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鸣虫葫芦精赏

范制葫芦自清朝康乾年间达到顶峰,出现了大量型制美观的“官模子”葫芦器,“粗略估计,百数十年来,范制当以万计。”后来范制工艺由皇室流传至民间,并逐渐由把玩观赏之物转变为蓄养鸣虫的器具。一时间,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与布衣百姓将范制葫芦蓄养鸣虫的潮流推向高潮,“官模子”与民间范制葫芦器更是层出不穷,一派热闹景象。

微拍堂

天津名家《茶会》棒子葫芦,点击捡漏

“官模子”形状以尖底者为多,适合蓄养蝈蝈。至于“官模子”为何以蝈蝈葫芦居多,王世襄先生在《中国葫芦》一书中这样说到:“罐家赵子臣亦有说:‘元旦至上元,大内宫殿暖阁设火盆,炽木炭,周围架格上满置蝈蝈葫芦,聒耳之声,昼夜不停,蝈与国同音,乃取‘万国来朝’之意。’询所说来源,谓父辈闻诸同、光间内侍。传说虽不可信,但葫芦发音,自较锦囊袖笼为优,而道光以来有大量蝈蝈葫芦问世,实物已为其作证。”

微拍堂

葫芦范制筒子,点击捡漏

“官模子”流传至民间后,产生了“安肃模”与“三河刘”两大流派。其中“安肃模”普遍被认为与“官模子”渊源更深,因为又被称作“官模子”的翻版。安肃模分素模与花模两种,花模之中又分精细和粗犷两种,精细者是当年宫中遣散的种植官模老艺人出宫时带出的手艺和模具,可与当时的官模子媲美。粗犷者是当时乡野村夫镂刻的模具,大多花纹粗糙,题材不免平庸俚俗,但也有极富当地乡土气息的作品。安肃模葫芦为了防虫,几乎全没有里子。

微拍堂

津门范制虫具葫芦鸣虫葫芦,点击捡漏

大概民间不像宫廷那般在意什么“万蝈来朝”,因此蓄养的鸣虫不光有蝈蝈,还有油葫芦等阴虫,而“三河刘”所范葫芦,能让油葫芦的鸣音更加圆润响亮,仿佛音箱一般,因此广为称道。“三河刘”据传是河北三河一位姓刘的能人所范,葫芦胎体较松,且表皮光素坚实。在处理葫芦内里儿的时候,多留下肤瓤贴实内壁,故有瓷皮、糠胎、麻包里之特点。

微拍堂

范制葫芦双面扁瓶,点击捡漏

老鸣虫葫芦精赏

老鸣虫葫芦精赏

老鸣虫葫芦精赏

老鸣虫葫芦精赏

老鸣虫葫芦精赏

老鸣虫葫芦精赏

老鸣虫葫芦精赏

老鸣虫葫芦精赏

老鸣虫葫芦精赏

老鸣虫葫芦精赏

老鸣虫葫芦精赏

老鸣虫葫芦精赏

老鸣虫葫芦精赏

老鸣虫葫芦精赏

微拍堂

竹蛉葫芦奶瓶,点击捡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