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明华:坚守本心,做化学界的创新者

曾明华:坚守本心,做化学界的创新者

他在化学领域内就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坚守本心,致力于做配位领域从“0”到“1”的创新研究;他似春日里的阳光,给予学生温暖;他像夏日里的清风,拂过学生心田;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做“育人不厌、诲人不倦”。

视频加载中...

人物简介:曾明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2008起)、十一届政协委员(2013起),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2010起)。主要从事基于配位导向序列化组装过程与机理、结构转换及物化性能效应关系研究。先后主持和共同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重点、面上项目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等各级课题10项。

曾明华:坚守本心,做化学界的创新者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二级教授 曾明华

朴实无华,是曾明华留给记者一行最深刻的印象。

他的办公室很简朴,进门处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杰青办公室”。屋内的桌面上、书柜里都堆满了书籍,他站起来热情地握住了记者的手,笑了笑:“除了人落脚的地方,就只能安放下书了。”他厚重的镜框下,一双充满睿智的眼睛调皮地冲记者眨了眨。或许是习惯了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曾明华对自己的外在穿着没有太大考究,披着一件半旧大衣,里面露出略显歪斜的棕红色毛衣。

用“化学界里的‘老黄牛’”来形容曾明华并不为过,从1998年开始,曾明华就涉足配位化学领域研究,22年弹指间就过去了,他凭借着扎实功底和的韧劲走在了配位化学领域研究的前沿。他说:“在科研的道路上,没有平坦通顺的大道,只有充满荆棘的小路,唯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到达科学的顶峰。”

因兴趣对化学情有独钟

当被问及选择化学这门元素复杂多变的学科的初衷时,曾明华直言并没有特殊的因素,“兴趣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因为在上学时期,他就发现自己在学习化学科目时,就特别“来劲”,总是有千变万化的实验可以做,总是有变化无穷的反应机理可以探究。

接触配位化学领域后,他发现里面的世界纷繁复杂,分子之间的碰撞瞬息万变,它需要研究者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样才能在具体实验过程中进行大胆假设,并加以仔细验证。从1998年到2004年,曾明华刻苦学习,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在读博期间,他在配位化学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当时全国做分子磁体研究的学者很少,他结合自己所学,克服重重困难,摸索出了一套新的研究策略和方法,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能独立开展分子磁体研究的博士生。

曾明华:坚守本心,做化学界的创新者

曾明华(前)教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作为一名70后,曾明华身上有着那一代人独有的韧劲,不畏艰苦和勇于担当,这正是做化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品质。近年来,他主持和共同承担了10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重点项目和培育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创新团队项目等。在国际顶级化学期刊J. Am. Chem. Soc.、Angew. Chem.、Chem. Sci以及Coor.Chem.Rev. 等发表论文80余篇,被SCI他人引用4900余次,其中10篇论文先后入选ESI高引频论文,3篇论文入选ESI前沿核心文献论文(ESI Research Front), 1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H因子为41。与此同时,他还受邀分别为国际著名WiLey-VCH出版集团、荷兰ELsevier出版集团以及科学出版社撰写相关化学专著章节内容。毫不夸张地说,丰硕的科研成果就像堆在他桌面上的书一样多。

做基础化学研究的人,往往沉浸在分子的微观世界中,享受着探索分子奥秘的乐趣。“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心中有一种情怀,对国家要做有贡献的工作,要教育出国家需要的人才。”曾明华向记者袒露做科研的初衷。

洗尽铅华,坚守科研初心

作为湖南人,2004年从中山大学读博毕业后,曾明华选择回到自己读硕士研究生的母校广西师范大学工作。他告诉我们,做科研就是要能沉下心来做研究,他对城市里的现代化程度要求不是太高,他更喜欢桂林这样有山有水的地方,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里是他做科研起步的地方。虽然刚到广西师大工作的时候科研条件比较有限,有时需往返上千公里的路程前往中山大学做材料表征测试,才能完成自己的课题,但是在近10年的坚守中,曾明华依旧取得了令同行敬佩的成就。

曾明华:坚守本心,做化学界的创新者

曾明华教授(左)参加第十二届中日双边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研讨会

在广西师大做科研的这段时光,曾明华注重配位化学的创新工作,十年如一日。他致力于研究磁/孔配位簇(聚)合物的定向构筑,晶态-固态-溶液态结构信息相关性,时间依赖的组装过程与机理,结构转换与物化性能效应关系,结合现代质谱、光谱和晶体学技术,依托国家大科学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强磁场等)和理论计算平台,为复杂分子簇合物和特定有机分子体系的定向设计与可控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并拓展了其在癌症诊疗、能量储存与转换、离子/电子运输等方面的潜在应用。

在微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定向构筑、结构转换、后合成修饰与功能调控中,他发现了主—客体协同电荷转移进导电剧增现象,在定向构筑的多孔配合物中引入碘实现功能复合与新性质加载;建立串联后合成修饰方法,实现磁、孔、光、电性质的调控;首次提出并论证了“软”多孔超分子框架、“多米诺”晶态-固态转换、“中毒效应”等新概念。项目成果特色突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美、日、法、德、英等世界各国同行中产生了学术影响,提升了我国在该前沿领域的竞争力。

