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蜀道究竟是個什麼鬼?李白說難上青天,對大唐王朝卻極重要

引言

天寶初年,不惑之年的李白第一次到達長安,回首一路的經歷,尤其感嘆其出川之路的艱難,寫下了著名的《蜀道難》,發出“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感嘆,在詩中,李白用渲染、誇張和神話傳說,窮想象之能,汪洋恣肆、酣暢淋漓地刻畫出了蜀道山川的險峻壯美,同時也用“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說法生動地描述了蜀道的交通艱難。

唐朝的蜀道究竟是個什麼鬼?李白說難上青天,對大唐王朝卻極重要

蜀道難


實際上,蜀道之難雖為事實,但由於巴蜀大地對唐朝的重要性無法取代,故而連接王朝根基的關中與巴蜀大地的蜀道便至關重要。經過唐王朝精心維修過的蜀道,在唐朝近三百年的歷史上,無論是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均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安史之亂髮生後,蜀道更是成為大唐王朝的生命之道。

巴蜀之地作為大唐王朝的後方基地,在唐代的地位極其重要,而作為連接關中與巴蜀大地的蜀道,則是決定這一基地能否成立的“咽喉”

歷代定都關中的王朝,都將巴蜀之地作為其立國的後方基地。蜀中和關中也是中國歷史上兩個開發最早、也最為繁榮的經濟區,巴蜀之地也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秦王朝之所以能夠統一全國,與其早早的吞併巴蜀之地有著密切的關係,巴蜀之地為秦王朝提供了經濟支撐。享國400年的大漢王朝便起步於此。而巴蜀之地獨特的地理特徵也成為亂世中原人民避禍的首選之地。因此,定天下,必得取巴蜀。

唐朝的蜀道究竟是個什麼鬼?李白說難上青天,對大唐王朝卻極重要

大唐十道:巴蜀大地為劍南道,為關內道的後方基地


唐高祖李淵起步取長安後,隨機便佔領了巴蜀。統一後,巴蜀之地的經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號稱“外府”。

“蜀為西南一都會,國之寶庫”,“人富粟多,浮江而下,可濟中國”。

尤其是安史之亂後,巴蜀之地的“外府”地位尤為重要,成為維繫關中“中府”生存的“生命源”。

“河南、河北、貢賦未入,江淮轉輸,異於瞏時,惟獨劍南。自用兵以來,稅斂由殷。部領不絕,瓊林諸庫,仰給最多,是蜀之土地膏腴,物產繁富,足以供王命也”。

在唐代,王朝的立國根基在關中,而自古便為譽為“天府之國”的川蜀之地,則是大唐王朝的後方基地。而作為帝都長安通往川蜀之地的“蜀道”便顯得尤為重要,因而唐王朝對於蜀道的開拓、修築和保護也非常重視。

在唐代,中央政府數次對蜀道進行整修、恢復和改線。在唐代,僅褒斜道就進行了七次規模較大的整修、恢復和改線,太宗貞觀二十二年“開斜谷道水路”;憲宗元和年間“復置斜谷路館蜂”,敬宗寶曆年間“修斜谷路及造驟館”;文宗開成年間修“自散關抵褒城”路;宣宗大中年問新開文川道;宣宗大中四年修復斜谷路;僖宗光啟年間修褒斜棧道。

唐朝的蜀道究竟是個什麼鬼?李白說難上青天,對大唐王朝卻極重要

古蜀道


這些蜀道經過整修,增添館驛,平整路面,使得原來的“自羊腸九曲之盤”變為 “通千里之險峻,便三川之往來”的大道。中央政府的政令和地方政府的奏報都能夠通過蜀道快速傳遞,驛卒們“急宣之騎,宵夜不惑”。

在蜀道的北段,故道、褒斜、儻駱、子午四線均被先後闢為驛道。在褒斜道江口鎮以南的東側,又開闢了文川道;西側由武休關向西北,修築了通往鳳州、散關的驛道。蜀道的南段,金牛道利州至成都間,開鑿了南北並行的兩道;從漢中南通巴中的米倉道,從西鄉南通涪州的荔枝道,都曾成為國家驛道。由於南北兩段蜀道的暢通,從首都長安通向山南、劍南各地以及吐蕃、南詔各國的驛道上,信使驛卒、車馬行人來往頻繁,絡繹不絕,沿著蜀道,朝廷的政令能快速傳達至巴蜀大地,也確保了朝廷對巴蜀之地的控制,同時蜀道的暢通也為唐王朝經濟的繁榮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唐朝的蜀道究竟是個什麼鬼?李白說難上青天,對大唐王朝卻極重要

蜀道


從政治上看,蜀道是唐王朝平素控制西南諸夷、內亂時逃亡的生命之道

1、蜀道是唐王朝維繫對西南地區控制及民族交往的重要通道

西南地區,自古便是少數民族的聚焦之地。在唐代,西南地區分佈有東謝蠻、西趙蠻、群舸蠻、南平僚、東女國、南詔蠻、吐蕃等少數民族。唐太宗時期,對各族採取了“愛之如一”的民族政策。設立羈糜州,在充分尊重各民族生活習慣的基礎上,分封其首領為各羈糜州刺史,西南少數民族紛紛遣使入朝,率部內附。在這期間,蜀道無疑起了極為重要的信息傳播和交通作用。

