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何以為家》看家的五重屬性


從《何以為家》看家的五重屬性

《何以為家》贊恩

《何以為家》是黎巴嫩女導演娜丁·拉巴基的作品。影片講述了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因“父母給了他生命”而把親生父母告上法庭的故事。原來,他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提供教育的狀況下還不停生育,家中長子已入獄,年幼的贊恩承擔起養家的重任。

當年僅十一歲的妹妹薩哈被迫嫁與房東阿薩德為妻,最終因流產死亡時,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贊恩憤怒刺傷了阿薩德,被判5年監禁。在獄中,贊恩提起了對父母生而不養的訴訟。

當然,影片中也有溫情脈脈,贊恩離家流浪時,遇到了泰格斯特母子,儘管生活依舊窘迫困難,但這在贊恩十二年的生活裡是最幸福、最燦爛的時光了。

影片多數演員都不是專業演員,比如主演贊恩是生活在黎巴嫩貧民窟的敘利亞難民,卻斬獲第71屆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第91屆奧斯卡金度像獎的最佳外語片獎提名,是什麼讓此片備受矚目、引發熱議?

一、草蛇灰線:謎底最後揭曉

倒敘和插敘相結合的敘事手法,設置懸念,引人入勝。

01倒敘

當弱小的贊恩帶著手銬、被警察羈押著站在法庭上的場景緩緩呈現,懸念已然出現。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是在押狀態,為什麼成為犯人?為什麼是“再次”站上法庭,親生父母成為被告?為什麼起訴理由居然是“因為他們生了我”?甚至當贊恩講出這句話時,毫無悲傷,毫無波瀾,那不是控訴是陳述,那不是怨恨是麻木,難免疑問是他毫無良心還是內有隱情?

先埋下疑問的種子,根據種種跡象、線索,慢慢推導、慢慢揭曉。之後第一個場景,媽媽帶著贊恩去監獄探望他哥哥,我們知曉這個家庭還有人在服刑,可能家庭教育出了問題或者暴力基因在作祟。引導觀眾去思考,激起好奇心。也許觀眾會先有自己的答案,當真正謎底揭曉後,會有偏差、反差,表現張力更強,更能直擊靈魂。


從《何以為家》看家的五重屬性

贊恩父母在法庭辯解

02插敘

電影插敘畫面都是庭審時的情節,贊恩父母為沒有好好養育贊恩、早早把薩哈嫁掉的行徑辯解,泰格斯特講述自己被捕原因和她眼中的溫暖、有愛心的贊恩,阿薩德為薩拉死亡推脫責任,共三段。從插敘情節我們看到了無知、麻木,也看到善良、溫暖和信任。插敘把庭審的各個人物聯結起來,又給了他們開口辯解、講述的機會,正所謂“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同時插敘情節把電影進行有效分割,使節奏更加緊湊,懸念感增強。

二、凸顯張力:對比之下傷害更大

影片多次運用對比凸顯主題,增強表現張力。

01贊恩的小與大

贊恩的年紀很小——可能十二歲;贊恩的身形很小——比同齡人要孱弱一些;贊恩的世界很小——一家人擠在狹窄破敗的屋子裡,和六個妹妹弟弟擠在地上睡覺,沒有接受教育,沒有開眼看過世界。

但贊恩的責任很大——在雜貨店搬運整理物品,擺夜攤賣飲料,養家的責任幾乎全壓在他身上;贊恩的臂膀很大——他拼力保護妹妹,不想她嫁人,即使自己無吃無喝,努力照顧約納斯;贊恩的心很大——身陷囹圄,他也向那些無力撫養孩子的父母吶喊“別再生了”,他不願別的孩子如他一樣,記得是暴力、虐待、侮辱或者毆打,被鐵鏈鎖、被水管澆、被皮帶抽,聽到的最親暱的話是“給我滾臭小子”或者“走開混蛋”。

在這一小一大的對比中,再現了貧民窟生活的困苦、艱難,突出了主人公贊恩的堅強、勇敢、溫暖和正義感。

02贊恩的笑與淚

劇中贊恩一共笑過四次,其中兩次是和泰格斯特一起時,吃著蛋糕吹著蠟燭他笑了,聽著鄰居吵鬧泰格斯特和他打鬧他笑了。在泰格斯特身邊,他是滿足的,是幸福的,是輕鬆的,這樣的笑是發自內心的。

售賣曲馬多飲料賺到錢時他笑了,因為他看到了希望,他可以逃離這個國家,逃離他不願接受又不得不接受,他不應承擔但又不能不承擔的這一切。

拍攝身份證件照片時,他笑,這時的笑是被要求的,生活給了他太多磨難,太多考驗,他已經忘記怎麼笑了,一個十二歲的孩子,本該上學讀書,但他只能眼巴巴看著校車,自己搬運貨物;本該有父母陪伴,嬉笑玩鬧的時候,但他有的是牢獄之災。

贊恩笑了,但我們哭了,因為幸福的時光如此短暫,逃離的夢會醒,有了身份卻不一定有生活。誰之過,又刺痛了誰?

