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八十一難方得真經,好茶經歷十難方得精華,這就是茶如人生

唐僧八十一難方得真經,好茶經歷十難方得精華,這就是茶如人生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多年前,買了一個風爐,用於古法煮茶。

唐朝的時候流行煮茶,風爐是茶器中的主角。

陸羽《茶經》有寫:“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或鍛鐵為之,或運泥為之”。

風爐,承載了一段煮茶的風情史。

邀老友一同圍爐煮茶,其間要起炭、生煙、擺盞、蒲扇輕搖、旺火添炭。

尋常一樣窗前月,因有好茶而不同。

唐僧八十一難方得真經,好茶經歷十難方得精華,這就是茶如人生

喜歡煮茶的唐代茶聖,在書裡寫到了茶的九難。

“茶有九難

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

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

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

其實,認真說起來。

好茶的誕生,還需要經歷最後一難,名曰藏。

由於茶葉的吸附性強,唯有妥當保存,才能留存茶香茶味的美好品質!

唐僧八十一難方得真經,好茶經歷十難方得精華,這就是茶如人生

《2》

好茶的第一難,“造”。

造,指茶葉的採摘、製造。

採茶,是一件講技術、 有難度的活。

不同茶葉的具體採摘時間,要根據當年的天氣情況,以及茶樹的生長情況來決定。

採茶的時間,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將茶青提早採摘, 茶樹嫩梢新芽新葉還沒有發育完全。

過早的將鮮葉採下,得到的也是“早產兒”, 原料養分積累有限,品質不高。

然而,適宜採茶的時機一旦開啟,就需要爭分奪秒的進行。

如果錯過了時機,茶青鮮葉已經變老。

哪怕再將其採下,後期也容易出現滋味淡薄的缺陷。

更何況,為了茶青品質的優異。

任何茶葉的採摘,原則上都要求雨天不採茶。

雨天採下來的茶青,含水量高,晾乾難度大,影響成品茶的質量。

採下來的茶青,需要及時的進行加工處理。

如果新茶的製作時,茶青鮮葉悶在一處,厚厚的堆放在茶青筐內。

那麼隨著時間一長,茶青品質容易受損,茶香和養分會被悶壞。

後期做出來的新茶成品,鮮爽風味和養分價值會丟分明顯!

唐僧八十一難方得真經,好茶經歷十難方得精華,這就是茶如人生

好茶的第二難,“別”。

別,指的是茶葉成品的鑑別、甄別。

陸羽的年代,流行喝蒸青綠茶餅。

所以他的原文所指,是對餅茶的辨別。

但對現代生活而言,當你打算入手一款茶時,學會辨別茶葉的好與壞同樣很關鍵!

從古到今,分辨茶葉的優與劣都存在著通行的方法——從形色香味等方面判斷。

茶葉的外形,要符合標準規定。

如果是一款名為**芽的茶,以外形鮮嫩為主打招牌。

一旦出現過多的葉片甚至是茶梗,那就太不應該。

茶葉的外在顏色,基礎要求是自然,不能過分花雜。

至於原本芽葉細嫩的春茶,出現葉片發紅、發褐的情況,那更是不應該。

香氣上,任何的茶葉都不能沒有香氣,香氣寡淡,甚至是有怪味出現。

滋味和韻感方面,好喝與否,是判斷一款茶葉品質最直接的方法。

認真的品嚐過茶湯的味道後,好壞高低,當下分明!