十年磨一剑,曾明华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能力越大,责任越大,2012年,曾明华作为学术带头人领衔组建了“分子固体新材料研究”学术型人才小高地,并于2014年入选了“广西优秀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与此同时,曾明华还带领团队通过国内外协同创新,持续开展国际合作。

近年来,针对如何实现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的加工赋形并保持其所预设的各项性能,已经成为这类材料迫切需要突破的关键节点。这更是MOF研究真正拓展到应用领域,乃至成果冲击诺贝尔奖的瓶颈。《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50周年“化学圣杯”特刊(Future porous materials, Acc. Chem. Res. 2017, 50, 514),把如何实现MOF玻璃化视为未来多孔材料最关键的攻关目标之一。得益于对MOF动态化学长期系统深入的研究积累,基于MOF的多孔性及化学反应性,曾明华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以下普适性策略:合理利用小分子的配位取代及热扰下可逆去除;通过多步串联扰动及传递直至长程无序化,可能实现类似有机高分子的中低温直接玻璃化转变。

曾明华将自己研究领域中关于“晶态-固态-溶液态结构信息相关性、时间依赖的组装过程与机理”的部分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进行了解惑:“简单点来说,这个化学反应就如同泡茶一般,溶液是化学反应的摇篮,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水愈发的香浓,而茶叶和水作用在一起发生了某种变化,变得香浓的过程就是我正在研究的。”

对于肩头的重担,曾明华累并快乐着,他说:“这么多年来,我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充满自信,同时自己对发表的研究成果要求也非常高,我不允许自己发表一些毫无意义的文章。我心中朝着梦想奔跑丝毫不觉得累。”在基础化学研究领域进行从“0”到“1”的创新研究,一直让他乐在其中。

教书育人,传递科研精神

除了做科学研究,曾明华还是一名优秀的导师,在师大从事教学工作的这些年,他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学生,但他对学生一视同仁,用高标准、严要求指导每一个学生。在教育学生一事上,曾明华始终坚持把身为科研工作者应该有的担当和不畏艰苦、求真务实、创新突破的精神传达给每一个学生。他经常告诫学生,从事科学研究要做到“一丝不苟,丝丝相扣”,实验过程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都不能错过。在他的眼里,化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成长分为五个阶段:一是读研究生要学习做研究;二是读博士生要学会做研究;三是博士毕业后要坚持做研究;四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要做出自己的特色研究;五是要做原始创新。身为导师的曾明华,对自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颇为关心,作为学生的榜样,他以严格的标准以身作则,期望学生在学术上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最终能学有所成。曾教授高兴地告诉记者,他曾于2007年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资助项目,时隔13年后,他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陕西科技大学的殷政副教授),也于今年获得了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

曾明华:坚守本心,做化学界的创新者

曾明华教授(前)指导研究生进行紫外光谱分析

做科学研究不是单打独斗,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曾明华说,“学生培养起来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很漫长,我们现在做了很多,但是我觉得做得还不够。”此刻,他的眼里有着无法掩饰的担忧,但更多地是想要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的坚定。

如今,从他这儿毕业献身科学事业的学生,都觉得自己在学校里付出的汗水没有白费,他们思考问题时站的角度更高了,做科研的能力也更强了。未来,曾明华希望能在自己专注的领域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对于科研,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在研究中能直面各种困难挑战。看着我们疑惑的眼神,他坦然道:“困难就像一座大山,只有征服它才能领略无限的风光;困难又像一条河流,只有跨越它,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他的声音洪亮,字字铿锵有力。

这份作为“先行者”的勇气与担当,一如我们采访前走进他的办公室初见到他时的那般,真实,自然。

TIPS:主要科研成果及荣誉

曾明华教授长期从事化学领域基础研究工作,率先系统研究“多碘MOFs体系”,引领了国际上“多碘金属-有机框架体系”的后续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国内最早开展“MOFs串联后合成修饰研究”;建立了协同利用微量热、单晶/粉末衍射、拉曼/红外光谱、吸附等手段系统表征晶态-固态结构转换过程及后续效应的新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软”多孔超分子框架、“多米诺”晶态-固态转换、“中毒效应”等新概念。

主持研究的项目“微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定向构筑、结构转换、后合成修饰与功能调控”和“簇基配(聚)合物分子基材料的定向构筑及其磁、光性能与构效关系研究”分别荣获2017年、2011年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从2009年起较早提出固-液结构信息相关性、配位导向序列化串联反应等重要概念,并逐步建立了以晶体学和质谱结合为核心的配位簇组装过程实时监控化学反应过程与机理的新研究方法,有助于从原子及分子片段水平阐析配位分子簇结构基础与演变规律,进而揭示其对特定性能的调控效应;架设起微观分子世界和宏观复杂功能体系之间的桥梁。

最近,在MOF玻璃化这一重要挑战性领域,目前还没有出现普适性指导策略,实验上也没有通用性方法。曾明华的团队实现了定向设计与序列化扰动策略下对MOF玻璃关键物理参数的调控,获得了迄今所有MOF玻璃中最高的液体脆度系数。制备出直径超厘米级、均匀透明、可剥离的MOF膜,揭示了MOF金属配位球不同畸变程度、配体构型不同变化程度和网络结构关联性等结构特征。

文/记者 马丽婷

内容来源 广西北科传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