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觅知音,奈何子期逝去难再寻,伯牙破琴绝弦追忆君

穿过岁月长河,璀璨的生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

高山流水觅知音,奈何子期逝去难再寻,伯牙破琴绝弦追忆君

(伯牙和钟子期)

良木易得,知音难求。真正的好朋友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心心相印的。古人长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如果朋友你也有这样了解你、理解你、又能欣赏你的优秀的朋友,可要加倍地珍惜那么之间这份难得的友谊哦。

“高山流水遇知音”说的就是伯牙和钟子期这对好朋友。他们相处得如高山流水般的和谐与美妙,这样的好朋友怎能不让人羡慕呢?伯牙是春秋时期的琴师,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记载“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斜”,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

高山流水觅知音,奈何子期逝去难再寻,伯牙破琴绝弦追忆君

(伯牙和钟子期)

​伯牙从师琴艺超群的乐师成连三年后,成为天下著名的乐师。伯牙最喜欢弹琴,可是,无奈这么多年,却始终没有遇到一个懂他乐曲的知音人。有一次,伯牙到泰山北面游玩,突然碰上连绵大雨,就在岩石下歇息,心中一阵悲伤,便操琴弹拨。

最初伯牙弹的是霖雨之曲,然后又模拟崩山之音。这个时候,有一个叫钟子期的樵夫听见了,感叹道:“妙呀!这曲子的气势巍峨高大像泰山!”然后,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妙呀!这曲子的气势浩浩荡荡像江河!”

高山流水觅知音,奈何子期逝去难再寻,伯牙破琴绝弦追忆君

(伯牙和钟子期)

伯牙心中有什么想法,钟子期必定能准确无误地听出来。伯牙每弹奏一曲,钟子期总能彻底领悟他的志趣。于是,伯牙放下琴叹息道:“妙呀,妙呀,你的欣赏能力,你的想象力仿佛深入到了我的心中。”

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才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钟子期才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这才是知音啊!憎相会,爱别离。伯牙依依不舍的和钟子期道别,并约定明年今日再来此山中相见。

高山流水觅知音,奈何子期逝去难再寻,伯牙破琴绝弦追忆君

(伯牙和钟子期)

在别后的第二年,伯牙如约来到了老地方。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

老人说,钟子期在临终前,曾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好听到伯牙的琴声。听了老人的话,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

高山流水觅知音,奈何子期逝去难再寻,伯牙破琴绝弦追忆君

(伯牙和钟子期)

伯牙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这是何等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千百年来,“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成为华夏大地的美谈。

高山流水话知音!伯牙琴技炉火纯青,他把感情倾注于所弹奏的乐曲之中,用琴声表达了像高山一样坚韧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广阔的胸襟。钟子期的鉴赏力也相当高超,不管伯牙如何弹奏,他都能够精确地明白伯牙的心意。一弹一赏之间,两人推心置腹、畅谈人生。

高山流水觅知音,奈何子期逝去难再寻,伯牙破琴绝弦追忆君

(伯牙)

千古绝唱觅知音!生老病死,乃人生之自然规律,钟子期也不能例外。面对挚友的离世,伯牙悲痛欲绝,能心灵呼应的知音已然不在,还要弹琴给不懂的人听吗?自弹自赏岂不是更加悲凉?因此,伯牙毅然破琴绝弦,如此悲壮。“千金易得,知音难求”啊!

伯牙与钟子期凄婉的故事令人荡气回肠,在伯牙的作品《高山》、《流水》、《水仙操》中,我们领悟到了知音的真谛:了解自己,和自己有共同语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人生在世,知音难得,愿每个人都能找到知音,并相互珍惜。

(朋友们,下期再见!)

欢迎搜索关注【文学桃花源地】//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