唐僧八十一難方得真經,好茶經歷十難方得精華,這就是茶如人生

好茶的第三難,“器”。

《茶經》原文指的是煮茶的器具。

延伸至今,可以泛指所有泡茶、煮茶的工具。

茶湯滋味的好壞,會受到茶具選擇的影響。

唐代人的煮茶,器具很豐富。

包括風爐、筥、炭撾、火莢、夾、紙囊、碾、羅盒、則、水方、漉水囊等共計二十四件。

每一件,都缺一不可。

陸羽認為,器具如果沾染了異味,不再適合使用。

像晴雯最後在病中喝到的那碗茶,用了個帶羶味的茶碗,明顯會干擾到品茶的效果。

現代的泡茶煮茶,用具以實用為佳。

泡茶,最好用白瓷蓋碗,普適簡單。

質地細膩的瓷質蓋碗,不吸附茶香與茶味,茶湯倒出過程乾淨利落,易清洗,性價比高。

泡好茶,白瓷蓋碗的優勢明顯。

現代化的煮茶,建議用高硼硅玻璃壺, 或者粗陶壺。

搭配電陶爐,一同使用。

材質透明的玻璃壺,耐熱耐高溫,方便觀察湯色變化,不對茶湯的香氣滋味造成任何負面干擾,底部不容易殘留茶漬茶垢,用於煮茶省心省力。

除此外,任何金屬材質的壺,不建議直接煮茶。

因為金屬離子容易與茶湯內的多酚類物質發生反應,煮出來的湯水顏色和滋味都會有不利影響。

唐僧八十一難方得真經,好茶經歷十難方得精華,這就是茶如人生

好茶的第四難,“火”。

《茶經》原義是指烤茶餅用的柴火。

唐朝的士大夫們,在開始煮茶前,會讓小廝先將茶餅烤一烤。

烤茶用的材料很有講究,為避免品質不佳的木材,本身具帶的異味沾染茶餅。

以致於,最終會損壞茶湯的品質。

所以,烤茶餅的火,最好是用炭火。

由於炭的吸附性強大,如果是沾染上腥羶、油膩氣味的木炭,不能再用於茶事。

可見,古人對一杯好茶的誕生,擁有著細緻的追求。

時至今日,聊到茶葉裡的“火”,最有代表性的是閩北烏龍里的武夷巖茶。

巖茶的加工,必經過炭焙。

炭焙時,木炭原料的好壞,炭焙的方式(明火焙、闇火焙)、炭焙的時間、焙火的溫度等,都會影響巖茶的品質。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一杯香清甘活的好茶,得來不容易!

唐僧八十一難方得真經,好茶經歷十難方得精華,這就是茶如人生

好茶的第五難,“水”。

水,指的是煮茶/泡茶的水質。

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論茶也。

水質對茶湯風味的影響,關係密切。

高質量,有追求的喝一回茶。不但要茶好,還要水好。

茶者,水之神也;水者,茶之體也。

泡茶煮茶的水質不好,會白白的毀了一壺好茶。

陸羽的年代,提到煮茶的用水。

他提倡的觀點是,“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煮茶的水,用山泉水最好,其次是江河的水,井水最差。

至於山水,最好是用有流動但水流不急的水,比如乳泉、石縫滲流。

藉助天然的層層山岩過濾,這樣的山泉水品質最佳。

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時代的變化。

相比起盛唐時期,現代的自然環境已經受到了明顯汙染。

除了藏於深山的泉水外,大部分江河湖泊,包括井水在內的自然水源,不推薦用於泡茶。

現代化的生活裡,對很多人而言,取山泉水泡茶難度較大。

而出廠經過消毒的自來水,大多水質偏硬,會影響茶湯風味。

總體而言,經過包裝的,可以長期訂購的純淨水、低礦化度的礦泉水,更適合現代喝茶需要!

唐僧八十一難方得真經,好茶經歷十難方得精華,這就是茶如人生

好茶的第六難,“炙”。

《茶經》原文裡,茶有九難,最難讓人理解的在於“炙”。

炙,能讓人現代人聯想到烤肉上。

而原文的本意,是指茶餅的烤炙。

唐代人的煮茶、喝茶,炙茶餅是一道必經的步驟。

古人們在炙烤茶餅前,先要考慮環境的影響。

不能在大風的地方烤,要靠近火去烤。

同時要不停的去翻動,等到茶餅表面散發出茶香,才算止步。

當茶餅做到內外熟透時,炙法才算是得當。

從現代喝茶的角度看,雖然唐人流行的“煮茶”,和我們今天理解的煮茶概念,相距甚遠。

但從品茶的效果上看,環境的影響確實很關鍵。

在清幽雅靜的環境下品茶,和在鑼鼓喧天的熱鬧場合喝茶,感受到的風味完全不一樣!

唐僧八十一難方得真經,好茶經歷十難方得精華,這就是茶如人生

好茶的第七難,“末”。

末,指的是將茶餅碾碎。

不論唐朝的煮茶,或者宋代的點茶,這一步驟都不可或缺。

碾出好的茶末,用力要巧。

這樣才能確保茶末的精細,將其過篩後煮出來的茶湯口感更佳。

對了,唐宋的喝茶吃茶是連茶帶末一同飲下的,像喝羹湯那樣。

古人的一日三餐裡,羹與湯是主食。

要麼也不會在詩裡寫,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而不是寫“洗手炒肉片”。

現代人喝茶,不會故意把茶葉碾碎、弄碎。

恰恰相反,葉片斷裂的碎茶,泡茶過程還會增添不少麻煩。

泡出來的茶湯內,會有不少碎茶末。

所以,在沖泡碎茶時,用茶濾進行過濾很關鍵!

