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師們,你們到底咋滴啦啊?

交互設計師們,你們到底咋滴啦啊?

也不知道從啥時候開始,中國的互聯網公司開始大量的招募UX人才。好像是從動效開始,UXer的薪資一路的水漲船高,而且供不應求。

我們(5PLUS)做了很多的調研工作,問了身邊在大廠、創業公司等多種階段的公司大神、小神、醬油選手,來了解現在動效在市場上的應用細節,得到的回覆絕大多數實際的工作環境中是沒有什麼機會來應用的。但是,我們還是鍥而不捨的去調研、研究,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動效在加載、提醒用戶狀態變化等環節有了一些毫秒級的應用,在這樣的調研結果面前,我們不得不承認動效確實是有那麼一丟丟的效果的。

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動效的事,這事翻篇兒了。今天我們來聊一下,到底什麼樣的一份簡歷才是UXer所應該擁有的!

前段時間,5PLUS想找一個資深的交互設計師,大概3-5年的工作經驗,有成熟的UX項目。我收到了一些UXer的簡歷,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都一點都不過分,這個細分領域現在都發展的都這麼慘了嗎?

一群擁有專業技能的人,在一個跟設計相關的專業領域中,做出了水了咣噹的簡歷,還號稱自己在專業領域的從業經驗是3-5年,實在是一件悲傷的事。

交互設計師們,你們到底咋滴啦啊?

下面,我們羅列一些問題,也並沒有要醜化別人,只是引以為戒吧(鑑於大家都是要臉兒的人,我就不放截圖了)。

發送簡歷

1.招聘平臺投遞

在招聘品牌上投遞是非常的方便,但是你是不是應該睜大眼睛看看別人招聘的要求?人家要求3-5年工作經驗,有成熟的線上項目經驗,而你就只有兩年工作經驗,兩個線上的作品都看不著,你也投,你這不是添亂嗎?你覺得你投過去,對方的招聘負責人會看嗎?你不但浪費自己的時間,還浪費別人的時間,這是啥?這是十分可恥的行為!

2.招聘平臺投遞

還有很多聰明的UXer會主動與招聘者溝通,要到對方的郵箱。這種方法是很正確的。無論你拿到的是私人郵箱還是公司郵箱你都可以獲取到很多信息。

如果是私人的,你可能會拿到ta的QQ或者微信賬號,但不要貿然的騷擾對方。如果是公司郵箱,你可以通過後綴立刻了解對方公司的官網以及其他的相關信息,當然這些要有很多的方法去獲取,但並不難。

第一步做好了,為什麼第二步又做爛了呢?一個3-5年的UXer(有很大一部分人做過管理,帶過人),連個郵件都不會發,你如何讓一個招聘者相信你有3-5年的經驗?沒有標題,沒有稱呼,沒有正文,沒有簽名……所有職場的基本素質都看不到,你覺得你可以俘獲對方的心?別鬧了好嗎?

當然,也有優秀的UXer,郵件會認真的撰寫,但實在是太少了,不超過5%!

交互設計師們,你們到底咋滴啦啊?

投個簡歷就跟打仗一樣,剛出發,就被射殺在戰壕裡。那些僥倖衝出去的,發現自己沒帶子彈,造化弄人啊。一個3-5年的UXer,發了一個Word的簡歷給我,然後裡面有3-5頁密密麻麻的文字,你讓誰有耐心看得下去?這輪簡歷竟然還收到了一份簡歷裡面有兩個swf文件,作為Mac用戶表示完全無法瀏覽。

這,到底是誰瘋了?一個招聘需求發佈出去,第一週平均每天收到的簡歷大概是20-50份左右,如果一個招聘負責人認真的來閱讀這50份簡歷,大概需要5*50=250分鐘,一天工作已經那麼忙了,還要跟很多的求職者交流,還要看簡歷,還要為了看簡歷裝軟件,還要工作。你想想看,這是多麼寶貴的時間?

所以,做一份與你工作經驗匹配的簡歷,讓你從眾多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才是正道,好嗎?求你,長點心吧。

交互設計師們,你們到底咋滴啦啊?

UXer的簡歷到底應該有哪些內容?

很多中小型企業的UXer的主要工作就是畫無腦的原型圖(在老闆、開發……等人的威逼利誘下?),這些工作在我們看來0-1年的設計師就可以順利完成,因為UXer缺少了前面最重要的分析調研工作,直接輸出結論的情況下,不是抄就是蒙。

雖然你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並沒有做一些UXer應該做的工作,但是在簡歷裡面,你總是需要把這部分內容補充完整,哪怕一個項目也行啊。這樣,至少能證明你是一個合格的UXer,知道UXer的日常工作內容,而不是僅僅的去畫一些歪了吧唧的低保,對吧?所以簡歷裡面至少應該有一個完整的UX項目介紹,完整內容包含了目標用戶特徵、需求分析、用戶場景、用戶畫像、市場&競品分析、結論、低保等等,這些內容中間又涵蓋了很多其他的細節內容,在這裡就不展開來講了。

投遞之後

從小,老師就教導我們做事情要有始有終,而對於始終的概念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些人覺得簡歷發過去就完事了;有些人覺得簡歷發過去我要再交流一下,無論面與不面我都要知道一個結果;還有些人覺得簡歷發過去,我不但要知道面與不面的結果,我還要知道不面我的原因是什麼。

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始終是什麼樣的。

世界永遠都青睞那些有準備而又鍥而不捨的人兒,共勉。

好吧,今天就到這吧。

-5PLUS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