堅強的贊恩也哭過,看著薩哈被父親帶走他哭了,因為他無能為力,他保護不了最愛的妹妹,他清楚妹妹嫁人後面臨的是什麼,奴隸!

靜靜地聽著泰格勒斯溫柔著哄著約納斯他哭了,因為他也會想念父母,他也渴望被父母溫柔對待,細心呵護,但他也清楚終其一生也難以得到,渴望愛而不得,流淚是對自己的悲憫、是對自己的疼惜,更是對甚至一開始就不存在親情的悼念。

泰格斯特被拘捕,贊恩帶著約納斯被房東趕出來,錢也沒有了,這次他們徹底無家可歸了,倚靠在電線杆旁他哭了,把約納斯賣給阿斯普羅時他又哭了。他無路可走了,不捨卻毫無辦法,抗爭卻越來越糟,放棄也不曾甘心。

生存為難了他,只有眼前的苟且和妥協,遠方更是漆黑一片。

逼問父母得知妹妹薩哈已經失去他哭了,他崩潰了,對父母、對親情、更是對自己,絕望了,這次的流淚是影片中最後一次流淚,痛得已麻木,抗爭得精疲力竭。

贊恩哭了,我們也哭了,“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從《何以為家》看家的五重屬性

贊恩哭泣

03同為父母的差距

贊恩的父母企圖用多生孩的方式改變生活的窘迫,孰不知這是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陷入了惡性循環的怪圈。就像莫比烏斯之環一樣,只有無盡的黑暗。

同住破舊租住房的泰格斯特,選擇抗爭、選擇奮鬥,她打多份工、賣掉心愛的頭髮,只為賺錢獲得合法身份。

贊恩的父母用鐵鏈把孩子栓住,家庭充滿了抱怨、咒罵、汙言穢語,對孩子更是非打即罵。泰格斯特看到贊恩的惡作劇只會泯然一笑,溫柔地、耐心地、溫暖地對待家中的兩個孩子,不向孩子輸出焦慮,不埋怨生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贊恩的父母和泰格勒斯傳遞了不同的價值觀、人生觀,渴望被愛、被關注、被關心的孩子也會有不同的命運。

04個人悲劇與群體命運

斯大林曾說:“一個人的死是悲劇,一百萬人的死是個統計數據。”

影片從贊恩、泰格斯特、薩哈的命運,我們感受到他們的苦難,但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經歷敘利亞戰亂的難民們的生活,他們或因無知麻木自甘墮落,或因特殊身份東躲西藏,或因生活所迫苦苦掙扎,群體命運在個人悲劇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三、何以為家:家的五重意義

敘事手法、藝術表現是服務於主題的——家。贊恩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第一階段,有家,有父母,但沒有親情關愛;第二個階段,有家有愛,泰格斯特和約納斯雖不是親人但勝過親人,有愛在,一切都變美;第三個階段,徹底無家可歸,被房東換鎖趕出,泰格斯特失蹤,無力撫養約納斯只得賣掉,妹妹薩哈已去世,沒有感情的慰籍,愛的寄託對象都已遠去。


從《何以為家》看家的五重屬性

贊恩徹底無家可歸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和歸屬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那麼“家”是否也具備這五重屬性呢?

