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饭有弊端,一不小心胃病找上门”这个习惯性动作您排开了吗?

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家住上海的一位奶奶觉得自己的孙子吃饭有些食物嚼不动,也嚼得太慢,于是就想着像以前喂儿子一样,把饭嚼碎喂给孙子。

没想到,这个年仅1岁的小宝宝竟感染了自己口腔中的病毒,全身出现红疹和水疱,还时不时的流血水,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事后,小男孩的奶奶后悔不已。如今,仍然有很多家长没意识到“嚼饭喂小孩”的危害。

家长肯定会疑问,这个年仅1岁的宝宝怎么会因为“吃饭”致命?“嚼烂后喂饭”到底有什么危害?我们伴随着疑惑继续往下看!

“喂饭有弊端,一不小心胃病找上门”这个习惯性动作您排开了吗?



“喂饭有弊端,一不小心胃病找上门”这个习惯性动作您排开了吗?


即使宝宝吃饭嚼不碎,家长尽量不要自己嚼碎了再喂给宝宝吃,因为有很多潜藏的危险存在。

(下面是阳阳妈妈和牛妈的对话)

阳阳妈妈:看您刚才说不能嚼饭喂孩子吃饭,我想知道具体有什么危害呢?

牛妈:呀!阳阳妈妈,问题可大啦,你听我细细道来哦!

阳阳妈妈:嗯嗯!!

牛妈:首先,会传播细菌和间接疾病给孩子,其次会导致孩子出现消化系统的疾病,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发音系统呢!

牛妈:现在环境跟以前不一样啦

牛妈:喂养孩子要更加注意,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的成长需求。我会出个表格方便各位家长参阅哒!

阳阳妈妈:原来危害这么多,辛苦牛妈啦!!!

牛妈:不客气啦!

看完牛妈和阳阳妈妈的对话,大家是不是明白了一些!


妈妈们需牢记嚼饭喂食的4大危害:

1、传播细菌

由于大人会接触许多食物,所以口腔中难免有细菌,对大人来说自身的抵抗力足以对付,但对于抵抗力相对较弱的宝宝来说,一旦感染有害细菌,会出现腹泻、口腔溃疡等问题。

2、传播疾病

其实生活中,有些疾病可以通过唾液进行传播,比如:乙肝、疱疹性咽炎等等,大人在咀嚼食物时病菌就会进入食物,宝宝吃完后很容易感染疾病。

3、影响胃肠道等消化系统

宝宝“嚼碎食物”的过程是一个锻炼消化系统的过程,如果孩子长时间吃嚼碎的食物,容易失去对“咀嚼”的兴趣,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到牙齿的咬合和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功能。

4、间接影响发音功能

长期不咀嚼食物,口腔不运动,发音功能可能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作为家长最好别经常嚼饭喂食,应该适当的鼓励宝宝独立进行吃饭。


“喂饭有弊端,一不小心胃病找上门”这个习惯性动作您排开了吗?

那么上文说到的小男孩怎么会因为“奶奶嚼烂喂饭”就发生意外了呢?

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惹的祸!!到底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呢?它又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哪些危害?


“喂饭有弊端,一不小心胃病找上门”这个习惯性动作您排开了吗?


当孩子出现厌食、腹部胀痛、并且逐渐消瘦的情况,应该第一时间考虑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口—口传播”

主要通过人与人唾液进行传播,比如使用共同的餐具,嚼饭喂宝宝吃等等都有可能会成为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

这种例子并不少见,现在的环境污染较严重,不小心误食了被粪便污染过的水源或食物,都会引起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另外家里有养宠物也要注意及时的清理宠物粪便,避免宝宝不小心接触造成感染。

原来“嚼烂喂饭”这么大学问,再给大家说说怎么预防这些弊端的发生。


“喂饭有弊端,一不小心胃病找上门”这个习惯性动作您排开了吗?

◆ 不要嚼饭喂孩子

很多家长因为平时要上班,都是老人在照顾孩子,其实老一辈人的喂养方式和我们的有所不同。特别是有些老人害怕孩子咬不动、吃得慢啊等等,就会先把饭菜放进嘴里嚼碎后再喂给孩子。这个时候意外就在潜伏,一旦老人自身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但是又不自知,那么就会很容易感染给宝宝。

◆ 不要用嘴试温度

有的家长怕饭菜太热,会把食物先放进嘴里试一下温度或吹凉再给宝宝吃,其实唾液沾在食物上,也会导致幽门螺旋杆菌间接传染哦!

◆ 不要嘴对嘴亲吻孩子

其实有研究表明,唾液中也会含有幽门螺旋杆菌。如果大人感染了这种细菌,非常容易就会传染给宝宝。有时候亲朋好友看到可爱的宝宝会忍不住亲一亲,当妈的如果看到这种现象一定要马上去制止,前段时间有新闻就报道过“某两岁的孩子因为亲吻而死亡的事件”所以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 从小培养孩子讲卫生的习惯

幽门螺旋杆菌也可以在牙齿上生根安家!所以对于刚长牙的孩子,家长一定要认真帮助孩子刷牙,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刷牙等等。

另外,如果确认宝宝真的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切记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遵照医嘱治疗。

您是否还在这样做呢?快快戒掉这些坏习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