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克服忧虑和不安,人们不停地买买买”

“为了克服忧虑和不安,人们不停地买买买”
“为了克服忧虑和不安,人们不停地买买买”

一位福建的插图作者为没有门径进入士绅社会的读者描绘了士绅们的追求:左上角是收藏书籍,右上角是弹奏古琴,左下角是鉴赏名画,右下角是下棋。(《万用正宗》)

这是一篇普通读者的读后感,轻松随意,没有架子,不够“专业”,因其接地气,顿觉卜正民的两本作品,变得可爱有趣了。

文 | 季风﹒闫

01现在人好像活在时尚中,其实时尚也是旧风俗

提起卜正民先生,恕我孤陋寡闻。之前对此人是闻所未闻,因为我既不是历史圈内人,也不是特别喜欢看书的人。直到有一天我遇上了“理想国”这品牌的书后,慢慢地喜欢读书了。读理想国系列的书,书中总有劝谏现代人要多读书,少娱乐的箴言,因为“娱乐至死”,于是我就买了本名为《纵乐的困惑》的书以便解惑,就撞上了卜正民先生。

“为了克服忧虑和不安,人们不停地买买买”

卜正民

葛立斌说卜先生以“独特的结构设计、娴熟的史料驾驭、圆融的撰写方式”完成此书,所以读起来就津津有味,我几乎一口气读完。他撰写的书像在写故事,又比史景迁的历史书学术性强,其独特视角以及手法一下迷住了我。读完《纵乐的困惑》后很快就又购买了他的第二本书《维米尔的帽子》。卜先生的书迷人之处在哪儿呢?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提起城墙中国人可能都不会陌生,“万里长城今犹在”呀。我的老家就有很长一段城墙,传说那是穆桂英大战洪州时驻守的城池,城外有一片红色的茅草,据说是她生杨宗保时留下的。《纵乐的困惑》就从城墙开始了,具体说是从建筑城墙的城砖说起,这样一下就把读者带到书中去了。

这块砖(或者说这些砖)就在如今南京市的明代城墙上,在这些砖中有一块镶嵌在南京内城南门上。城砖上刻着“招甲席俊翁 甲首方朝朔 窑匠卢立 造砖夫广福寺”等文字,于是作者就根据这些信息以一种“移情”手段展开了考证,将零散的史料进行联系整合构架了当时的城砖生产的完整景象。使读者亲身体验到了在明代的管理制度下普通匠人的生活,那就是以质量求生存。

“为了克服忧虑和不安,人们不停地买买买”

在一座砖窑前,为了使窑内的砖产生琉璃光泽,助手在 往窑顶泼水降低窑温,而陶长在检查砖窑的温度。(《天工开物》)

这一下让我想到了今天的产品追溯,尤其是食品溯源。食品安全牵动着这个社会的神经,民以食为天,每一次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无不提醒着管理者和消费者。于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发明了条形码、二维码等溯源技术,现在我们用手机扫描商品识别码后就可清晰地了解它们的“身世故事”。当然这项是现代技术,有些人总认为是舶来品。其实不然,我们看看明代的这块城砖就知道了,在五百年前当时管理者就用上了“产品溯源”的方法。

由此上溯到两千年的秦王朝,“秦政府要求兵器的制造者把他们的名字刻在所制造的武器上。这种签名意味着,一旦哪件兵器被发现不符合标准,可以直接追查到它的制造者”。就是在这种严苛的要求下,偏居一隅的秦才有了虎狼之兵,最后统一六国。也正是在这样的管理下,明王朝的城池才在今日屹立不倒。读到这些我不禁佩服我们的祖先,底气满满了。在这源源不断的文化传承中有我们无限的给养,所以许倬云先生说要向古人乞智。

“为了克服忧虑和不安,人们不停地买买买”

卢立烧造的砖现在就嵌在南京的一个城门上。

时尚今人不陌生,现在人好像就活在时尚中,甚至有些人就是为了时尚而活着。其实时尚也是旧风俗。

“明朝后期的追逐大戏,再也没有比多变的时尚舞台更为精彩的了”。

“人成为新贵就要追求社会地位,社会上有更多昂贵物品出卖,然而会对原有的社会地位标志物的可靠性有了忧虑不安。这就是人们追求时尚的完美构成。为了克服这种忧虑和不安,人们不停地买买买。”

时尚的标准是由已经达到既定水平的精英们决定的,获得时尚控制权就能从中获利。而后作者从服装、物件、性和浮世的角度分别论述时尚的特点和潮流。

明代男同成风,利玛窦都担心独身犹太教徒成为猎物;男妓遍地,张岱记载了一位女狎客的故事可谓时尚中之翘楚。“时尚”一节写得是明代可是怎么读起来就像今日之风。这一切哪一样不是发生在CBD中,哪一样又不是发生在后海酒吧中呢?