唐僧八十一難方得真經,好茶經歷十難方得精華,這就是茶如人生

好茶的第八難,“煮”。

煮,指茶湯的煎煮。

唐朝人的煮茶,對水開的長度、茶末的投放、茶湯的有效生產生成等,均要求順勢而為。

只有拿捏好了分寸,最後才能煮出一壺好喝的茶湯。

煮茶要先煮水,等待壺內的水正式燒開,要經過“三沸”。

一沸,壺內有像魚目的小泡,有輕微的響聲。

二沸,燒水壺的邊緣有泡連珠般的往上冒。

三沸,水波翻騰,像浪花那般。

水在三沸之後,達到了正式燒開,可以進行煮茶。

現代化的煮茶加熱,判斷壺內的水是否燒開,可以借鑑古人的經驗。

同時,當壺內的水溫加熱到沸騰時,往往會有自動聲音提示。

如果是直接煮幹茶,等到水燒沸後,再投茶。

煮不同的茶,為了濃淡適中,茶水比例要預先搭配好。

如果是煮老白茶,那麼300-400ml的水量,搭配幹茶2-2.5克完全足夠。

煮茶的過程,並非是煎中藥湯。

稍微沸煮,等到壺內有適合的湯色煮出來後,就可以停止加熱了。

停止加熱後,等壺內咕嚕嚕的熱鬧聲響,慢慢變得安靜,一壺茶就正式煮好了。

唐僧八十一難方得真經,好茶經歷十難方得精華,這就是茶如人生

好茶的第九難,“飲”。

飲,指的是喝茶的方法。

按唐宋的方法,煮出來的一壺茶,香氣濃郁,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煮好的熱茶,倒入黑色厚胎的茶盞,保溫並襯托茶色。

可以看到,用茶末煮出來的茶湯,表面帶著一層茶沫。

這在古人看來,是一杯好茶的點睛之筆。

甚至於,宋代的點茶,最後一步講究擊拂茶湯,打出“雪沫乳花”。

喝茶時,捧著一杯打好的茶,像是端了一碗雪。

連茶帶沫的吃下,味淡而綿長。

按現代科學看來,茶末的真身是茶皂素。

從功效看,茶皂素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

泡出來茶沫較多的茶湯,可以放心飲用。

另外,完整的喝茶品味,喝茶的方式方法很有講究。

不喝燙茶、不喝冷茶、不喝隔夜茶、不大口喝茶……

將茶湯倒入杯內,等到溫度適宜時,小口的啜入。

細細品嚐,不囫圇吞棗,最是能感受到好茶的美妙所在!

唐僧八十一難方得真經,好茶經歷十難方得精華,這就是茶如人生

好茶的第十難,“藏”。

藏,指的是茶葉的收藏,保存。

茶葉的保存,共同的要求是避光、乾燥、密封、陰涼、清潔、無異味的環境下儲存。

乾燥的茶葉,容易吸附周圍環境的水汽與異味,造成自身品質發生明顯劣變。

從古到今,茶葉的保存都是一件費心的事。

在現代化的除溼、恆溫設備,以及新型材料還沒發明前,古人的藏茶步驟十分繁瑣。

唐代韓琬的《御史臺記》寫:“貯於陶器,以防暑溼。”

唐朝儲茶用的是陶瓷,也稱為“茶罌”。

其形“為鼓腹平底,瓶頸為長方形、平口”,一般用來裝散茶或者末茶。

宋朝人存茶用茶籠,“藏茶之法,十斤一瓶,每年燒稻草灰入大桶,茶瓶坐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築實。每用,撥灰開瓶,取茶些少,仍覆上灰,再無蒸灰。”

將茶葉放進瓶子後,每年燒大量的稻草灰填入桶內防潮,定期更換。

取茶時,撥灰開瓶後,再保持原狀。

從上述的步驟上,就知道古代人要妥當存茶,並不容易。

而現代,隨著空調、抽溼機發明,可以確保茶葉保存對溫度、溼度的要求。

不論南方北方,不論春夏秋冬,都能確保經過嚴實密封的茶葉,放在恆溫、恆溼的環境下。

不容易發生受潮、黴變。

針對於長期存茶,存老白茶,存黑茶等而言,特別實用!

唐僧八十一難方得真經,好茶經歷十難方得精華,這就是茶如人生

《3》

宋代的老蘇,寫過一首著名的《試院煎茶》。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

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

蘇東坡寫的煎茶,“松風”為何意?

在古人眼裡,松聲、琴聲、落雪聲、煎茶聲,皆為至清的聲音。

風能興火,火能熟水,水能煮茶。

唐朝人流行的風爐煮茶,寥寥幾筆,就繪出了好茶的不容易。

一片茶,從嫩梢間被採下。

再經過多道的製茶工序,才能成型。

而你需要千挑萬選,一番辛苦分辨,才能選中心儀的好茶。

從茶具的選擇,到泡茶的操作,再到喝茶的方法。

每一步,都有講究。

精緻範的喝茶背後,一點也不容易。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茶有十難,唯有經過重重磨礪,一杯好茶方能誕生!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