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調節必修課:自我情緒管理

在上篇“認知模式”裡,我們清楚了心理學關於認知行為的“核心信念,自動思維和ABC理論”,本篇將分享我們在日常應用中,自我情緒管理的有效方式。

心理調節必修課:自我情緒管理

遇到事情只動三個念頭“接納、理解、豁達”,基本上就可以很好的看待問題,調整情緒,甚至改變事情向更理想的方向發展。這三個念頭可以通過改變生活中的習慣用語,經常講“三句話”就能使我們體會其簡單、實用和神奇。

心理調節必修課:自我情緒管理

◆第一句“事情就是這個樣子”。

當我們說出這句話的潛意識影響是,我們以接納的姿態接受事實的發生。而不是強化抗拒的習慣 “怎麼會是這樣”、“真倒黴”、“我真是笨死了”、“你怎麼搞的”。

心理調節必修課:自我情緒管理

◆第二句“你也不容易”。

當我們說出這句話,有兩個明顯而積極的影響——表達理解而非指責抱怨;對方因被理解,放下抗拒。而不是強化自我的習慣“你以為我容易嗎”、“你沒長腦子嗎”、“你怎麼能這樣”。

心理調節必修課:自我情緒管理

◆第三句“還好只是這樣”。

本來,事情互為因果,沒有一件事是獨立發生的,因此“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當我們用豁達的姿態,說出“還好”的時候,我們的神經反應是“慶幸”。事情“還好只是這樣”,沒有變得比現實更糟糕,還不值得“慶祝”這份“幸運”嗎?當然要慶幸。

心理調節必修課:自我情緒管理

例一:當孩子不小心,摔碎了杯子,惶惶不知所措,等待著指責和捱罵的時候,你立刻就啟動這三個念頭:

“事情就是這個樣子”——杯子不會因為你的任何情緒而復原。

“你也不容易”——孩子力氣小,才抓不穩杯子。

“還好只是這樣”——慶幸只是摔了杯子,孩子並沒有受傷。

然後,孩子才能正常感受到你表達的關切和愛意。孩子也並沒有因為一件小事,留下深刻的“犯錯感”和被指責的沮喪。

心理調節必修課:自我情緒管理

例二:你在市場買了一箱蘋果,回來發現有兩個壞掉了。在你的眉頭皺起之時,立刻啟動這三個念頭:

“事情就是這個樣子”——蘋果不會因為你的任何情緒而復原。

“你也不容易”——水果檔的老闆太辛苦了,都沒時間好好檢查。

“還好只是這樣”——慶幸只壞了兩個,整箱換貨會更耽誤時間。

然後,你才能平靜的享受蘋果帶給身體的好處。

例一中,孩子會不會是因為不夠小心才摔掉杯子的呢?

例二中,水果店老闆會不會是個奸商,故意以次充好呢?

當然有可能,甚至是事實。但這個事實對你來說影響有多大呢?更多影響來自你想象和結論:如果不進行嚴肅的教育,孩子就永遠不知道小心一點;如果不去質問水果店老闆,下次依然會買到壞掉的水果。

心理調節必修課:自我情緒管理

你知道,很多事情的起因,只是來自不安的聯想,和貌似符合邏輯的臆測。事情本身的影響是極其有限的,而事情發生後,你如何反應,如何面對,如何處理,對你的情緒和身體而言,卻是至關重要的。

人的情緒來自對所遭遇的信念、評價、解釋或觀點,並非都來自事件本身。因此,通過修正自己不合理的認知,做出主動適應和改變,對人對事的看法與態度的改變,就可以改變引發負面神經反應的心理影響。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就是這個道理。

心理調節必修課:自我情緒管理

認知改變,一切都會改變。情緒的調整,就這麼簡單。

更多健康文章,請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