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超前教育矇蔽雙眼,爸爸媽媽一定要看!

如今社會競爭激烈,許多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們快馬加鞭地鞭策著孩子,努力抓緊一切機會給孩子灌輸各種知識。然而這種“搶跑”真的對孩子好嗎?


不要被超前教育矇蔽雙眼,爸爸媽媽一定要看!

雖然孩子在起跑線比別人衝得快,但成長是一場拉鋸賽,不是誰一開始跑前面了就不保證之後不被他人追趕。

“我從孩子兩歲起教他背古詩,三歲起教他識字,馬上要上一年級了,我已經在網上買了小學全部課本,三四年級年級的內容孩子早就倒背如流了。”一位媽媽曾經非常自豪地說道。她認為現在的孩子普遍都比過去聰明,如果不“搶跑”,就會被其他孩子超越,落後就要捱打,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她的孩子上了一年級,的確得心應手,覺得很簡單,輕鬆滿分。但是當她發現孩子到了二年級,明顯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因為覺得已經都學過,老師上課他根本懶得聽也不去好好完成作業。也就一個學期的功夫,前功盡棄不說,還變得厭學了。


不要被超前教育矇蔽雙眼,爸爸媽媽一定要看!


孩子媽非常著急,又十分困惑怎麼會這樣,殊不知超前教育竟會“揠苗助長”,適得其反。

兒童的身心發展是有它自身規律的,打破這一規律會讓孩子在某些方面付出“慘痛代價”。也許當時看來頗有成效,但從孩子長期的發展看來,則充滿隱患。

比如在孩子兩到四歲想象力萌發的時候,強行讓孩子按照大人的思維模式去搭積木、畫畫等,可能呈現出來的是成人覺得好的成果,但剝奪了孩子主動探索,個性化思考的智力發育。這樣“揠苗助長”的做法反而讓孩子身心發展受到限制。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與其讓孩子“超前”地學各種科目,不如讓孩子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良好的生活習慣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給孩子形成一種自我約束能力。生活習慣包括作息習慣、衛生習慣、文明禮貌習慣等。

孩子在形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後,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會帶來便利。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還小,等長大再規範他們的行為也不遲,其實不然。生活中一點一滴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

學會整理、收拾自己的玩具、生活用品;早睡早起,按時作息;講究個人衛生,也把身邊清理整潔……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卻會伴隨孩子一生,真正影響孩子一輩子。


不要被超前教育矇蔽雙眼,爸爸媽媽一定要看!


2.熱愛讀書,善於觀察

學習是一件終生都會追求的事。對於孩子而言,書本將是打開他們未來世界的大門。

在孩童時期就培養閱讀的好習慣,比成年後更容易培養積極性。孩子願意閱讀就應該鼓勵和支持孩子。

善於觀察的孩子一般心細,情感豐富。他們會洞察到常人覺查不到的實物,這時候作為家長要理解孩子,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實物!

不要被超前教育矇蔽雙眼,爸爸媽媽一定要看!

一般善於觀察的孩子也愛提問!家長不能覺得“怕麻煩”而拒絕孩子的提問。爸爸媽媽的態度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直接影響了孩子求知的積極性!


3.獨立生活的能力

如今需要父母只顧孩子吃飽穿暖學習好,但沒想過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如果靠他們自己去生活,能行嗎?

孩子能離開父母“照顧”好自己可不是突然某天就能做到的,而且從小培養出來的。

如何讓孩子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呢?三歲起寶寶就要能夠自己吃飯,穿衣,掃地,洗小手絹等簡單的家務事,從一點一滴做起。

隨著長大逐步培養孩子在校園、自然、社會公共場所的安全文明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這些都是極為重要的!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啟蒙教育,也是伴隨孩子一生的過程。培養好一個孩子,並非學習成績就是一切,而是首先做一個品德優良的孩子,再去實現品學兼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