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王朝的“龍興”之地——嶺北行省

嶺北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嶺北行省,被中國明代列為中國元代十大實土行中書省之首,政治軍事中心和林。嶺北行省的經濟以農牧業為主漁獵業為輔,農業有很大發展,是漠北最大的農業區之一 。

元朝統一後,作為祖宗“龍興”之地,大漠南北在全國佔有特殊地位,元廷在立行省、派鎮王的同時,頻繁調動內地人力財力、採取多項措施,支援牧區經濟。這些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項,首先是不斷派遣內地各族人民,給予牛具種子進入牧區,打井開渠,在和林、稱海、謙州、吉利吉思、五條河及杭海、金山之北等地大力興辦屯田。武宗、仁宗時期,元廷還多次發放農具種子,令蒙古貧民“屯田以自贍”,並採取積草、儲糧措施,預防凶荒,又責成內地製造合符規格的馬槽,定期提供給蒙古部民。而從內地調糧食鈔帛賑濟災民和貧民的事例更是不勝枚舉。這些舉措對穩定、改善或復甦牧區經濟多少起到一些作用。此外,元廷又制定“重利誘商賈,致谷帛用物”和“急募富商大家”致粟實邊政策,使單一的遊牧經濟不斷得到補給和改善。元人描述道:“和林百年來,生殖殷富埒內地”,又說,漠北地區“數十年來,婚嫁耕植,比於土著;牛羊馬駝之屬,射獵貿易之利,自金山、稱海沿邊諸塞,蒙被涵照,鹹安樂富庶,忘戰士轉徙之苦。”就史料反映的情況看,統一以後的草原經濟獲得了多方面的發展,這是一個新的特點。

大元王朝的“龍興”之地——嶺北行省

嶺北地區從成吉思汗到蒙哥在位的四朝,這裡都是蒙古大帝國的政治中心。忽必烈定都幽燕之後才降為元朝一個普通的邊區或行省。但有元一代,嶺北行省一直被成吉思汗後裔諸汗重視,元代嶺北行省農業的發展也是空前的。元朝政府在這裡發展了大規模的屯田事業,它為元帝國戰勝西北和北方宗王軍事叛亂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對此,歐洲、波斯史家都有記錄,內容詳盡。長春真人邱處機遊記也有記錄。嶺北行省的和林、稱海等地農業、手工業、商業更為興旺。元末有人言"和林百年來生殖殷富埒內地"此話符合事實。在今山南北和崑崙山北麓,有別失八里、斡端等重要城市,這些地方工商業繁榮、農業發達。今新疆的喀什(元時稱可失閤兒)有許多村莊,城中有優美的園林,還有葡萄園。這裡還有發達的手工業,而且盛產棉花。手工業、農業、、漁業、牧業主要靠漢蒙居民,除了早期開發嶺北時需要內地運糧,後期嶺北地區養活遷入的人口數量高達兩百萬人以上,國外遊記記載內宮由蒙古諸王居住,外宮人口比例是漢七回三。據《明史·別失八里傳》記載,到明洪武初,藍玉統兵攻北元,至捕魚兒海(今貝加爾湖),還俘獲撒馬爾罕商人數百,可見嶺北行省境內回回商人人數之多。

1247年,張德輝應忽必烈之召,北上,途徑和林川時,看到和林居民的從 事農業生產的場景時記載道:“由故城西[北]行三驛,過異兒紇部,乃工匠積養之地。又經一驛,過大澤,泊周廣約六七十里,水極澄澈,北語謂‘吾俁竭腦兒’。自泊之南而西分道 入和林城,相去約百餘里。泊之正西有小故城,亦契丹所築也。由城四望,地甚 平曠,可百里,外皆有山,山之陰多松林,瀕水則青楊叢柳而己。中即和林川也。 居人多事耕稼,悉引水灌之,間亦有蔬圃。時孟秋下旬,麇麥皆槁,問之田者, 雲:“己霜矣”。”

從上述史料中得知,和林四周環山,土地肥沃,引河水灌溉田地,居民從事 農耕,耕種黍和麥外,還種植蔬菜,並且掌握了引水灌溉、掘井並且用臼來舂米等技術。秋下旬, 糜和麥都成熟了。但是由於和林地區氣候寒冷,所以秋下旬就霜降了。

大元王朝的“龍興”之地——嶺北行省

1221年7月25日, 長春真人路徑鎮海城時,看到居民從事農耕,並且秋收豐碩的景象時這樣記載道:

