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房子這一點,會不會扼殺許多人的理想?

小人物自強不息


僅僅房子這一點,會不會扼殺許多人的理想?我不認同。

這個論調的意思是什麼?就是房價太高,許多人不敢或無法再追求理想。


  • 你有什麼理想?

理想是一個美好的詞語,但太美好的東西的含義似乎都是比較模糊的。如果問你有沒有理想,你能答得上來嗎?

能答上來的其實還是有不少人的,但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很多人都是信口開河,更近似於一種臆想甚至幻想。

臆想或幻想跟理想有什麼區別?

臆想或幻想是主觀的,脫離實際情況的,更重要的是沒有或無法落實到行動。而理想是立足於客觀實際的,更重要的是有落實到行動。

所以,說出來而不去做的,就不能叫理想。以這點作為標準,可以刷掉很多號稱有理想的人。顯然,他們只是在臆想或幻想。

  • 高房價殺死理想的一些說法

很常見的一個說法是,因為我要買房,我必須先考慮賺錢,於是不得不放棄理想。

於是問題就來了,似乎賺錢跟理想總是不沾邊的。如果真是這樣,問題出在哪裡?

為什麼做跟理想無關的工作你能賺到錢,跟理想沾邊的就不能賺到錢?是理想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還是說,理想是跟錢無關的?

有些人羨慕有房子的人,說他們可以放開手腳去追逐理想,但你得先問問他們有沒有理想。

這個世界很諷刺的一點是,許多一無所有的人挺有理想,而一些擁有幾十套房的拆遷戶卻根本沒理想。

說為了買房放棄理想的人,需要思考清楚的,是理想到底跟錢有沒有關係。

如果理想當中包括了錢的因素,你為買房而奮鬥的過程就是積累財富的過程,房子既可以是居住的場所,也可以是實現理想的投資工具。

如果理想和錢無關,那房價根本不會阻礙你去追求理想。

當然有人會說,就算我的理想跟錢無關,但我為了家人也要咬牙買房,於是再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追求理想了。

對於這樣的說法,我們應該思考另一個問題,“責任”和“理想”應該誰先誰後?

我想多數人會認可責任應該排在理想之前,但並不是說為了理想而無法履行責任的人就一定是令人唾棄的人,如果理想足夠大,比如像過去的救國救民那樣的呢?

當然,現在畢竟是和平年代,責任應該是優先考慮的,而且,對家庭的責任不能作為自己無法實現理想的理由或藉口,兩者根本不能扯到一起講。

有些父母會說,要不是為了養這幾個兒女,我早就滿世界到處飛了,想幹嘛就幹嘛,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這是不負責任的話。是誰要生下小孩的?如果你那所謂的理想更重要,為什麼要生小孩呢?

其實,還可以有一種更好的思考問題的角度,那就是,理想不應該是飄忽的,而應該把責任囊括其中,比如,建立一個美滿的家庭就是理想之一,為之奮鬥就是為理想奮鬥,不是嗎?

試問,誰不要吃飯?誰不要為生計奔波?吃飯也是理想的一部分啊!

  • 人應該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一線城市的超高房價令很多人望房興嘆,有些人打拼了一些年頭,最終無奈離開,回到家鄉,或者改去二三四線城市,當然還有很多人堅守在一線城市繼續苦苦打拼。

北上廣深的超高房價扼殺了年輕人的理想嗎?但是,為什麼即使房子離自己一直那麼遙遠,很多人還是願意留下來?

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這些地方經濟發達,機會眾多,崇尚自由,崇尚奮鬥,留在這裡,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未來有無限可能。

只因還買不起房子便一味地抱怨高房價扼殺理想,卻沒看到自己其實已經享受到了一線城市的種種隱形的好處。

如果自己的理想一定要在一線城市實現,儘管去努力便好,人應該時刻明白,是自己選擇留在北上廣深的,不管結果如何都不能抱怨。

不過,如果因為自身能力和機遇等問題實在無法在一線城市立足,換個地方生活又何嘗不可?

不管在什麼地方都可以有理想,為什麼要滿腔怨憤地控訴這個世界不給自己一套房子呢?

高房價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它讓無數人壓力山大,但高房價只是高房價而已,它跟理想沒那麼多瓜葛,不能把高房價跟理想扯上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的關係。


  • 實現理想最終還是靠動力

我們有時會舉出一些例子,說某人沒有買房,而是選擇了創業,最後成功了,可以買很多很多房子。而一旦成為房奴,就無法再創業,這一輩子都與理想無緣了。

創業成功靠的是動力、能力以及機遇,如果說靠的是不買房而省下的資金,並且認為這樣就可以成功,實在很勉強。

要知道,有志於創業的人他不管買沒買房,不管有沒有成為房奴,不管有沒有錢,他都會想辦法創業,一時不行,便積極籌備,等待或創造機會。

真的有理想,就應該勇敢地追逐,不要想一些沒用的。將事情做到極致的人,是不可能不成功的。

奮鬥吧,騷年!


