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长苏原型陈庆之,文弱书生被封为战神?战无不胜的原因是什么?

梅长苏原型陈庆之,文弱书生被封为战神?战无不胜的原因是什么?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影视剧《琅琊榜》,最近我又刷了一遍,仍然被梅长苏的智慧和步步为营所折服,其实梅长苏是有原型的,他的原型便是被封为战神的文弱书生——陈庆之。

陈庆之,字子云,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名将,后为武威将军,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被后人称为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人,当时童谣中一句“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流传至今。梁武帝萧衍曾评价他:

“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根据姚思廉在《梁书·陈庆之传》中的记载,梁武帝萧衍派飙勇将军陈庆之护送魏奸元颢北归,“陈庆之遂身披白袍,率7000人,横扫河洛,14月内连下魏32城, 攻无不克。大小凡47战,以7000兵力,先后破魏军丘大可7万、杨昱7万、元天穆数万,降费穆2万,直陷魏都洛阳。”描述了陈庆之战无不胜、以七千兵力破七万大军的传奇故事。

“战神”的名号流传千古,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小说《奔流》中的男主角,用兵天才和不败名将,三百白骑取得了钟离之战胜利,这便是以陈庆之为原型。

梅长苏原型陈庆之,文弱书生被封为战神?战无不胜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的战神实际上是一位“射不穿札,马非所便”的文弱书生

无法想象的是,这位民间传颂的“白袍战神”其实是一位“射不穿札,马非所便”的文弱书生。甚至有人猜测,陈庆之晚年是因疾病而亡,毕竟影视剧《琅琊榜》中梅长苏便死于旧疾复发。

“射不穿札,马非所便”,意思是射箭的时候,小木片都射不穿;骑马的时候,又不是很顺利,即不善射箭,不善骑马,身体文弱。

这位战神曾经是梁武帝身边的文官,相传陈庆之自幼便跟随萧衍做书童,萧衍酷爱下棋,棋瘾一上来可谓废寝忘食,经常通宵达旦地和人对弈,其他人都筋疲力竭,唯独陈庆之精力特别旺盛,只要萧衍想下棋,他随叫随到,甚得萧衍的欢心。

奈何我们这位文官有个军功梦,他追求的一直是建功立业,后来他便成为了千古第一名将。

梅长苏原型陈庆之,文弱书生被封为战神?战无不胜的原因是什么?

陈庆之战无不胜的原因是什么?

陈庆之真的战无不胜吗?其实不是的,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晚年的时候梁武帝再次派陈庆之去伐东魏,但由于对方守军太多,最终失败。但是这不影响陈庆之的传奇故事。

那么文弱书生能有这样战绩的原因是什么呢?陈庆之制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简单地将其归咎于“侥幸”二字,我觉得有点武断。总结说来,原因有四:

其一便是当时的政治形势,梁兴魏衰,北魏常年对外用兵,国力空虚、内乱不断,前有延昌四年(515)冀州僧人法庆领导的大乘教起义,后又 正光四年 (523)的六镇起义。武泰元年 (528) , 胡太后毒死孝明帝, 自居摄政。肆州秀容的尔朱荣以此为由攻入洛阳, 在河阴将胡太后及大臣两千余人杀死, 控制朝政。此时的北魏军民之心不稳,且很多军队因为常年征战损失惨重,引进一些缺乏训练的民夫充当兵力。

其二便是陈庆之是一个富有战略战术思维的儒将,有谋略胆略,擅于把握战机。虽然关于陈庆之那些战役的具体细节史料上并没有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琅琊榜》的梅长苏想象一下。还有一点便是,陈庆之很会学习对手的长处,如他下令自己的手下士兵学习北方的骑兵战术和战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殆,也不是没有道理

其三便是陈庆之带军有方,训练了一支军纪严明的白袍军,重视士气的鼓舞,通过杀戮来激励士气。陈庆之也善于安抚士兵,对有功之士进行封赏,《梁书》中记载道:“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爱惜将士, 常将梁帝的赏赐及钱财分给部下,而自己却素衣穿着, 与部下共甘苦, 因而能得到部下拥戴, 愿为之效死力。

其四便是传说的力量,首战告捷的传奇故事传出来之后,一方面鼓舞了自家士兵的士气,同时也让敌方的军心溃散,前文提到过北魏军民本不是什么正规军,当然极易受影响。一时间,陈庆之的威名成了北魏皇族的梦魇,每当提起这个名字,都会心惊胆颤。

梅长苏原型陈庆之,文弱书生被封为战神?战无不胜的原因是什么?

总的来看,陈庆之作为手无缚鸡之力的将领,却极有领导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