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整個研究學界咂舌:一次破解瑪雅文字的“快閃”

文|小莊

三位敢於推翻權威的年輕學者,為瑪雅象形文字的破解立下了赫赫戰功。進入20世紀60年代之後,他們的陣營可謂所向披靡。1973年12月,在帕倫克瑪雅遺址舉辦的第一屆梅薩·雷登達·德帕倫克學術會議上,一件讓整個瑪雅研究學界咋舌的破譯事件發生了。

這次研討會從12月14日開始,持續了一週多。會議組織者之一、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藝術歷史學家琳達·謝勒(Linda Schele)遇到了人類學家弗洛伊德·勞恩斯伯裡(Floyd Lounsbury)和大衛·凱利的學生彼得·馬修斯(Peter Matthews),決定一起幹一件大事兒——把神廟、石棺和紀念碑上的那些銘文破譯出來。當時,學者們能讀懂的瑪雅文包括數字、日期及一些城市名,此外還知道4個人名,而他們希望更進一步,去找到帕倫克的國王們的年表信息。

說起來,此三人組可謂天作之合:謝勒是藝術家出身,1970年以來就和攝影家丈夫一起在尤卡坦半島拍攝中美洲紀念碑,對瑪雅建築頗有研究;畢業於耶魯的勞恩斯伯裡曾和當代的瑪雅人學過兩種瑪雅語,正好能對應上這片遺址中使用的文字,而且他還能辨認其中複雜的瑪雅日曆;還是個本科生的馬修斯在過去的一個冬天裡一直在分析帕倫克字形。

三人組首先從已知的4個人名著手,發現每個的前面都有一個帶翅膀的太陽符號。此外,絕大部分的後面還接著一個帶地點的修飾詞。這個詞後來被破譯出來,讀作k’uh-ajaw-baak,其中k’uh代表神聖,ajaw代表國王,baak就是帕倫克,所以合起來意思就是“帕倫克的神聖國王”。三個人一致認定這個詞就是瑪雅國王名字的常用修飾,於是接下去開始在所有銘文中尋找k’uh-ajaw-baak,最後一共發現了十幾個帶有該符號的人名,並結合“德·蘭達字母表”把這些人名都標註了出來。當然,後來他們發現這些人名也不全代表國王,太陽神前面也會有這樣的符號。

令整個研究學界咂舌:一次破解瑪雅文字的“快閃”

帕倫克瑪雅遺址中發現的瑪雅象形文字

這些人名中,有兩個瑪雅統治者的名字最頻繁被提及,其中一個字形上是盾的樣子,於是謝勒他們就把他叫作盾王(Lord Shield),並且很快意識到這位國王就被埋在神廟的地下室中——通過一條隱藏的樓梯走下去可以發現一具石棺,裡面是一副人類骷髏,身上堆滿翡翠。帕倫克會議之後,馬修的導師大衛·凱利還發現並不是每一次提及盾王都會出現盾的符號的,有時候也會使用表示名字一部分的標記來代表他,就像現代人也會只使用名字中的一個音節來簡稱某人一樣,這個重要發現最終幫助他們找出了盾王真正的名字,它發音做Pakal。按照時間標記來排下去,三人組最終確定了Pakal於公元603年3月23日出生,活到了80歲,並且也追溯到了其他5位Pakal繼任者的生卒年份。

在這個排年表的過程中,瑪雅銘文的基本結構浮現了出來:依次是時間、動作、人或物,最後是地點。人名既然破譯了,那就只剩下動作部分了。他們繼續把這些涉及動作的字符都拆開,對照“德·蘭達字母表”進行拼讀,然後通過勞恩斯伯裡對現代瑪雅語的掌握去嘗試找到符合邏輯的用詞。就這樣,據說只用了一下午,三個人就把帕倫克的王朝編年史給大致搭建了起來,這一成就震驚了前來參加會議的所有同行。而他們開發出來的方法,後來被廣泛採用到了瑪雅文的破解中。慢慢地,更多瑪雅後裔也加入進來,使得學者們如虎添翼。

及至近幾年,85%以上的瑪雅象形字符都被解讀了出來,剩下的15%,將有可能交給計算機,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從2015年就開始了相關算法的開發。而德國波恩大學的卡洛斯·帕蘭·加約爾(Carlos Pallan Gayol)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黛伯拉·安德森(Deborah Anderson)等人,則在致力於搭建一個Mayan-READ平臺遠古文本語料庫,其中也包括文章開頭提到的Unicode標準化,讓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線參與到瑪雅歷史的挖掘重塑中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