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度 肉雞雞群出現採食量低、不吃料、長肉慢的原因分析


上一年度 肉雞雞群出現採食量低、不吃料、長肉慢的原因分析


雞群的採食量過低或長時間不增料的現象時有發生,一般出現在10~25日齡,這種現象有提前發生的趨勢。發病雞群雞隻參差不齊,雞腿不著色,顏面蒼白,料糞嚴重,用腸炎類藥物和球蟲藥雖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並不理想,停藥後易復發。

上一年度 肉雞雞群出現採食量低、不吃料、長肉慢的原因分析


採食量過低這一信號,提示飼養者注意可能存在的問題。

1、雛雞質量問題:雛雞沙門氏菌(雞白痢)、大腸桿菌等病菌感染。

2、飼養管理問題:育雛溫度過低或波動太大,雞舍溼度過大;溫度過低極易造成雞群受涼,溼度過大極易造成雞白痢、球蟲病,同時溫差過大還會造成“大肚子病”,均會影響採食。


上一年度 肉雞雞群出現採食量低、不吃料、長肉慢的原因分析


3、飼料問題:飼料原料黴菌是一個較普遍而又不易解決的問題,黴菌毒素導致肝臟、腎臟、胰腺變性壞死,肌胃角質膜糜爛,腺胃、腸黏膜損傷,腸道菌群失調,消化不良、拉稀;造成雞免疫抑制,使其他病原體繼發感染,特別是新城疫、大腸桿菌等的繼發感染。飲水不潔,水溫過低,供水或水位不足等均會導致採食量下降,消化不良、拉稀。


上一年度 肉雞雞群出現採食量低、不吃料、長肉慢的原因分析


4、 用藥不當:許多藥物(如痢菌淨、喹諾酮類藥物)早期用量過大,對胃腸道會造成一定的危害,輕者拉料糞,重者胃潰瘍。


5、疾病原因:腸毒綜合徵是球蟲與一些病毒、細菌混合感染,其他誘發因素引起的多因素腸炎綜合徵,臨床以腹瀉、糞便中有未消化的飼料、採食量明顯下降、生長緩慢、體重減輕、脫水和飼料報酬下降為特徵;病毒感染如H9型禽流感、新城疫等感染引起的採食量下降、消化不良,即使治癒,採食量恢復也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腺胃炎的流行非常普遍,且危害大,腺胃炎的原因有多種,既有病毒病,也有寄生蟲病,還有其他因素,不論何種原因,腺胃發炎會引起雞消化功能降低,雞採食量過低或長時間採食量維持在同一水平而不增料。


上一年度 肉雞雞群出現採食量低、不吃料、長肉慢的原因分析


6、 應激反應:雛雞早期飼養過程中存在重多應激危害因素,如接雛、擴群、免疫、換料、密度過大等,應激反應會導致胃腸功能障礙、菌群失調,進而影響胃腸道的正常消化功能。


不論是何種原因所造成的採食量過低或長時間不增料,首先應查明發生原因,對因治療,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應激危害因素,注意生物安全措施,防治病毒病,選擇適宜藥物防治細菌及球蟲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