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克服憂慮和不安,人們不停地買買買”

“為了克服憂慮和不安,人們不停地買買買”
“為了克服憂慮和不安,人們不停地買買買”

一位福建的插圖作者為沒有門徑進入士紳社會的讀者描繪了士紳們的追求:左上角是收藏書籍,右上角是彈奏古琴,左下角是鑑賞名畫,右下角是下棋。(《萬用正宗》)

這是一篇普通讀者的讀後感,輕鬆隨意,沒有架子,不夠“專業”,因其接地氣,頓覺卜正民的兩本作品,變得可愛有趣了。

文 | 季風﹒閆

01現在人好像活在時尚中,其實時尚也是舊風俗

提起卜正民先生,恕我孤陋寡聞。之前對此人是聞所未聞,因為我既不是歷史圈內人,也不是特別喜歡看書的人。直到有一天我遇上了“理想國”這品牌的書後,慢慢地喜歡讀書了。讀理想國系列的書,書中總有勸諫現代人要多讀書,少娛樂的箴言,因為“娛樂至死”,於是我就買了本名為《縱樂的困惑》的書以便解惑,就撞上了卜正民先生。

“為了克服憂慮和不安,人們不停地買買買”

卜正民

葛立斌說卜先生以“獨特的結構設計、嫻熟的史料駕馭、圓融的撰寫方式”完成此書,所以讀起來就津津有味,我幾乎一口氣讀完。他撰寫的書像在寫故事,又比史景遷的歷史書學術性強,其獨特視角以及手法一下迷住了我。讀完《縱樂的困惑》後很快就又購買了他的第二本書《維米爾的帽子》。卜先生的書迷人之處在哪兒呢?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提起城牆中國人可能都不會陌生,“萬里長城今猶在”呀。我的老家就有很長一段城牆,傳說那是穆桂英大戰洪州時駐守的城池,城外有一片紅色的茅草,據說是她生楊宗保時留下的。《縱樂的困惑》就從城牆開始了,具體說是從建築城牆的城磚說起,這樣一下就把讀者帶到書中去了。

這塊磚(或者說這些磚)就在如今南京市的明代城牆上,在這些磚中有一塊鑲嵌在南京內城南門上。城磚上刻著“招甲席俊翁 甲首方朝朔 窯匠盧立 造磚夫廣福寺”等文字,於是作者就根據這些信息以一種“移情”手段展開了考證,將零散的史料進行聯繫整合構架了當時的城磚生產的完整景象。使讀者親身體驗到了在明代的管理制度下普通匠人的生活,那就是以質量求生存。

“為了克服憂慮和不安,人們不停地買買買”

在一座磚窯前,為了使窯內的磚產生琉璃光澤,助手在 往窯頂潑水降低窯溫,而陶長在檢查磚窯的溫度。(《天工開物》)

這一下讓我想到了今天的產品追溯,尤其是食品溯源。食品安全牽動著這個社會的神經,民以食為天,每一次的食品安全事件都無不提醒著管理者和消費者。於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類發明了條形碼、二維碼等溯源技術,現在我們用手機掃描商品識別碼後就可清晰地瞭解它們的“身世故事”。當然這項是現代技術,有些人總認為是舶來品。其實不然,我們看看明代的這塊城磚就知道了,在五百年前當時管理者就用上了“產品溯源”的方法。

由此上溯到兩千年的秦王朝,“秦政府要求兵器的製造者把他們的名字刻在所製造的武器上。這種簽名意味著,一旦哪件兵器被發現不符合標準,可以直接追查到它的製造者”。就是在這種嚴苛的要求下,偏居一隅的秦才有了虎狼之兵,最後統一六國。也正是在這樣的管理下,明王朝的城池才在今日屹立不倒。讀到這些我不禁佩服我們的祖先,底氣滿滿了。在這源源不斷的文化傳承中有我們無限的給養,所以許倬雲先生說要向古人乞智。

“為了克服憂慮和不安,人們不停地買買買”

盧立燒造的磚現在就嵌在南京的一個城門上。

時尚今人不陌生,現在人好像就活在時尚中,甚至有些人就是為了時尚而活著。其實時尚也是舊風俗。

“明朝後期的追逐大戲,再也沒有比多變的時尚舞臺更為精彩的了”。

“人成為新貴就要追求社會地位,社會上有更多昂貴物品出賣,然而會對原有的社會地位標誌物的可靠性有了憂慮不安。這就是人們追求時尚的完美構成。為了克服這種憂慮和不安,人們不停地買買買。”

時尚的標準是由已經達到既定水平的精英們決定的,獲得時尚控制權就能從中獲利。而後作者從服裝、物件、性和浮世的角度分別論述時尚的特點和潮流。

明代男同成風,利瑪竇都擔心獨身猶太教徒成為獵物;男妓遍地,張岱記載了一位女狎客的故事可謂時尚中之翹楚。“時尚”一節寫得是明代可是怎麼讀起來就像今日之風。這一切哪一樣不是發生在CBD中,哪一樣又不是發生在後海酒吧中呢?