唐朝的蜀道究竟是個什麼鬼?李白說難上青天,對大唐王朝卻極重要

奉行愛之如一民族政策的唐太宗


在唐代,西南地區最重要的少數民族政府是南詔國。在安史之亂以前,南詔同唐朝的關係較為密切,與唐朝保持著臣屬關係,彼此信使經蜀道往來不絕。安史之亂後,南詔與唐王朝之間發生了數次戰爭,雙方關係惡化。

唐朝的蜀道究竟是個什麼鬼?李白說難上青天,對大唐王朝卻極重要

唐代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南詔


785年,韋皋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時,其在蜀地21年,成效顯著,南詔與唐王朝重新恢復了歸屬關係。“韋皋在西川開青溪道,以通群蠻,使由蜀入貢"。這條青溪道到成都,直接與金牛、褒斜等道連結起來,從長安直達南詔,極大地便利了中原與西南各地的聯繫。

“撫邊年久賦徭寬,善政春秋俗自安。蜀道雖危今坦易,登天不比向時難”。

在此後的一百多年裡,無論中原大地如何動亂,蜀道卻一直是唐王朝穩定的大後方之一,唐朝的絲織技術、佛教、音樂經蜀道傳入南詔,南詔的經濟文化也通過蜀道輸入內地,華夏的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可以說,從政治上看,蜀道對唐朝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2、從安史之亂開始,蜀道三次成為了皇室在面對叛亂時難逃的安全通道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大唐王朝由盛轉衰。不久後,叛軍迅速攻破潼關。眼看長安即將失守,唐玄宗倉皇逃亡,蜀道的重要性便立刻凸顯出來,蜀道也成為玄宗逃生的唯一通道,在經歷了馬嵬坡與楊貴妃的生離死別後,玄宗終於安全的逃到成都。

唐朝的蜀道究竟是個什麼鬼?李白說難上青天,對大唐王朝卻極重要

安史之亂逃亡蜀地的唐玄宗


783年,“涇原兵變”爆發,十月叛軍再次攻入長安,德宗就倉皇出逃,由儻駱道逃到梁州(今陝西漢中),在漢中地區,憑著著天然的山勢為屏障,得以安心的坐鎮漢中,指揮唐軍反攻,方才擊敗了叛軍,最終重返長安。

880年,黃巢起義大軍攻入長安,唐僖宗帶隨從宦官田令孜等倉皇先逃往山南(漢中),又從散關逃奔四川成都,在川地,僖宗整整待了4年,在這期間,僖宗得到了喘息,他利用川中的富庶和各地的進獻,組織對黃巢的反撲,直到885年三月方重返長安。

唐朝的蜀道究竟是個什麼鬼?李白說難上青天,對大唐王朝卻極重要

黃巢起義及唐僖宗南逃路線


如果當時蜀道不通,玄宗、德宗、僖宗皆有可能會變成叛軍的俘虜和刀下鬼,如果蜀道不通,這三次叛亂會不會被平定亦不可知,唐王朝的命運或許會提前終結。

從經濟上來看,蜀道在唐王朝南北經濟的流通中起到了重要的渠道作用

前文所述,大唐時期的蜀道,北接關中平原,南連成都“天府之國”,成為南北經濟、貿易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大唐對外貿易通道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環。嶺南的熱帶水果(包括此前楊貴妃所喜愛的荔枝)源源不斷的通過蜀道被送往長安,而成都的蜀錦紛紛送往京城。

唐朝的蜀道究竟是個什麼鬼?李白說難上青天,對大唐王朝卻極重要

唐代的荔枝道


作為大唐帝國的首都長安,是全國之地的商品的聚集之地。而巴蜀之地則是唐朝絲織業的重要基地,蜀地大量品質優良的,以“蜀錦”為代表的絲織品,通過蜀道源源不斷的運到京城長安,成為長安人所追捧的商品,史稱“益州以羅、綢、綾、絹供春彩”。

唐朝的蜀道究竟是個什麼鬼?李白說難上青天,對大唐王朝卻極重要

蜀錦


除了絲織品外,質地優良、品類眾多的蜀紙也是長安的達官貴人、書院學子們所喜愛的,蜀紙經蜀道運至長安,客觀上也促進了長安經濟文化的發展。在當時長安最繁華的東、西兩市,肆店行鋪林立,富商大賈雲集,其中就有大量的“蜀錦”等蜀地的經濟產品和一些由此而富起來的蜀商。

安史之亂後,關東和關中地區的經濟逐步衰落,成都平原成為唐朝的主要經濟基地,成都府的人口數量也僅次於京兆府位居第二,蜀道的經濟交通作用顯得更為重要。

尤其是在唐代中後期,因藩鎮割據造成大運河和漕運不通,嶺南和蜀地糧食唯有通過蜀道方能運抵關中,以支持龐大的官僚集團和民眾的日常需求。

從文化上看,和平時期的蜀道是溝通唐代長安與巴蜀文化交流的走廊,而在戰亂時期蜀道則是文人們入蜀逃難的生命通道

唐代是中國古代王朝中傳統文化發展的高峰時期,長安不僅是唐王朝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也是當時全國的文化中心和東西方各國文化交流的集中點。唐朝初年,政府先後開設文學館和弘文館。唐王朝繼承並發展了隋朝的科舉制,吸引了大批文人雅士到長安應舉遊學,長安出現了“四方儒士,雲會京師”的盛況。

