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諸葛亮難分伯仲的司馬懿,歷史形象為何截然不同?

撰文丨朱子彥

摘編丨何安安

司馬懿和諸葛亮都是三國時代著名的歷史人物,在三國曆史舞臺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千百年來,人們將諸葛亮奉為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是清廉的典範、正義的象徵、愛民的賢相、忠臣的圭臬,而將司馬懿定性為兇狠陰鷙、殘暴嗜殺、老奸巨猾,是狐媚事上的野心家、陰謀家。為何兩人同為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在歷史上的形象卻截然不同?

在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子彥看來,歷史人物往往功過集於一身。漢晉之際,這兩位是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軍事家,在歷史舞臺上叱吒風雲,在治國理政、用兵謀略上難分伯仲的歷史人物,最終的歷史評價反差之大猶如雲泥,令人驚詫莫名。

司馬懿歷史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古代著名史學家對司馬懿的評論究竟是否恰如其分?“空城計”是否確有其事?諸葛亮、司馬懿才智究竟孰高孰低?關於這些問題,朱子彥對歷史進程中的重要關節進行了深度研究,給出了他的結論: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那個時代的天下奇才,他們的軍事謀略,用兵才能旗鼓相當,難分伯仲。兩人聯袂在三國戰爭史上演奏了一幕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歷史活劇,其精彩程度足以彪炳千秋,垂範後世。

與諸葛亮難分伯仲的司馬懿,歷史形象為何截然不同?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劇照。

與此同時,司馬懿挫敗諸葛亮的北伐,最終使諸葛武侯星落五丈原,病歿於渭水軍營之中。隨著蜀漢最後一根擎天之柱諸葛亮的病故,蜀漢再也不能對曹魏構成實質性的威脅。憑藉這一軍功,司馬懿威望如日中天。

以下內容節選自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子彥所著的《司馬懿傳》中《雙雄鬥智的歷史活劇》一章,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與諸葛亮難分伯仲的司馬懿,歷史形象為何截然不同?

《司馬懿傳》,朱子彥著,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版。

後人為了神化諸葛亮,

編出了“空城計”的故事?

諸葛亮共發動五次北伐,時間是在公元227-234年,歷時八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方面應戰的主要將領是大將軍曹真、右將軍張郃。司馬懿此時都督荊豫二州諸軍事,駐軍於宛城,防範東吳,根本就沒有參與對蜀漢的戰爭。後人為了美化、神化諸葛亮,於諸葛亮失街亭之後,編出一出“空城計”的故事,以圖貶低司馬懿。

“空城計”故事最早的版本見諸於《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所引注的《蜀記》中,內容是司馬懿之子扶風王司馬駿鎮守關中時,與其部屬司馬劉寶、長史桓隰等人一起議論諸葛亮的才能,當時議論者“多譏亮託身非所,勞困蜀民,力小謀大,不能度德量力。金城郭衝以為亮權智英略,有逾管

(仲)

、晏

(嬰)

,功業未濟,論者惑焉,條亮五事隱沒不聞於世者,

(劉)

寶等亦不能復難。扶風王慨然善衝之言”。

與諸葛亮難分伯仲的司馬懿,歷史形象為何截然不同?

電視劇《三國演義》諸葛亮劇照。

郭衝所言的“隱沒不聞於世者”的共有五件事,其中第三事就是所謂的“空城計”。茲將郭衝之言錄之如下:

(諸葛)

亮屯於陽平,遣魏延諸軍並兵東下,亮惟留萬人守城。晉宣帝率二十萬眾拒亮,而與延軍錯道,徑至前,當亮六十里所,偵候白宣帝說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與相逼,欲前赴延軍,相去又遠,回跡反追,勢不相及,將士失色,莫知其計。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開四城門,掃地卻灑。宣帝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軍北趣山。明日食時,亮謂參佐拊手大笑曰:“司馬懿必謂吾怯,將有強伏,循山走矣。”候邏還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為恨。

裴松之認為這一記載不可信,他提出了四點理由進行反駁:第一,陽平關在漢中。諸葛亮屯兵陽平關時,司馬懿尚為荊州都督,鎮守宛城,至曹真死後,才開始與諸葛亮於關中相抗衡。曹魏曾派遣司馬懿從宛城由西城伐蜀,碰到天降大雨,無功而返。在此前後,並無在陽平關交兵之事。第二,就如郭衝所言,司馬懿既率二十萬大軍,已知諸葛亮兵少力弱,若懷疑其有伏兵,完全可以設防持重,何至於將大軍撤走呢?第三,《三國志·魏延傳》雲:“

(魏)

延每隨

(諸葛)

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諸葛亮尚不許魏延單獨統率一萬人的軍隊,豈能如郭衝之言,使其他將領率重兵在前,而自己率領輕弱之軍呢?第四,郭衝對扶風王司馬駿講話,彰顯他父親司馬懿的短處,這是對子毀父,在道理上是講不通的。

