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一生愛國卻生了個漢奸兒子

龔自珍,字璱人,號定庵,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號羽琌山民,是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1792年8月22日(清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初五),龔自珍出生於浙江仁和(今杭州)東城馬坡巷一個世代官宦的家庭。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給了龔自珍很好的學習氛圍,也使得他成長為了一代文豪,也最終走上了仕途。

龔自珍仕途生涯的最大特點便是愛國了,他為官期間主張革除弊政,“不論鐵鹽不愁河,獨倚東南涕淚多。國賦三升民一斗,屠妞那不生栽禾”,這句話寫出了龔自珍對於清政府不滿,因為當時的清政府並不重視籌劃,使得當時的百姓生活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一生愛國卻生了個漢奸兒子


在當時一味的依賴東南的漕運,使得官府對江南人們愈發剝削,又導致了整個農業生產驟停,人民生活每天都在水深火熱當中。就是這句話直白地寫出了這些問題並直接交付給朝廷,進行大膽的批露。

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無一不是利國利民之事。而龔自珍詩文,更是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比如《已亥雜詩·其五》,便是龔自珍的經典作品。

《己亥雜詩·其五》

清代·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是一首愛國詩,在該作品中,龔自珍提倡“更法”“改革”,批評清王朝的腐敗,洋溢著愛國熱情。也正是因為如此,它才能夠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存在。顯然的,這樣的一個人,足以稱得上是愛國人士。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龔自珍的兒子龔半倫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漢奸。我們都知道,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之時,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以及大部分的大臣西逃,將北京城徹底送給了英法聯軍,也間接助長了他們囂張的氣焰。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一生愛國卻生了個漢奸兒子


正是因為如此,英法聯軍在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甚至做出了火燒圓明園的行徑。然而人們不知道的是,將英法聯軍帶到了圓明園之人,正是龔半倫,此人甚至主動提出為英法聯軍帶路。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一生愛國卻生了個漢奸兒子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龔自珍父子的名譽便徹底被葬送了,很多人都責怪龔自珍對兒子的教育問題。然而,這一切也不能夠太過於怪罪龔自珍,畢竟他的一生都在為了抵抗外國人的入侵而努力,只是有了一個不爭氣的兒子罷了。即便是龔自珍這樣的人也無法左右,後人的思想。正所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雖然兒子是漢奸。但是卻並不能抹殺龔自珍的愛國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