唐朝的蜀道究竟是個什麼鬼?李白說難上青天,對大唐王朝卻極重要

古代的學子們


而自古以來,巴蜀之地的文化積澱也較為厚重。到唐代,蜀地文化更加興旺,武德年間,高士廉擔任益州大都府長史後,“暇日汲引辭人以為文會,兼命儒生講論經史,勉勵後進,蜀中學校燦然復興”。另外,蜀地崎險的蜀道,壯麗的山川,富饒的土地,安定的社會,也強烈地吸引著眾多的文人墨客和文化藝術人才。從初唐到晚唐,各個不同時期最傑出的詩人、文學家,紛紛選擇在蜀地遊歷。

唐朝的蜀道究竟是個什麼鬼?李白說難上青天,對大唐王朝卻極重要

蜀地本土詩人陳子昂


初唐時期,沈佺期由褒斜道去蜀,留下了《夜宿七盤嶺》的名篇,蜀地本土詩人陳子昂對唐代詩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盛唐時期,張說、蘇殞、孟浩然、王維、李白、杜甫、高適、岑參等人,都曾往返於長安與成都之間,李白的一首《蜀道難》更是其著名的代表。中唐時期,張籍、韋應物、白居易、元稹等著名詩人相繼入蜀,促進了南北文化的交流。

“嚴秦修此驛,兼漲驛前池。已種萬竿竹,又栽千樹梨”。

到了晚唐,雍陶、杜牧、李商隱、薛能等人又相繼入蜀,對成都和長安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十驛褒斜到處慵,眼前常似接靈蹤。江邊旋入旁來水,山豁猶藏向後峰。鳥徑惡時應立虎,畲田間日自燒松。行吟卻笑公車役,夜發星馳半不逢”。

成都是“天府之國”的“錦城”,長安之“外府”,繁華的經濟馳名全國,所以每遇戰亂或饑荒,長安地區大量人口逃難到蜀中,給成都帶來了首都文化的精華。而唐王朝歷史上的三次大的內亂,更是導致大量的關中長安人士由蜀道前往蜀地。安史之亂中,關中地區變為戰場,此時唯獨劍南“物產繁富”。長安文化精英們紛紛跟隨唐玄宗的腳步流入蜀中,杜甫即為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涇原之亂”時,又有大批人士入蜀避亂。黃巢起義之時,長安遭到了滅頂之災,長安文化精英再次大規模流入成都。

唐朝的蜀道究竟是個什麼鬼?李白說難上青天,對大唐王朝卻極重要

位於成都的杜甫草堂,便是杜甫避難蜀地時所居


通過北蜀道傳入蜀中的唐代長安文化,促進了蜀地文化的繁榮,極大地改變了蜀地的文化面貌,及至宋代,蜀地文化的興盛已經居於全國的領先地位,時有“兩宋時文人之盛,莫盛於蜀”一說,而蜀地的文化又通過南蜀道向大西南乃至域外的安南、驃國輻射。

可以說,蜀道作為長安與成都文化交流的走廊,在中國古代交通史和地域文化交流史上都留下了奪目的光彩。

結語

大唐王朝的盛世,是建立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經濟均衡發展的基礎上面的,當時我國南北方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地理佈局正處在轉折期。南方經濟開始飛速發展,北方在經過近千年的發展後開始出現衰退的現象,而巴蜀之地由於長期的和平,未受戰爭侵擾,發展呈現出獨樹一幟,一片繁榮的景象。

其時,唐王朝通過蜀道和大運河,使蜀漢和江淮經濟區與政治中心關中地區連接起來,確保了唐帝國的長治久安。

唐朝的蜀道究竟是個什麼鬼?李白說難上青天,對大唐王朝卻極重要

蜀道


“安史之亂"後,經濟重心南移加劇,關中和中原地區日趨衰落,江淮和蜀漢財富成為唐王朝賴以為生的源泉。但由於藩鎮割據,大運河、漕運難通,江淮之地的糧草運抵關中極其困難且耗時日久,唯有天府之國的巴蜀之地通過蜀道能直達長安。因而,歷屆唐朝政府非常重視蜀道,千方百計保證蜀漢道路的暢通。

可以說,蜀道的全盛時代在大唐,蜀道隨著唐代的強盛而繁榮,成為大唐文明暢通無阻的大動脈,好不誇張的說,大唐時期的蜀道,既是詩人眼中難於上青天之路,更是大唐王朝的生命之路。

唐朝以後,中國政治中心向東方遷移,元代開始又移到了北方。導致蜀道遠離政治中心,逐漸失去了昔日的榮耀,道路失修,幾經荒廢,再也不復唐王朝的繁盛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