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我在一个写作训练营感受到的人生真相


01浪费时间的人配不上成功


一年有多少个21天?

一不小心,2020年已经过去了1/3。


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粥左罗老师在一开课时就说:“时间在自然的流逝,但谁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自动变厉害。”

一场疫情打乱了多少人的生活?

这期间有人昏昏度日,用30岁的身体,装着80岁的灵魂。殊不知:你混日子,日子也在混你。

相反的,更多的人没有放弃奔跑,无论他们处于什么环境下,都努力抓住人生的每一个着力点,奋力生长。

“如果不是把所有的路都堵死了,又怎能知道要往对的地方走呢?”

就像电影《徒手攀岩》表达的主旨一样:人生的过程不是克服困难,而是习惯困难。不断地在攀岩过程中寻找抓手,走一步,踩实一步,再寻觅下一个抓手。一步一步地往上走。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天一天的过去、流逝。但这个过程中人和人的成长是不一样的。所以呢,谁都不会自然的成长,我们只能刻意让自己去成长。”

100%的事情都是行动才能带来结果的。

就像我们当初来到写作训练营一样,都是为了更好地成长。


02不会选择的人配不上成功

经济学中有个非常著名的概念叫:机会成本。

简单来说,当你做了一个选择,往往要为这个选择放弃一些东西。这些放弃的东西,就成了你的机会成本。


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假如:在固定时间下,你选择学写作就不能选择跑步,那么,学写作的成本就是你放弃跑步的收获。

就像我们课程开始时老师讲的:“我希望你这21天,把手头别的事情放一放,专注地来做好写作这一件事情。”想好机会成本,你就想明白了应该丢掉什么,需要专心去做好什么。


那么,选择哪个去做自己的机会成本去往更好的方向努力呢?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你兴趣所在的地方,也许就是你的能力所在的地方。”


假如给你两项选择:让你连续写作100天和让你连续跑步100天,如果你觉得写作对你来说更有吸引力的话,足以证明你对写作这件事情呈现出了积极的情绪反应。人们总是会贪恋美好的感受,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更容易坚持下去。


我们这个时代,真的是属于信息泛滥成灾,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懂得做好自己的选择,制定属于自己的成长战略,然后以终为始,绝对都可以有所回报。


03只玩战术的人配不上成功

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当然,比起不努力,瞎努力更可怕。

因为瞎努力类似于明明很努力往前走,但越走路越窄,到了绝境。“越努力,越幸运”,就成了一句谎言。不努力的人,早就放弃了自己,在安逸中一天天堕落。瞎努力的人,不管他们有多拼命,遗憾的是,一直都在做无用功。


小米科技的创始人雷军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方法不对,再努力也是白费。明天的成就,取决于今天的选择。不找方法的人配不上成功。

我见过一些人,报了很多种课程,但是几乎有一半的人都没有坚持下去,那是因为,很多人,从一起跑就输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一部分人没有考虑清楚自己想要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了报名而报名,失去了学习的初衷。


做不到的人一直在找借口,积极上进的人永远在找原因。

在知识付费的今天,很多人为了成长,愿意报各种课程去提高自己,如果单考虑思想进步这一条,这的确是成长型思维的人都具备的思维。但是,成长本身,单靠报名是不够的。


比如我A类同学,他们报完名后,几乎就没有听过课,每天都需要别人催着打卡,很多时候回复我都说是忙,各种忙,后来干脆不回复了。于是,做为统计考勤的班长,我也渐渐和A失去了联系。A想通过写作锻炼自己、改变自己的这条路明显也被自己丢掉了。


04没有功劳的人配不上成功


我们都知道,励志不难,难的是给励志配上正确的姿势。


乔布斯说:“我们没机会做那么多事儿,所以人应该精彩。因为这是我们的生命啊。生命短暂,很快人就挂了,知道吗?我们大家都选择了用我们的生命来做这事儿。所以,最好特么做得好点儿,最好让我们觉得值。”


我接下来要说的是B类同学,他们是一群很认真的人,也很勤奋,每天都按时听课、写作业,写完了就默默地提交,作业写得其实也还不差。微信中也不会回复我说忙还是不忙,也不会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把完成的作业分享到群里和同学们互动。


就像是职场中的边缘人,悄悄地来,默默地走,不带走一点改变。所以,当那些活跃的同学,在其他人的各种评论中不断迭代自己的作业,调整自己的写作方法,改进自己的写作技巧时,我的边缘同学B的21天,和没来过真的没什么两样。


只是一味地去做,而不刻意练习,不但完全没有进步,还浪费了自己的不少时间。收获当然少之又少。


职场里同样如此:没有苦劳,只有功劳。

所以往往有些职场边缘人,感叹自己“命运悲苦”,其实在他们身后,我们看到的是一堵坚实的墙,看似他们和外界距离不远,似乎伸手可触,但是却无法跨越。他们不沟通,不交流,不主动分享,久而久之,自己让自己活成“透明人”,一个人孤独地学习,就变成收获不大的苦劳式学习。


任正非说:“什么叫苦劳?苦劳就是无效劳动,就是浪费。”

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热情。他们会觉得,写作嘛,也不过如此。


05抓住苟且红利的人必然成功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提到:“苟且红利是永不过时的红利。”


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苟且红利听起来比较奇怪,意思却很简单。就是说,虽然看起来所有人都在做事,但是其中有大量的苟且者。也就是那些混日子,凑合和将就的人。你只要稍微比苟且者做得好一点点,就能享受到这个红利,就是苟且红利。苟且红利确切地说,应该是不苟且红利。


像我的同学们,都是初级训练营的,大家底子虽不相同,但水平基本相差不大。如果说去努力追求100分,基本上每个人都做不到。但是,如果平均分是80分,你只要做到81分,就比很多人优秀了。只要你比其他人努力多一点点,你就可以享受这个苟且红利。


接下来出场的是我的C类同学,和A类同学、B类同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C类同学他们是一群年轻的创业者、国外的留学生、甚至还有不少大学老师,这一部分同学可以说是社会精英,本身已经非常优秀,但他们却给我一种感觉,就是求知若渴,疯了般地成长,每个人都像和生命去赛跑。


他们每天认真写作业,打磨每一部分的文字和技巧,不断分享到学习群里寻求评论求刀追精选,每天多次迭代作业,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他们在自我成长道路上的如痴如狂令我常常想起里尔克的诗“我因看见了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短短的21天结束,我的C类同学里面,有的人靠着写作能力加薪了;有的人,变成收入不错的自由职业者;有的人已经利用学到的技巧,开启了自己的社群运营。


06终身成长的重要性


我的ABC同学,就是三种完全不同的同学群体。也让我深刻感受了人与人最大的不同,是成长思维的不同。

杨澜说:一个人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

成功讲的是运气与火候,但在运气与火候未达成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成长。

何不花费足够的心血,去磨练这一技之长。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时代日新月异,你永远难猜到下一个风口是什么。

有些人按自己的规划坚持向上攀岩,到最后,无论什么样的姿势,都能够到达终点。就像非典那年的阿里巴巴、京东、新东方等,当传统行业一片哀嚎时,他们能够快速嗅到商机,抓住机遇,死而后生。


我们要做的,就是跟上这个时代,跟上这群人。

当下一场巨浪来袭,你必须知道,自己可以凭什么绝地生存?

“唯有梦想,才配得上你的焦虑;唯有行动,才能解除你的焦虑。”——《时间的格局》


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