01物理屬性

這一層面,家就是那座房子、那間房間,可以是豪宅別墅,可以是花園洋房,可以是棚戶改造房,可以是租的,可以是買的,甚至它都可能是《房間》囚禁喬伊和傑克的那件房間。它僅僅就是一個地方。這個層面,贊恩是有家的,相信大多數人也是有的。

02遮風擋雨

“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

在一層面,家是能夠被我們所自主支配的,不是說被趕走就被趕走,是能夠給我們提供安全感的地方,家慢慢有了情感屬性和情感依託。影片結尾,贊恩說,“我希望睡覺有枕頭”,他難道就只是想要個枕頭嗎?不,他想要的是份安全感,是份安定,不是朝不保夕。

03容納親情、關愛

家需要家人,需要家人間互相關注、關心,而不是漠視、無視。正如電影《房間》所言,“我們互相傳遞力量,沒人可以獨自堅強”。有困難一起面對克服,有快樂一起分享感受。

04充分自由地表達

家庭裡父母往往佔據主導地位,甚至父母會以“你還小,什麼都不懂”“你長大了再說”為理由剝奪孩子的知情權和家庭事務的參與權。家庭包括每一位成員,需要每一位成員得到尊重,得到自由自主的表達,得到準確的意見反饋,尤其表現為家庭弱勢者的發聲。

05共同進步成長

“願你一生溫暖純良,不捨愛與自由。”

這是家的最高層次的意義,每一位成員的成長。父母尊重孩子,會與孩子溝通,會聽取孩子的意見,會陪孩子成長。孩子能敢於、主動表達,學會信任、正義、獨立,成為自尊自愛、善良溫暖之人。

四、先學說話:優化親子溝通

莫罕達斯·甘地: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付出會收穫什麼,但是你無所事事的話,一定不會有人和收穫。

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親子關係。怎樣成為積極父母,成為可以共同成長的家呢?

市面上有太多育兒的書籍、課程,但最好的教育是免費的,就是和孩子好好說話。

在和孩子溝通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孩子的成長軌跡。

在《養育男孩》一書中總結,男孩成長大體是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出生到六歲——這個年齡段的男孩是屬於母親的。父母的任務是讓孩子在愛的包圍下安全地成長。

第二階段是六~十三歲——男孩感受到來自內心世界的召喚,開始嘗試著成為男人。這時男孩在感興趣和偏愛的活動方面越來越像父親。父母需要讓孩子在嬉笑玩鬧的過程中形成善良的品性。

第三階段是從十四歲到成年——在這個階段,男孩如果要完成從幼稚到成熟的轉變,就需要成熟人的引導。

女孩的成長階段與之相仿,但時間節點會稍有提前。

在三歲前,大腦會發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這期間大腦建立神經連接的條件就是語言,更準確說大多是父母的語言。他們生下來雖然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說,但他們會接收信息,這種接收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接收到的信息內容、信息質量、信息數量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數學能力、空間推理、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等各方面。

據調查,靠救濟金生活的家庭,孩子每小時聽到的單詞數是616個;工薪階層家庭,孩子每小時聽到的單詞數是1251個;高收入的家庭,孩子每小時聽到的單詞是2153個。

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聽到的單詞數量少,而且會接收到很多消極的、負面的單、粗鄙的詞彙。在出生的頭幾年,高收入家庭的孩子聽到的包含積極、正面意義的單詞數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多56萬個。

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下,“贏在起跑線”對報了多少課外班,多少家庭教師都已經晚了。

應該怎樣營造積極的、正面的語言環境,怎樣和孩子有效溝通呢?

01共情關注

共情,指的是一種能深入他人主觀世界,瞭解其感受的能力。父母根據孩子的言行來觀察、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來分析判斷孩子的需求,及時做出回應。孩子的笑、哭、叛逆、調皮都是他們需求的直接體現。

02充分交流

不要簡答回答孩子是與不是,行與不行。當幫孩子穿衣服時,是不是可以告訴他,一粒釦子,兩粒釦子,外面天氣冷,需要穿好外套,穿的幫嘟嘟很可愛。我們是可以引發一連串對話的。

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李玫瑾教授說,孩子是保姆帶的還是父母等親人帶的,幾分鐘就能分辨出來。保姆帶的孩子不會主動和人打招呼,會往大人身後藏,媽媽姥姥等帶大的孩子會很大方打招呼,這和照顧孩子時的交流有關。保姆把帶孩子當工作,一般不會和孩子有太多交流,但媽媽姥姥不同,就是換尿布、餵飯這樣稀鬆平常的事都會講很多話。

03輪流談話

一方面父母的角色都不可缺席,在孩子教養中父親和母親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給予孩子充分表達的權利,請給孩子足夠的尊重。也許他的建議不合理,也許他的想法很幼稚,也許他只是在無理取鬧,也請讓他們講出來,耐心聽完,仔細解答,慢慢糾偏。

結語

蕭伯納: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也蘊藏著甜蜜的愛。

何以為家?父母在,愛在,尊重在,責任在,家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