“郵人告日:此雪山北,是田鎮海八剌喝孫也。八刺喝孫,漢語為城。中有倉廩,故又呼日倉頭。七月二十五日,有漢民工匠絡繹來迎,悉皆歡呼歸禮,以彩幡、華蓋、香花前導。又有章宗二妃,日徒單氏,日夾谷氏,及漢公主母欽聖夫人袁氏,號泣相迎,顧謂師日:昔日稔聞道德高風,恨不一見,不意此地有緣也。 翌日,阿不罕山北鎮海來謁。師與之語日:吾壽己高,以皇帝二詔丁寧,不免遠 行數千裡,方臨治下。沙漠中多不以耕耘為務,喜見此間秋稼已成。”

從這條史料中可知,鎮海屯田“喜見此間秋稼己成”,“城中有倉廩,”說明 糧食產量不僅能滿足該城內居民的生活所需,而且還能把多餘的糧食存於“倉 廩”。在稱海地區“八月初,霜降”的寒冷氣候條件,和“沙漠多不以耕耘為務” 的地理環境下,出現此番景象實屬不易。而且在鎮海城從事農耕的人是成吉思汗 命鎮海在阿魯歡地區建城,並命屯田,將所俘塔塔兒、欽查、唐兀、只溫、契丹、 女直、回回等萬餘口俘虜屯田於此。或許當地的蒙古人參加農耕也不一定,但是沒有明確史料記載。其中儒學用田佔了大半。

克魯倫河及塔米爾河流域的居民也從事農業生產。在張德輝的《嶺北紀行》 中記載道:

“瀕河之民,雜以蕃漢,稍有屋室,皆以土冒之。亦頗有種藝,麻麥而已…… 自馬頭山之陰,轉而復西南行,過忽蘭赤斤,乃奉部曲民近種藝之所,居者雲: “塌末河”,注之東北。”

這裡所說“瀕河之民,雜以蕃漢”及“頗有種藝”云云,可知一二四七年克 魯倫河一帶,已有漢人遷移於此,與當地的蒙古人雜居,一同從事農業生產,居 住的房屋是用土建城的,種植的穀物有麻、麥等。“塌末河”即塔米爾河,該河 流域的部分地區也從事農耕。

《元史》及《長春真人西遊記》等元代史料中對吉利吉思、謙州及益蘭州 的農業生產有這樣的記載: “吉利吉思者,初以漢地女四十人,與烏斯之男結婚,取此義以名其地。南去大都萬有餘里。相傳乃滿部始居此,及元朝析其民為九千戶。其境長一千四百里,廣半之,謙河經其中,西北流。又西南有水日阿浦,東北有水日玉須,皆巨 浸也,會於謙,而注於昴可刺河,北入於海。俗與諸國異。其語言則與畏吾兄同。 廬帳而居,隨水草畜牧,頗知田作,遇雪則跨木馬逐獵。”

“西北千餘里儉儉州(即謙州),出良鐵,多青鼠,亦收禾麥。”

《古少中大夫同僉樞密院事郭簡侯神道碑》中記載:郭明德在出任和林宣慰副使僉都元帥府事時,對於和林的治理提出了舉措,力陳“備邊數事”,他認為安定邊防,首要事務應抓“屯田積穀,且耕且戰”。他分析了當時的實際情況:“今兵屯北邊有年,所須錢穀不少”,上書陳備邊之策,以為北邊屯兵需糧甚多,若依賴從中原調運,不僅費用大,且不足供應。即使當地居民“完委輸官,不敢為奸”,在運糧途中也“無盜賊之虞”,每次運輸的糧食也僅供“一歲之用”。這說明戍守軍士消費糧食量的龐大,但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利害非細”。針對這種情況,郭明德採取了積極解決問題的態度,一方面注重挖掘和利用了本地駐軍潛在的豐富生產能力,自己生產自己消費。具體是於漢軍不能冬,“揀其富庶強壯者戍邊”,於“貧弱者教之稼穡”。另一方面,他還特別注重邊防物資的儲備工作,以防“天有霜旱之災”。通過提高糧價來吸引、招募“民如粟塞下”,“並以江淮長蘆鹽引償之”。他說:"如漢軍法以相資養;置田官,起倉廩,嚴賞罰以課其殿最"(蘇天爵《郭明德神道碑》,《滋溪文稿》卷11)。此建議似未實行。

大元王朝的“龍興”之地——嶺北行省

嶺北行省

無須多言,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構想,至少說明了開展軍屯在當時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史料記載,元朝廷也多次派駐軍進行屯田,世祖至元十一年起“徙生券軍 81 人,屯田和林”。成宗即位後,命前衛親軍副使張均領軍屯田和林,並根據禿剌鐵木而的建議,令戍守和林,“軍官廣其墾闢,量給農具”。武宗稱帝后,立即“以漢軍萬人屯田和林”。

