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逝乡音依旧,我那从不轻飘飘挂在嘴上的故乡!

“没有人不爱自己的故乡。可是,我们真的‘认识’自己的故乡吗?我们是否讲得出祖祖辈辈流传的民间传说?是否叫得出故乡每一座山头的名字?是否会唱乡亲们耳熟能详的古老歌谣……”从故乡出发后再次发现故乡,一个缓慢的过程,故乡一直就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在我的生活中出没。离开的那些日子,一开始逐渐疏远了故乡。

因为爱,也因为一种淡淡的怨。因为故乡的贫,使曾经的我在走向外面的世界时必须把自尊心进行武装,羞于回首自己的来处,只想着光明的去处,大抵就是一般逃离故乡的青春少年的心态。

岁月流逝乡音依旧,我那从不轻飘飘挂在嘴上的故乡!

现在想来,外地求学的日子,每日不得不面对着难以适应的吃食之时,对家乡的思念几却乎到了令人疯狂的地步,一到假期便急急忙忙地回归。那时故乡的一切,在我的心里是多少是有些功利的,只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企望故土般的温暖。再后来,随着对他乡风土人情的接受,在有关故乡的梦境里,故里的一切开始被我有意地重重伪装,像青苔一般在愈来愈坚硬的心中滋生了隔膜。今年冬天放假过年,看看故乡,故乡却成了咫尺天涯,那个曾经的村庄与我总是若即若离。有那么几次我几乎要用文字抓住它了,但它狡猾地逃脱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景物,总是大同小异的家长里短,曾经熟悉的邻居面孔,只有那些陌生的小辈。偶尔有一丝诧异的激动,却也仅是一丝丝的意外,一切又归于平静了。

岁月流逝乡音依旧,我那从不轻飘飘挂在嘴上的故乡!

然而,人的天性都会热爱故乡,那是一个人的始发之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是一个人梦想的起点,也是一个人梦想的终点。尝试用文字触及故乡,却发现笔端流出来的是凝重的迟疑,将故乡一次次搬到没有明确指示符号文字里,活跃在我熟知的故里场景里,为自己找一种安静地生存的方式。

岁月流逝乡音依旧,我那从不轻飘飘挂在嘴上的故乡!

夜深人静的时候,故乡的风土人情和它的音容笑貌,一直烂熟于心。每一次当我从村尾那条马路进入故乡时,拐弯处的石碑就已认真地提醒我了。那不是普通的石头,那是与故乡息息相关的历史。古老的神话传说,飘逸的文人风骨以及英勇的抗日故事,演绎先人们怎样的传奇故事,又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心理叹求。

岁月流逝乡音依旧,我那从不轻飘飘挂在嘴上的故乡!

爱也是有期限的,让这份期限长些长些再长些,让爱流经生命的每一处。

我想,我可以让我心中那些圣洁的文字捕捉到故乡的山水和风土人情。古老的山头,先祖们步履维艰的跋涉早已发生了改变。已被水泥覆盖的乡村公路上,我窥探到了珍藏在乡亲们集体记忆里的印迹,从自行车、手扶拖拉机到大型拖拉机和小轿车,路上的每一道车辙就是故乡人一步步走向外面世界的岁月履痕。

岁月流逝乡音依旧,我那从不轻飘飘挂在嘴上的故乡!

乡音依旧,但我们却不能将故乡轻飘飘地挂在嘴上。故乡,不能是无法成型的支离破碎的概念。发现故乡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或许在某个特定的时段,你会在曾经熟悉的故里惊奇地发现不一样的东西。人一辈子都向着远方去,最后才发现,远方在故乡。注视一下你的故乡,不要等自己回到故乡,却已经成了旅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