为严世蕃的挖苦拂袖而去,不愿意同这些蝇营狗苟之辈一起喝酒。这下让严世蕃对他暗生仇恨。而且在嘉靖二十九年,蒙古人入边,严嵩一力主守,不愿意出兵抗击,但沈炼却上书应该犒赏三军与蒙古人决战。嘉靖皇帝听从了沈炼的意见,最终打败了入侵者。这样沈炼又得罪了严嵩。

同样是锦衣卫,电影里武功高强的他,在历史上只是一个文人

严嵩

沈炼最终被孤立起来了。陆炳认为他得罪了严嵩,朝臣也不敢和他接触。国家的边境不断受到侵扰,严嵩却把持朝政,不愿意出兵抗击。沈炼每天忧心国事,又得不到发泄,就整天饮酒,在一次喝醉之后写下了严嵩的十大罪状,上呈给了皇帝。结果却遭到贬斥,发配边关。沈炼在边关依旧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抱负,他积极教化人民,聚集百姓抗击蒙古人,受到人民爱戴。严嵩父子得知后决定除掉沈炼,在一次审理白莲教案时,将罪名安在了沈炼身上,最终害死了沈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