另外,中华文化绝对影响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形成东亚文化圈。罗新在《从大都到上都》一书中说道,明代曾流行穿朝鲜国的马尾裙,从乡村到城市,从贩夫走卒到达官贵人都争相购买,一时间“马尾毛都快给撸干净了”。

这种现象用今天的词来说就是“哈韩”了。我们看看历史就不会站在民族、文脉的角度上再为今天“哈韩”、“哈日”而愤慨,也不会为人们在“时尚”的红尘中忙忙碌碌而焦急,今天之事老祖宗早已为之。

02“人非孤岛”,这可能是有责任的历史学家的担当

写明朝的事南京城就总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想到南京就想到“南京大屠杀”,就想到当年的刽子手——日本鬼子。为什么把日本兵(人)叫“鬼子”,有一天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井上有一著的《书法是万人的艺术》中写到:(在曰本)鬼子母神是小孩儿的守护神,所以凡是求子、祈愿安产、祈祷孩子顺利成长的人都爱来朝拜鬼子母神。那孩子自然就可以叫做鬼子了。如此结论是否正确呢?近期广州市的黑人兄弟又成了热门话题,不服管、要回护照,尼日利亚还召见我国驻该国大使……金灿荣教授早期讲的“为什么世界各地都有中国城就不能有尼日利亚城”的视频也跟着又火起来了。

其实关于黑人之藩事在明朝已有,我们来听听卜正民在《维米尔的帽子》里是如何讲的。

“如果白人叫他们好奇,黑人则让他们震惊。中国人有时把外国人称作鬼,因此黑人就被直接称作黑鬼。也用一千多年前指称黑皮肤印度人的字眼 ,称他们为昆仑鬼。形容黑人满身如漆,止余二眼白耳。人记载(黑人)甚通水性,因而渔民用他们来把鱼引入渔网。在华南每户渔家都有一名黑人。”

可见当年黑人在华南一带有相当规模。看到此处似乎对“鬼子”有了更加明确的记录,对于外交之事也似乎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书中当然还有其他非常精彩的故事,第一章从荷兰人戴帽子到海狸皮生意,再到寻找去中国之新通路就非常引人入胜。我曾到过安大略湖畔,因为是冬季,只见万物萧索寒风习习,湖面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令人有些伤感,感觉个人的渺小。又见印第安人的独木舟(仿制)和当年法国人为保护海狸皮生意建造固若金汤的古堡,而想到人类差距之大。

“为了克服忧虑和不安,人们不停地买买买”

从CN塔远眺安大略湖

没想到的是当年法国人到此地目的是为了寻求一条通往中国的新路线。如果不是阅读卜氏之作怎知古洋人之心?怎知他们那大无畏的开创精神?卜正民在前言中说为什么此书起这样一个名字,完全是因为外国人不太了解中国,所以用外国人熟悉的事物渐渐引向中国。

假如把董其昌的一幅画放在封面上,普通西方读者会拿起此书,一起和我回到明朝吗?其实他这样写不是也让中国人更加熟悉了外国人吗?这才是真正知中国爱中国的学者。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维米尔的帽子》一书用“人非孤岛”作结论,这个隐喻太巧妙,也发人深省了。在久远的明代已是“全球化世界的黎明”,欧洲人、美洲人和亚洲人已经被贸易联系了起来,文化、物品开始了互补并相互依赖。更何况处在今日信息时代的人更非孤岛,人们更应该形成共同体面对一切危险和灾难,比如环境的污染和目前的疫情。这些也可能是有责任的历史学家的担当。

“为了克服忧虑和不安,人们不停地买买买”

理想国 | 卜正民作品

维米尔的帽子

“为了克服忧虑和不安,人们不停地买买买”“为了克服忧虑和不安,人们不停地买买买”

《维米尔的帽子》是著名汉学家卜正民的代表作。作者通过七幅油画、一件荷兰产的青花瓷盘上的细微之处,探寻其背后的世界。于是,我们可以在看似无关的普通器物中,看到荷属东印度公司兴盛的跨洋贸易,看到军官的毡帽里隐藏有寻找中国之路的热情,看到一条由欧美和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之河、烟叶数十年间便风靡世界各地。

17世纪的人们,依托航海技术的发展,跳脱出囚困自己的周遭,想象并追寻万里之外的异域。他们赌上故乡,奔赴各地,将世界连为一体。一些普通人也被贸易旋风吹起,撒落到异国他乡。世界曾经孤立的的地区被连接成一个全球交流网络,这个变革没有人预测得到,也无人能够扭转。四个世纪以后的我们,对此恍若相识。

纵乐的困惑

“为了克服忧虑和不安,人们不停地买买买”

《纵乐的困惑》是著名汉学家卜正民的代表作,也是海外汉学的经典之作,曾获得2000年的列文森奖。

明中晚期的中国经历了一次经济变革,商业的蓬勃发展,促使社会、文化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明初朱元璋为小国寡民之乡一手打造的通讯网络,成了商业世界赖以成长的奠基石。人们追逐着时尚,享受物质的愉悦。富商巨贾把手中真金白银,换作上流阶级的通行证。在明末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金钱似乎成了唯一的筹码,旧有的社会身份乃至道德的界线,都模糊得让人困惑。

卜正民凭借他那高超的叙事技巧,把官员、游人、外交使者、砖瓦匠、商人、纺织工人、妓女等各种人物及其故事串联成一幅幅生动的社会世相,同时保有学术写作的严谨与深刻,对明代文化、社会的洞见仍令人有所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