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中國經濟“全面脫貧”必修課?委員提了這些舉措

如何上好中國經濟“全面脫貧”必修課?委員提了這些舉措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

4月17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疫情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全球經濟深度衰退疊加影響的背景下,我國在有效防控疫情中扭轉經濟急劇下滑態勢,基本民生得到較好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顯現出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和抗衝擊能力。

王一鳴表示,觀察一季度經濟運行,中國經濟在抵禦疫情巨大沖擊中仍呈現出一些亮點。一是線上消費加快發展。在線下消費因嚴格隔離措施而收縮的同時,線下消費成為拉動消費的新動力;二是工業生產加快恢復。從3月末全社會發電量開始持平和轉正的情況看,4月份工業生產將回到正增長區間;三是新產業新產品逆勢上升。3月份計算機、通信和電子設備製造業、集成電路和工業機器人等表現亮眼。

針對國際疫情仍在持續蔓延,王一鳴表示,應該看到,當前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已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全球經濟深度衰退,外部需求大幅萎縮,會反饋影響到我國經濟,帶來新的需求側衝擊;與此同時,歐美髮達國家生產大面積停擺,這些國家又是我國中間品和資本品進口的主要來源國,這些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斷,還將給我國帶來供給側衝擊,我國經濟發展仍將面臨嚴峻挑戰。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恢復要先於歐美國家,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守住底線,推動經濟保持回升勢頭,我國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額和位勢將繼續上升,並將繼續發揮全球經濟穩定錨的作用。

王一鳴說,這次疫情,將全球經濟拖到一個危險的邊緣。疫情不僅從需求和供給兩端衝擊世界經濟,而且帶來全球生產體系停擺,經濟活動休克,產業鏈和供應鏈斷裂,甚至還會在主要經濟體之間形成負反饋循環。中國經濟在一季度遭受國內疫情第一波衝擊後,正在築底過程中,但歐美髮達國家疫情蔓延後,有可能對我國經濟形成第二波衝擊,衝擊強度可能不亞於第一波衝擊。歐美髮達國家經濟衰退可能延續到第三季度,這還將持續影響中國經濟。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大概率是一個不對稱的“U型”曲線,經濟持續反彈出現在什麼時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球疫情能否得到控制。當前,我們一方面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對沖外部需求的大幅收縮,另一方面,要化危為機,積極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還要把保企業、保就業、保民生放在優先位置。

如何上好中國經濟“全面脫貧”必修課?委員提了這些舉措

在抗疫背景下,2020年中國經濟“課程表”中還有“全面脫貧”這樣的必修課。王一鳴表示,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性要求。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最後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帶來新的挑戰,需要採取更有針對性的舉措:

一是幫助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加快復工復產。疫情使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受到影響,加快復工復產、幫助貧困勞動力盡快返崗就業,是當前脫貧攻堅的重要任務。根據國務院扶貧辦數據,截至4月3日,全國的貧困縣已全部為低風險地區。只要做好疫情防控,就可以加快恢復生產。要加大支持力度,針對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面臨的供應鏈受阻、資金鍊緊張、訂單減少、銷售困難等問題,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讓復工復產既要動起來,還要讓企業和車間正常轉起來。

二是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就業。有就業,就有收入來源,擺脫貧困才有希望。各級地方政府在企業復工復產、重大項目開工、物流體系建設等方面,要鼓勵企業更多招用貧困地區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人員。加強勞務輸出地和輸入地精準對接,優先安排和使用貧困勞動力。與此同時,利用公益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業機會,保障貧困勞動力有穩定的就業渠道。

三是多渠道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疫情對農產品銷售帶來較大沖擊,部分貧困地區農產品出現滯銷。要組織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利用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推動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組織好產銷對接。加大對農村和中西部地區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促進消費市場下沉,切實解決貧困地區農畜牧產品賣難問題。

四是加大力度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中小微企業是貧困勞動力的主要就業渠道。在疫情衝擊下,中小微企業收入和現金流大幅收縮,但社保、租金、利息等固定支出具有剛性,復工復產還要增加防疫等成本支出,經營面臨更多困難。要抓好已出臺政策的落地見效,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並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拓寬貧困勞動力就業渠道。

此外,還要做好對因疫致貧返貧人口的幫扶,及時落實好兜底保障等幫扶措施,確保他們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力度,確保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記者:崔呂萍

編輯:劉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