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迴歸正信教育的功能作用

宗教:迴歸正信教育的功能作用

宗教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社會現象,在“人性本心共同體、人群利益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人天生命共同體”四個維度共同體建設中,起到了協調人類社會的認同功能、凝聚功能和調適功能等作用,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忽視的精神力量。

宗教:迴歸正信教育的功能作用

然而,宗教只有成為正信的教育而不是精神的鴉片,才能成為引導社會進步的正能量。應堅持把宗教文化作為正確宗旨教育的重要元素,宗以共濟,教以正德,文以育人,化以潤世。雖然人的情感是複雜多變的,宗教文化也是多元並存的,不可強求一律,但也不可放任宗教文化和人們對宗教的感情依賴為俗、為商、為域、為人所邪用、謀邪利。

宗教:迴歸正信教育的功能作用

歷經千餘年的中國佛教,作為外來宗教中國化的典型代表,對人性如一的本心詮釋曾至大徹大悟之境,在中華文明傳承中獨樹一幟,頗具直指人心的感化力。所以佛教中國化的傳統精華,應當而且能夠在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中,發揮它作為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的積極作用。

宗教:迴歸正信教育的功能作用

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我們必須想到佛教中國化的鼻祖人物——六祖惠能。惠能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頓悟佛偈,接到五祖弘忍所授衣缽而成為六祖。作為佛教的傳奇公案,早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六祖禪宗思想經由千多年來弟子們的傳承和發揚,使中國佛教發生了波瀾壯闊、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化,六祖也被尊為“與佛齊功”的中國佛祖。

宗教:迴歸正信教育的功能作用

不可否認,社會上對六祖作為佛教人物是印象深刻的,但對已經同中國傳統文化融為一體的六祖文化卻知者甚少。平常人們講經說法也好,弘揚禪宗文化也好,六祖無外乎穿著宗教外衣而亮相,基本在寺廟庵院而現身。到處是香菸漫天、求神拜佛、旅遊門票、以佛斂財的市俗化、商業化、迷信化亂象,在信眾中難見佛與六祖之精神,以及禪與文化之蹤影。

宗教:迴歸正信教育的功能作用

在宗教比較敏感的時世,若過分渲染六祖的宗教形象,將會反向弱化其思想價值、社會功能和文化元素;而且,對六祖文化若僅僅侷限於寺廟庵院等宗教場所進行“宗教式”傳播,也難於發揮發揚光大、教化大眾的最大效能。再好的信條都不能離開日常生活,再好的教育也要回歸社會實踐。

宗教:迴歸正信教育的功能作用

很有必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把文化六祖從傳統宗教中剝離開來,把膜拜偶像從高高的神臺上請下來,把平民惠能從寺廟庵院請出來,更廣泛、更深入、更有效地弘揚六祖文化,以創建和集聚啟發人民覺悟的精神力量,為現代社會的文化自信增添思想動能。

(圖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