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密不透风!从羽坛到体育行业该如何寻求突破?

公元2020年伊始,“祸”事不断、可谓糟心。

截止发稿,全球疫情确诊病例已达270余万,死亡人数几近19万,谈“疫”色变一点儿也不假。

前言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全球人类的日常生活,在疫情爆发后,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改变和不适,许多人被困在家里犹如困兽,正常的工作和运动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疫情让世界都陷入半停摆的状态,体坛中各类体育项目暂停,体育产业成为疫情影响的重灾区。

其中,羽毛球项目不仅国内各大羽超联赛先后停摆,甚至连多项国际大赛和奥运会也都延期或是取消举行,在这种情况下国羽以及各国运动员如何应对呢?羽毛球体育产业又会面临什么挑战?

疫情之下,密不透风!从羽坛到体育行业该如何寻求突破?

国羽应对疫情

由于国内疫情的爆发,2月初的时候国羽为了备战全英羽毛球公开赛,中国羽毛球队不得不提前赶赴英国集训,此时的英国还尚未爆发疫情,相对国内较为安全,本以为能在英国安心备战奥运积分赛,但却没想到全英赛结束时,英国疫情爆发。

中国羽毛球队在英国因为行程和签证问题回国一度受到阻挠,一阵波折之后终于在3月底回到成都集训。

回国后,中国羽毛球队一直在四川双流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进行封闭隔离加训练,安全度过了14天隔离观察期和10天过渡期。

如今,全队已经回到了正常的训练节奏中,这段时间在中国羽毛球协会和双流国家羽毛球基地的全力保障下,队伍潜心苦练、狠抓体能,稳定这段时间因为疫情影响而起伏不定的状态。

疫情之下,密不透风!从羽坛到体育行业该如何寻求突破?

恢复体能尤为重要

度过了14天隔离观察期和10天过渡期后,国羽的的确确需要做的就是恢复体能稳定状态,还有就是情绪问题。

因为疫情的关系,这段时间都没有比赛,国羽队员在长期封闭的条件下或多或少会产生枯燥的情绪,教练员需要在技术和体能训练等传统训练方式之外,增加部分趣味性训练手段和趣味赛,提高队员的训练效率。

保持良好的训练热情、稳定队员情绪也是国羽教除了体能之外需要重视的细节。

羽坛其他国家球员的对策

随着全球疫情越来越严重,相对于中国,许多国家队的训练基地关闭, 众多运动员都无法进行正常的训练。

许多国家队的教练为了监督运动员的训练,甚至采用视频直播等方式对运动员进行云监督,通过设备来线上监控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以确保他们在疫情这段时间保持状态。

最有意思的是刚刚获得2020年全英赛男单冠军的安赛龙,因为疫情的关系,每天只能在家骑动感单车来保持体能,在生活之余甚至还和马来西亚创奇巨星老李头李宗伟进行ins直播连麦聊天。

疫情之下,密不透风!从羽坛到体育行业该如何寻求突破?

国外大多数专业球员基本都在家进行专项体能训练,通过瑜伽球以及练习专项步伐来保持状态,甚至还有韩国明星球员柳延星在家玩起了羽毛球小游戏以达到训练目的。

国羽或许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能够进入场地正常开展训练的队伍了,国羽可以趁全球疫情这一期间,在体能训练和伤病康复方面结合,保障训练,全力以赴提高国羽队员的个人技术和组合的特长。

疫情导致羽坛的经济损失

迫于疫情的蔓延,体育文化行业受到的冲击十分巨大,对于线下的羽毛球产业而言,这让羽毛球场馆的运营和一些线下的羽毛球培训机构和羽毛球赛事主办方遭到冲击

很多地方球馆还没有开门,有些地方开门了但是有很多人不敢出去打球,许多球馆规定只允许单打并且还得戴口罩打球,这让一大部分热衷于团体双打混双的球友不想去打球。

疫情让曾经充满生命力和欢声笑语的球场仿佛静止了一般。

疫情之下,密不透风!从羽坛到体育行业该如何寻求突破?

