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强化思路教学的基本策略:运用好“思路动态教学”理论

阅读教学强化思路教学的基本策略:运用好“思路动态教学”理论

叶圣陶先生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叶老的这个论述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即文章的思路是一个过程,是作者思想的一个动态流程。事实上,对思路的这种理解,我国古人很早就谈到了。不过,那时不叫“思路”,而叫做“文气”、“气脉”等。清代的文章大家刘大櫆在《论文偶记》里说过:“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又说:“神者气之主,气者神之用。”用现代文章的术语来讲,这里讲的“神”是主旨,“气”就是思路。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阅读教学却忽视文章思路的这个本质属性,一谈到文章的思路,不外乎就是分段、分层、写大意;或编写内容提纲等等。这样的分析不能说是错的,但这样的分析是静态的、孤立的,因而它不仅给学生理解课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采用这种方法分析课文,往往还会出现错误。例如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的思路,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是递进的,其思路形式可表述为:李先生被暗杀了、李先生被暗杀的原因、我们要发扬李先生的精神。再抽象一下,这个思路可表述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显而易见,这个思路从总体上看是递进的。

但是,这样给一个非常明了的思路,在人教版《教学参考书》中却被错误地划分成:第一部分,1至3自然段;第二部分,4至5自然段;第三部分,6至12段。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是没有从文章思路的动态运行过程来看待文章思路的结果,只是从静态的角度做了机械的、片面的切分。

权威机构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尚且如此,普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错就更不用说了。为此,加强阅读教学中思路的动态分析教学,就成了当下语文阅读教学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下边,本文就加强阅读教学中思路的动态教学谈三个问题:什么是思路的动态教学、动态教学的内容和动态教学的重要意义。


阅读教学强化思路教学的基本策略:运用好“思路动态教学”理论

一、什么是思路的动态教学

思路的动态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静态教学而言的,它是指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思路的动态流程。说得通俗一些,也就是搞清一篇文章各段之间、各部分之间、各层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才是真正的思路。叶圣陶先生的名言:“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说得就是这种情况。

思路的动态教学可分为两步完成。第一步,列出文章的内容提纲;第二步,观察各提纲之间的内部联系。现在我们以赵树理的小说《老杨同志》一文为例做一具体示范。这篇文章的内容提纲如下:

1. 老杨同志被分配到阎家山检查督促秋收工作;

2. 老杨同志来到了阎家山村公所;

3. 老杨同志在老秦家吃午饭;

4. 老杨同志在打谷场里。

提纲列出后,我们便会发现,第一项内容同第二、第三、第四项内容之间显然是总分关系;第二、第三、第四项内容之间则是一种空间顺序,而空间顺序在本质上属承接关系。这样,这篇文章的思路特点是:①从总体上看,是总分关系;②就主体部分而言,则是空间顺序,或者说是承接关系;③主体部分之间是由老杨同志的行踪串起来的,也就是说,主体部分之间的线索是老杨同志的行踪。

当然,对一个熟练的阅读者来说,在把握一篇文章的思路时,第一步往往是可以省略的,但对绝大部分学生而言,这一步必须落到实处。


阅读教学强化思路教学的基本策略:运用好“思路动态教学”理论

二、思路的动态教学内容

思路的动态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察关系

所谓察关系即观察文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各层之间的逻辑关系,甚至关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读一篇文章,只有准确地把握住了上述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摸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说,在中学阶段,分析文章的动态思路可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1. 顺承关系。顺承就是指文章内部各部分之间在内容上存在着一种连续的、不间断的、顺流而下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是文章内部各部分之间常见的逻辑关系之一。这种逻辑关系在叙事文、散文、小说、说明文中比较常见。在这些文体中,它一般外显为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比如拿陆定一的记叙性散文《老山界》来说,这篇文章以时间为序结构全篇,整个记叙过程可表述为:下午动身——天黑登山——夜晚休息——黎明继续翻山——下午两点到达山顶——下山。显而易见,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个顺承关系。又如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主体部分可粗略地划分为:米行粜米——街上买东西——船头的议论。这个过程很明显是个空间顺序,但从逻辑关系上说,依然是顺承关系。

2. 递进关系。递进关系,顾名思义,就是文章内部各部分之间在内容上存在着步步深入的逻辑关系。同顺承关系相比,这种关系的逻辑性更强,它的外在显现形式大多数是直接的,没有明显的或干脆没有标志性的凭借。这种关系在议论文中最常见,也最典型。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认为,写议论文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分析问题,第三步给以解决的办法。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例如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文章一开始首先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主张积极地思想斗争、反对自由主义这个中心论点,接着对为什么要反对自由主义从自由主义的表现、危害、来源、性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号召全党团结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克服自由主义。

3. 转折关系。如果我们把顺承关系形象地称之为直线式关系,把递进关系形象地称之为台阶式关系的话,那么,转折关系则可以称之为曲线式的关系。这种关系所表示的文章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既不是连续的,也不是递进的,而是转折的,即文章的后一项内容不是在前一项内容的基础上继续说下去,或深入下去,而是来了个大转弯。一般来说,转折关系在各类文体中都能见到,它的显著的标志词有:可是、但是、然而等等之类的关联词。