大美簡單生活


是的。房子不但扼殺現在青年人的理想,事業,還扼殺青年人結婚,成家,生育的願望。

說具體些,本科畢業22歲,平均工資約4000元,碩士研究生畢業,25歲,平均工資約6000元,博士畢業最低28歲,及以上。平均工資約10000元。

都到了創業,幹事業,結婚成家的緊迫年紀,不能再拖。再不解決,就要被社會底層大多數人戲弄為剩男剩女了。

錢呢?

一二三四五六,各線城市房價,這是不詳述,大家都知道。

結婚,生育,成家的生活成本呢?這裡也不詳述,大家也清楚。

這麼一算下來,你叫年輕人怎麼去談理想,事業,結婚,生育?

啃老,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可國人有老可“啃”的比例佔多少呢?絕大多數無老可“啃”的年輕人又咋辦呢?

……

我不是國務院政策研究室的研究員,上面說這些東西本不光我什麼事!只是五一假這麼長,走在路上堵車了,看手機頭條,有人提問邀請,忍不住說幾句閒話而己!

對,也罷。不對也罷。有人高興,也罷。有人不高興也罷!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中國青年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起碼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一個高舉草根文學大旗的英雄好漢,豈能不說!我不說誰說?


遠方167427784


《因為大城市高不可攀的房價,表妹的兒子至今過的不好》

表妹的兒子小時候白白胖胖的,喜歡笑,看不出與別的孩子有什麼不同。等到上初中的時候,突然發力,學習成績十分優秀,成了周圍孩子學習的榜樣,他一路高歌猛進,考上了南京東南大學建築系,在建築行業是僅次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的好學校和好專業,他成了家長眼裡和嘴上“別人家的孩子”,優秀的令人嫉妒和羨慕。

大學畢業以後,他又考上了這個學校、這個專業的研究生,更是前途無量了。他的弟弟學習卻不好,高中畢業就下學了,和父母一塊打拼,買了臺挖掘機在上海的工地上幹活,也早早結婚,有了男孩、女孩,弟弟一家日子過的風水水起,憑自己的力量又買了兩臺挖掘機,小日子富的流油。

表妹大兒子大學畢業的那年,表妹給她準備好了30萬買房的錢,那時南京的房價每平米五千,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大約50萬,表妹心疼那點利息錢,在等著房子降價,她大兒子研究生畢業,在南京的某個建築研究所上班,懷揣理想、努力工作。南京的房價上漲到兩萬每平米,表妹手裡攢到50萬了,但是一套100平米的住房大約需要200萬了,表妹的錢還在手裡攥著,捨不得付首付買房,如果除去彩禮,就不夠付房子首付了。

表妹兩口子都快五十歲的時候,相信房價肯定會降下來的,因為電視裡好多專家都說“房價的泡沫很大”,表妹兩口子還在拼命攢錢,努力超過房價上漲的速度。她的大兒子研究生畢業以後多少年都沒有女朋友,就是因為他在南京沒有房子,他壓力很大,經常暴飲暴食,現在很胖。現在南京的房價5萬多元每平米,一套100平米的房子要五六百萬。表妹和表妹婿老了,已經沒有掙大錢的能力了,他的大兒子每月大概1萬元收入,除了房租和人情來往,基本不剩多少錢。

表妹手裡攥著60萬塊錢,南京城裡的房子連首付都不夠,要買房只能到南京郊區的句容縣去買。他大兒子今年已經36週歲了,還沒有結婚。表妹問他有沒有女朋友,他說有,可是總也沒帶回來家過,家長也沒有見過女孩的照片。表妹看著她大兒子的同學家小孩今年都考高中了,心裡十分難過。

表妹的大兒子學習那麼優秀,卻在南京這樣的大城市沒有房子、沒有老婆、沒有一個家,就像一棵浮萍一樣漂泊在大城市裡,僅僅因為沒有房子,表妹的大兒子不能安居樂業,工作上也沒有什麼成績,他活的很另類,他還是別人家眼裡和嘴上老掛著的“別人家的孩子”,只不過是反面典型:“上學千萬不要上成這樣,書中沒有黃金屋、也沒有顏如玉。”

令人頭痛和失望的表妹的大兒子,令人頭痛的大城市的房子和房價!

2020年5月1日王善泉於西雙湖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