疫情对于任何类型的体育行业来说都是一场洗礼,羽毛球行业亦是如此。

不少羽毛球的运动品牌线下门店暂停营业,羽毛球运动装备的生产与销售均受到影响。

在疫情的影响下羽毛球场馆情况损失不一,一般公共体育馆下涵盖的羽毛球馆和高校校内配备的羽毛球场地损失情况会比较轻,公共场所羽毛球球馆与学校配套体育馆情况相差不多,属于自营体制,不需要付什么租金和大量的人工成本,基本不会面临什么亏损的问题。

但是,私人运营的体育公司、场馆和个体羽毛球从业者才是遭受此次疫情损失最为严重的群体。

在2月3月疫情较为严重时,私营性质的羽毛球场馆只能关门,在未收到政府通知的情况下一律不能营业,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收入的羽毛球场馆的负责人却还需要支付租赁场地和工作人员的工资,并且相对于公共场所和高校附属的球馆来说,个人所属的体育羽毛球馆租金的费用价格很高,这是一比不小的数目。

然而,对羽毛球教练和培训团队而言,这次疫情对他们的打击相对来说稍微轻一些,基本行情亏损金额在一万上下,这些有自己的团队的羽毛球培训从业者来说,亏损的是教练的工资,相对来说兼职的羽毛球从业者的影响并不严重。

随着疫情的控制,目前体育馆陆续开放,羽毛球爱好者的身影重新出现在场馆中,全民健身和各类场馆的恢复,羽毛球装备企业订单量会重新暴涨,羽毛球这项人口基数重大的运动肯定会逐渐复苏。

疫情过后的羽毛球培训、赛事的举办肯定会迎来高涨期,相对来说赛事的举办以及疫情过后培训产业和羽毛球产品产业链的完善是疫情过后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疫情之下,密不透风!从羽坛到体育行业该如何寻求突破?

转型之路

此次疫情让羽毛球产业受到冲击,但是这次疫情却把线上的体育竞赛推向高点,电子竞技、线上健身等线上体育产业却迎来了黄金时期,或许今后的的羽毛球产业可以走向线上。

目前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养育了一帮优质的羽毛球教学内容创作者,5G时代的来临将会带来短视频的红利,在这种大背景下受疫情冲击的羽毛球产业可以结合自媒体教学和直播的方式来开展线上产业。

目前阿里体育与中国乒协、中国羽协合力打造了“乒羽家园”,这是双方共同创建的集竞赛、培训、约球、场馆预订、电商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他们通过请各类体育明星来身体力行,重新唤起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对于科学健身的需要。

要知道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新冠战疫中,良好的运动习惯,健康的体魄,是远超流言谎言和恐慌的最有力武器,也是一剂良好的心灵处方。

随着阿里等资本巨头相继进入羽毛球领域后,羽球市场背后的市场开始不断被挖掘,未来行业前景值得期待,但如何规范线上赛事活动、提升观赏性和体验感,在疫情结束后如何留住羽毛球用户等问题,都是相关羽毛球以及体育从业者必须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疫情之下,密不透风!从羽坛到体育行业该如何寻求突破?

疫情影响的不仅仅是羽毛球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如何尽量减少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疫情冲击的严峻局面中寻找逆势发展的机遇,是全球体育产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压抑许久的用户、流言蜚语的造势,或许都会成为人们对健康感官的需求,甚至于是一种宣泄。

要知道,2003年送走非典后,当时“皇马中国行”点燃了工体,票房收入超2000多万,用户集中性爆发式的消费促激了行业。

如今,时至2020年我们再一次迎来了,坐下来冷静思考体育产业走向的机会。

我们岂能“坐视不管”?

是黎明前至暗时刻的消亡,亦或是破晓后惊人的天雷,你我正值当下!

关注体育小学僧,你喜欢的体坛周边尽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