4. 平列关系。平列关系指文章内部各部分之间在内容上呈并列对等之势,各部分之间、各自然段之间在序列上具有较大灵活性。如竺可桢教授的说明文《向沙漠进军》一文,文章在说明沙粒移动的方式时,将其归结为两种方式:游击战和阵地战。文章的说明顺序是:先说游击战,再说阵地战。事实上,读完全文,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把阵地战放在文章的的前面来说,把游击战放在文章的后面说,同样能讲得通。这就是典型的平列关系。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虽然认为平列关系的各部分之间的排列顺序有较大的灵活性,但这仅仅是相对顺承关系、递进关系和转折关系而言的,它并不意味着并列关系的各部分之间可以随意变更,这一点我们在读写实践中必须注意。

5. 总分关系。一般来说,总分关系是文章篇章结构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变式有三种: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这种结构方式在中小学文章教学的三大体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都能见到,这里不再举例细谈。


阅读教学强化思路教学的基本策略:运用好“思路动态教学”理论

(二)找线索

线索是把文章各部分之间有机地联结起来,并一以贯之的文章的“思路”,它是思路的动态流程的又一表现形式。教学中,教师如能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准确地抓住文章的线索,那么,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就会一目了然,文章在学生头脑中就不再是彼此孤立、互不关联的单个存在,而是彼此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在阅读教学中,长期这样指导学生阅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学生的作文能力、思维能力都将起到巨大的提升作用。就中学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中学阶段线索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以下5点:

1. 以“时间”为线索的文章,如《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

2. 以“空间”为线索的文章,如《人民英雄纪念碑》。

3. 以“人”为线索的文章,如姚鼐的《登泰山记》。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以人为线索的文章通常包括: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的文章,以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行踪为线索的文章等。

4. 以“物”为线索的文章,如叶圣陶的《记金华的两个岩洞》,文章以“溪流”为线索贯穿全篇。

5. 以“事”为线索的文章,如鲁迅的《社戏》以“看社戏”为线索结构全篇。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里所说的“事”一般均为文章的中心事件。

(三)抓题眼

题眼,形象地说,即文章题目的“眼睛”,它是文章中心和思路高度概括化的体现,透过这双眼睛,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文章思路的内在运行轨迹。教学中,教师若能指导学生在文章标题这一个关键点上多下功夫,并勤于思考,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题眼在文章标题中往往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情况是标题本身就是题眼,如前边举过的鲁迅先生的《社戏》即使如此。一种情况是题眼隐含在标题之中,是构成标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向沙漠进军》中“进军”二字,《死海不死》中的“不死”二字,《一件珍贵的衬衫》中的“珍贵”二字,《反对自由主义》中的“反对”二字等等,都属于此类情况。教学中,教师如能指导学生做好这方面的阅读,则文章思路的内在运行轨迹自会一目了然。如前举的《向沙漠进军》一文,这个题目的题眼是“进军”,教学时教师先指导学生抓住这个题眼,然后按这一点来划分文章的思路,则全文的思路就表现为:向沙漠进军的原因、向沙漠进军的方法、向沙漠进军的可能、向沙漠进军的条件。


阅读教学强化思路教学的基本策略:运用好“思路动态教学”理论

三、思路的动态教学的意义

思路的动态教学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紧跟作者思想感情的运行轨迹,在过程中完美地体验思路的“活”的特征。教学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长期这样阅读,其对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意义巨大。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

1. 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题中应有之义。如何完成这一任务,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训练价值。思路的动态教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以符合语文教学实际的形式把文章作者思想感情的运行轨迹很好地反映出来,从而体现出思路的“活”的本质,因此,教学中,长期坚持,对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 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因此,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无疑会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可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记得朱自清先生在《写作杂谈》中说过:“多年批改学生作文,觉得他们最大的毛病是思路不清。”不仅朱先生当年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遇到了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从事语文教学的每位老师,有谁又没有遇到这个问题呢?有谁又不把它视为学生作文能力提不上去的主要症结呢?因此,有意识地在在学生作文中注意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应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要完成这项任务,其根本的依托恐怕只能是阅读教学!那种撇开阅读教学二奢谈作文教学的做法,最终恐怕只能是一种“空中楼阁”吧!

清人吴德旋说过:“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到纯熟后,纵笔所如,无非法者。”吴德旋这里所说的“章有章法”其实就是指文章的思路。这就启示我们,作者写文章有一条明确的思路,作为读者,读文章的时候,自然必须将作者的这条思路理出来、抓准确,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走进文章之中,才有可能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之中,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理解作者。因此,从这个意义说,“思路的动态教学”其实就是引领学生走进文章世界、进而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利用好这条捷径,阅读教学的效率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文能力、思维能力就能提高!


阅读教学强化思路教学的基本策略:运用好“思路动态教学”理论


专栏

快速阅读的方法

作者:北京人在东北

199币

4人已购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