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植园里劳作忙

密植园里劳作忙

4月的洛川县春光正好。空气中弥漫着果花、油菜花味,蜜蜂在田间忙着采蜜,农业机械的轰鸣声、果农们的吆喝声时近时远,一番忙碌景象。

“你看,这个竹竿要深深地插在土里,然后将树枝和竹竿固定在一起……”4月22日,在洛川县永乡镇永乡村的矮化密植示范园里,永乡镇经济综合服务站站长李平正在给干部手把手地示范技术要领。“从挖改果园开始,到选树苗、种树、施肥等,我们都是全程进行技术指导,确保苗木高质量成活。”李平说。

示范园里,干部群众正干得起劲。旋耕、铺地布、平土、扎铁丝,你拉地布我埋土,每个人都有条不紊地完成手中的工作。

为确保苹果高质量发展,2019年底,永乡镇对永乡村62户果农的320亩残败果园进行了挖改。政府免费提供竹竿、立架,果农购买树苗,目前共栽种了3.3万株树苗,已进入二次浇水阶段。

“今天咱们动员了镇村两级干部前来劳动,加上农户,将近200人。让干部参与进来,帮助群众劳动,也能有效地调动群众农耕的积极性。”永乡镇镇长张春强说。

洛川县是全国闻名的“苹果之乡”,栽植历史悠久,苹果总面积53万亩,人均3.3亩,居全国之首,年苹果总产量90多万吨。该县95%的农民从事苹果产业,农民收入的96%来自于苹果产业。随着产业的持续发展,该县苹果产业面临着生产基地逐年老化的问题,果园效益受到一定影响,基地的更新优化和升级极为迫切。

今年,洛川县将在建设高质量的苹果生产基地体系、现代装备体系、品牌营销体系、科研服务体系和果畜融合体系上聚力转型升级,助推果业高质量发展。该县计划挖除残败园2万亩,新建矮化密植园2万亩,建成优质苹果苗木基地500亩,推广洛川自主苹果品种2万亩,搭建防雹网1万亩,持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预计到2020年年底,苹果总产量达到95万吨,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

同时,该县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优势,继续招聘乡镇果站技术员,持续壮大苹果服务队伍。围绕果农急需的老园改造、高接换头、矮化密植、土壤重茬改良等开展科研攻关,努力破解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强力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积极发展果网、果袋、果筐、纸箱包装等加工业,实现全链条增值,继续把分级分选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努力实现优质优价,不断扩大“洛川苹果”品牌效应,进一步占据高端市场,让“洛川苹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来源:延安人民政府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