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方丈:“少林武术”应该叫“少林功夫”,它是禅与武的结合

我一直以来就反对“少林武术”这种说法,应该叫“少林功夫”。

我提倡“武术禅”,就是为了强调这一点。

“功夫”一词是佛教专用名词。

禅宗的修行成果,就叫作“功夫”,比如,坐禅、参话头,我们就叫“做功夫”。

做“功夫”的目的,是为了开悟成佛,超凡入圣,彻底改变人的品质。

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僧人习武,是一种修行,所以又叫“禅武”。

当然,并不是所有习少林功夫的人都在修行,都在“做功夫”,甚至少林寺僧人习武,也不一定都在 “做功夫”,关键在于是否怀着一颗修禅心。

我们不能要求,也无法要求所有习武者都以修禅的态度去习武。

但有一点很重要,习武的动机对习武的后果影响至大,这就是武德。

释永信方丈:“少林武术”应该叫“少林功夫”,它是禅与武的结合

我觉得少林武术与禅是一个辩证的关系,这就是少林寺的武术禅。

它既能强身健体,更是修禅,也是佛教护法的方便法门之一。

少林武术强调“以武入禅”“禅因武显”,这就辩证地说明了学武离不开禅修,修禅也需要得到武术的外护,内禅外武,使禅与拳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就是佛教里提到的动静结合的统一辩证关系。

而且,从历史上看,少林寺僧人的确不存在“以拳代禅”或“只练拳,不修禅”的问题。

很多少林寺有名的“拳师”也是功夫很深的“禅师”,这在有关少林寺的古籍中有大量的记载。

禅能修心,武能修身。

武为基础,禅是根本。

身心一如时,禅拳自然归一了。

释永信方丈:“少林武术”应该叫“少林功夫”,它是禅与武的结合

其他武术派别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出神入化,变化莫测,随心所欲,但少林功夫是以禅入武,身心两修,追求的是悟道解脱,成就的是“不动心”。

故少林拳谱上说:“盖以外功之修炼,乃肉体筋骨之事;而内功之修炼,实性命精神所领依离而二之,则为江湖末技,合而一之,则为神功极致。”

功夫包括武术与武道两个层次。就修而言,武术修人,武道修道。

武术强身健体,增强人的意志,让人勇敢、坚强、充满活力,但也只限于此。

武道能让武术升华到“道”的境界,即天、地、人生之大道,在少林功夫中即为包容宇宙人生智慧之禅道。

释永信方丈:“少林武术”应该叫“少林功夫”,它是禅与武的结合

少林功夫绝非什么单项性的竞技或表演,它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上的综合。

如果只对它作些单方面的提倡,那么这种被拆散了的“零售”,就一文不值了。

衡量功夫高低好坏的标准,不是踢得多高,回旋多少圈,武术不是单项性的竟技,而是综合性的运动。武术比赛只追求踢得高、旋转圈数多。如果按单项比,武术并无长处,练武者力气再大也比不过举重运动员;跳得再好也比不过跳高和跳远的运动员;桩步再稳也比不过自由体操运动员;平衡度再好也比不过杂技演员。但将这些聚合到一块,再注入功夫之生命,则神奇入化,无与伦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