另外,中華文化絕對影響了朝鮮半島和日本,形成東亞文化圈。羅新在《從大都到上都》一書中說道,明代曾流行穿朝鮮國的馬尾裙,從鄉村到城市,從販夫走卒到達官貴人都爭相購買,一時間“馬尾毛都快給擼乾淨了”。

這種現象用今天的詞來說就是“哈韓”了。我們看看歷史就不會站在民族、文脈的角度上再為今天“哈韓”、“哈日”而憤慨,也不會為人們在“時尚”的紅塵中忙忙碌碌而焦急,今天之事老祖宗早已為之。

02“人非孤島”,這可能是有責任的歷史學家的擔當

寫明朝的事南京城就總浮現在我的腦海裡,想到南京就想到“南京大屠殺”,就想到當年的劊子手——日本鬼子。為什麼把日本兵(人)叫“鬼子”,有一天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井上有一著的《書法是萬人的藝術》中寫到:(在曰本)鬼子母神是小孩兒的守護神,所以凡是求子、祈願安產、祈禱孩子順利成長的人都愛來朝拜鬼子母神。那孩子自然就可以叫做鬼子了。如此結論是否正確呢?近期廣州市的黑人兄弟又成了熱門話題,不服管、要回護照,尼日利亞還召見我國駐該國大使……金燦榮教授早期講的“為什麼世界各地都有中國城就不能有尼日利亞城”的視頻也跟著又火起來了。

其實關於黑人之藩事在明朝已有,我們來聽聽卜正民在《維米爾的帽子》裡是如何講的。

“如果白人叫他們好奇,黑人則讓他們震驚。中國人有時把外國人稱作鬼,因此黑人就被直接稱作黑鬼。也用一千多年前指稱黑皮膚印度人的字眼 ,稱他們為崑崙鬼。形容黑人滿身如漆,止餘二眼白耳。人記載(黑人)甚通水性,因而漁民用他們來把魚引入漁網。在華南每戶漁家都有一名黑人。”

可見當年黑人在華南一帶有相當規模。看到此處似乎對“鬼子”有了更加明確的記錄,對於外交之事也似乎有更深入的瞭解。

此書中當然還有其他非常精彩的故事,第一章從荷蘭人戴帽子到海狸皮生意,再到尋找去中國之新通路就非常引人入勝。我曾到過安大略湖畔,因為是冬季,只見萬物蕭索寒風習習,湖面浩浩湯湯橫無際涯,令人有些傷感,感覺個人的渺小。又見印第安人的獨木舟(仿製)和當年法國人為保護海狸皮生意建造固若金湯的古堡,而想到人類差距之大。

“為了克服憂慮和不安,人們不停地買買買”

從CN塔遠眺安大略湖

沒想到的是當年法國人到此地目的是為了尋求一條通往中國的新路線。如果不是閱讀卜氏之作怎知古洋人之心?怎知他們那大無畏的開創精神?卜正民在前言中說為什麼此書起這樣一個名字,完全是因為外國人不太瞭解中國,所以用外國人熟悉的事物漸漸引向中國。

假如把董其昌的一幅畫放在封面上,普通西方讀者會拿起此書,一起和我回到明朝嗎?其實他這樣寫不是也讓中國人更加熟悉了外國人嗎?這才是真正知中國愛中國的學者。這才是真正的高手!

《維米爾的帽子》一書用“人非孤島”作結論,這個隱喻太巧妙,也發人深省了。在久遠的明代已是“全球化世界的黎明”,歐洲人、美洲人和亞洲人已經被貿易聯繫了起來,文化、物品開始了互補並相互依賴。更何況處在今日信息時代的人更非孤島,人們更應該形成共同體面對一切危險和災難,比如環境的汙染和目前的疫情。這些也可能是有責任的歷史學家的擔當。

“為了克服憂慮和不安,人們不停地買買買”

理想國 | 卜正民作品

維米爾的帽子

“為了克服憂慮和不安,人們不停地買買買”“為了克服憂慮和不安,人們不停地買買買”

《維米爾的帽子》是著名漢學家卜正民的代表作。作者通過七幅油畫、一件荷蘭產的青花瓷盤上的細微之處,探尋其背後的世界。於是,我們可以在看似無關的普通器物中,看到荷屬東印度公司興盛的跨洋貿易,看到軍官的氈帽裡隱藏有尋找中國之路的熱情,看到一條由歐美和日本流入中國的白銀之河、菸葉數十年間便風靡世界各地。

17世紀的人們,依託航海技術的發展,跳脫出囚困自己的周遭,想象並追尋萬里之外的異域。他們賭上故鄉,奔赴各地,將世界連為一體。一些普通人也被貿易旋風吹起,撒落到異國他鄉。世界曾經孤立的的地區被連接成一個全球交流網絡,這個變革沒有人預測得到,也無人能夠扭轉。四個世紀以後的我們,對此恍若相識。

縱樂的困惑

“為了克服憂慮和不安,人們不停地買買買”

《縱樂的困惑》是著名漢學家卜正民的代表作,也是海外漢學的經典之作,曾獲得2000年的列文森獎。

明中晚期的中國經歷了一次經濟變革,商業的蓬勃發展,促使社會、文化發生一系列的變化。明初朱元璋為小國寡民之鄉一手打造的通訊網絡,成了商業世界賴以成長的奠基石。人們追逐著時尚,享受物質的愉悅。富商巨賈把手中真金白銀,換作上流階級的通行證。在明末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裡,金錢似乎成了唯一的籌碼,舊有的社會身份乃至道德的界線,都模糊得讓人困惑。

卜正民憑藉他那高超的敘事技巧,把官員、遊人、外交使者、磚瓦匠、商人、紡織工人、妓女等各種人物及其故事串聯成一幅幅生動的社會世相,同時保有學術寫作的嚴謹與深刻,對明代文化、社會的洞見仍令人有所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