除大規模的軍屯外,朝廷也組織流落至此的流民進行了屯田。至大元年,隨海都叛亂降附的大批蒙古貧民聚集在和林地區,朝廷於大同、隆興等處糴米運至和林賑濟,並“就令屯田”和林。在元代嶺北行省的歷史上,和林屯田的發展曾兩次達到興盛。

“大德中,邊廷嘗一擾矣亡幾,天子為輟右丞相順德忠獻王,出蒞其省事,至則息兵勞農,修傳置通貨財,而先是王所遣留屯稱海帥臣張某,亦以其田功來上,未逾年,士氣民情,安全如初。可見,在哈剌哈孫治理嶺北行省時,在很短的時間內,和林屯田成效顯著。後“因王(哈剌哈孫)薨而張亦遄死,屯耕事即廢,雖重臣踵接,率蹈故常”。直到元仁宗蘇志道任嶺北行省左右司郎中時,情況又有改觀。

“殆關陝變起,倉猝馳潰卒數十百騎,……兵民相顧,幾無所繫屬,……方大雪塞野,飢人狼藉道上。趙郡蘇公,時以左右司郎中,始至,即白髮倉實,計口予食以哺之,……益募商人,高估入粟,充其儲,治績蒸蒸日上,成效顯著,“一年而端緒見,二年而品式具,滿三年而完庶樂遂”。

從上述材料可知,蘇志道為了治理好嶺北行省,可謂煞費苦心。在自力更生的前提下,還通過高價從中原買進糧食作儲備。最終扭轉嚴峻形勢,實屬不易。

上述兩大屯田區為嶺北行省的主要屯田區。此外,在一些河流流經的區域還零星分佈著小規模的屯田。吉利吉思屯田、謙州屯田、益蘭州屯田,這三塊屯田區依次分佈在謙河的上、中、下游。至元七年(1270 年),元世祖任命劉好禮為吉利吉思、昂可剌、撼合納、謙謙州等五部斷事官時,組織當地居民發展了農業生產。謙州屯田。謙州是元代西北地區手工業發達的重鎮,世祖中統元年萬戶伯八“以諸部軍屯重鎮謙州”。朝廷“賜謙州屯田軍人鈔幣、衣裘等物,及給農具、漁具”。這裡除軍屯外,還有兵器局大批漢人工匠以謙州土地的 “沃衍宜稼,夏種秋成,不煩耕籽”的自然環境兼營屯田,這批漢人有千戶以上“蓋國初所遷漢人”。

世祖忽必烈亦曾多次調動大批漢人、南人和蒙古軍民並提供耕牛、農具、種子等生產資料在和林、稱海等地開展屯田。大批屯田促進了嶺北行省農業的大發展,如振武屯田,“四年間開田四千八百傾,收粟四十萬斛”,和林屯田更出現了“谷以恆賤,邊政大治”的新氣象,使地處雄要的和林成為北方政治、軍事和經濟重心。此後的歷代統治者都為嶺北行省的屯田事業做了不懈的努力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嶺北行省的這些屯田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首先,有助於解決宿衛軍、戍軍的糧餉供應。屯田“以資軍餉”,這是元代屯田的最主要目的。嶺北行省的和林屯田,世祖至元十六年石高山、忽都魯領三衛侍衛軍屯戍和林,“因屯田以給軍儲,歲不乏用”。成宗時,命張均屯田和林,“規畫備悉有法”,諸王藥木忽兒北征海都之亂,“給餉賴之,未嘗乏絕”。武宗至大元年和林的屯田,秋收糧食 9 萬餘石,武宗時哈剌哈孫再興稱海屯田,歲得大米 20 餘萬斛。

不但保證了軍糧的供給,而且通過糧倉儲積的糧食,還為荒年作了一定的準備,起到了緩解災情的作用。至元二十六年,“發和林糧千石賑諸王火你赤部曲”“蒙古要木忽兒等所部貧乏,以五條河屯田歲入之租資之”。第三,有利於鞏固北部邊疆的穩定統治。嶺北行省地處元朝疆域的最北邊,諸王經常性的叛亂活動,時常威脅到整個嶺北行省的統治。為了維護嶺北行省安定、統一的局面,在元世祖朝至元成宗時,都一直堅持加強軍事上的防守,不斷增精兵鎮戍。在嶺北的大規模屯田,達到了“以省和糴之勞,民免輸納虛耗之費”的目的。直到武宗時至大元年,海都之子察八兒被迫“相率來降”,漠北開始安定下來。可見,嶺北行省的屯田作為補充畜牧業的經濟形式,雖然不能承擔起整個行省的糧食消費,但頻頻作為賑濟災荒之用、駐守軍糧之用。這對於保持行省遊牧經濟的再生產能力,在“安固邊防”上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大元王朝的“龍興”之地——嶺北行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