裴松之的責難是有道理的,事實上,諸葛亮並沒有擺過“空城計”。街亭之役,魏軍主帥是張郃,而非司馬懿,那麼司馬懿此時在哪裡呢?《資治通鑑》卷71言之甚明,街亭之戰爆發於“太和二年春,正月,司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斬孟達。申儀久在魏興,擅承製刻印,多所假授,懿召而執之,歸於洛陽”。原來,當諸葛亮率眾與張郃激戰於街亭之時,司馬懿遠在數千裡以外的洛陽。所以,孔明嚇退司馬懿是“關公戰秦瓊”的喜劇。郭衝五事,陳壽著《三國志》不採,孫盛、習鑿齒等史家皆不予理會,裴松之引而辨其非,所以它的可信度是不高的,至於其中的空城計更是子虛烏有。

司馬懿第一次統領大軍伐蜀,是在魏太和四年

(230)

。在這之前,諸葛亮已進行了三次北伐。茲簡述如下:

魏太和元年

(227)

三月,諸葛亮率軍進駐漢中,頓兵沔陽

(今陝西勉縣)

。翌年春,諸葛亮揚聲走斜谷道取郿城,令趙雲、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

(今甘肅禮縣)

。蜀軍所向披靡,涼州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相繼叛魏,響應諸葛亮,魏天水郡參軍姜維也投降蜀漢。魏明帝聞之震驚,他迅速從洛陽趕赴長安,坐鎮後方。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諸軍,馳援郿城;又命右將軍張郃率軍五萬前往祁山。張郃大破蜀先鋒馬謖於街亭

(今甘肅莊浪)

,諸葛亮進無所據,乃拔西縣千餘家退還漢中,第一次北伐失敗。諸葛亮退還漢中後殺馬謖,上疏請自貶三級,以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曹真擊敗鎮守箕谷的蜀將趙雲、鄧芝,乘機收復天水等三郡。

曹真預測諸葛亮再出兵將攻打陳倉,故派將軍郝昭守陳倉

(今陝西寶雞市東)

,以防蜀軍。吳鄱陽郡太守周魴偽降於魏,魏大司馬曹休率十萬兵攻吳,至石亭,被東吳大都督陸遜所敗。是年冬,諸葛亮趁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之機北伐。諸葛亮兵出散關

(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

圍攻陳倉,為魏將郝昭所拒,諸葛亮勸降不成,而又糧草不繼,不得已退還漢中。魏將王雙來追,被斬。是為諸葛亮第二次伐魏。

魏太和三年

(229)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諸葛亮遣將軍陳式進攻武都

(今甘肅成縣)

、陰平

(今甘肅文縣)

。曹魏大將郭淮領兵來救,諸葛亮率軍至建威。郭淮見諸葛亮突然來到,懼後路被切斷,便緊急撤退,蜀軍順利佔領二郡。諸葛亮安撫了當地的氐人、羌人,然後留兵據守,自己率軍回漢中。這是諸葛亮北伐以來所取得的一次較大勝利。因成功奪取武都、陰平二郡,劉禪下詔恢復諸葛亮的丞相職務。

諸葛亮未出山時,

只不過是默默無聞的“鄉邑士”

諸葛亮三次北伐,對曹魏朝野震動很大,完全出乎曹魏的意料。其緣由是曹魏對蜀漢國力的輕視與軍事實力的低估。早在蜀漢建國之初,魏人已不把蜀漢放在眼裡,當關羽被殺之後,曹魏舉行過一次廷議,討論劉備是否會出兵,討伐東吳,“眾議鹹雲:‘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在曹魏臣僚的心目中,蜀乃是個小國,名將只有關羽一人。關羽一死,蜀漢就沒有力量對外用兵了。

與諸葛亮難分伯仲的司馬懿,歷史形象為何截然不同?

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照。

劉備死後,魏人更不把蜀國放在心上,魏將重兵調至東線淮南、揚州一帶,防範東吳。關隴地區一時兵力異常空虛。《魏略》曰:“始,國家

(指曹魏)

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確實打了曹魏一個措手不及,其因乃是曹魏認為蜀國唯有劉備能夠統兵打仗,劉備死後,蜀國數歲沒有動靜,足以證明蜀國只能自守,而沒有實力主動向曹魏發起進攻。

在諸葛亮北伐前,曹魏君臣也未把諸葛亮視為勁敵。諸葛亮高臥隆中時,雖得到徐庶、司馬徽、龐德公等名士的推重,但有許多人不以為然。至於北方中原地區的士人對諸葛亮並不瞭解,諸葛亮未出山時,只不過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鄉邑士”。諸葛亮進入劉備集團後,長期擔任的是軍師之職,從未單獨統率軍隊征戰。赤壁之戰後,劉備收取荊州江南四郡,並沒有委諸葛亮以軍政重任,而僅使其“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田餘慶指出:“劉備死前,諸葛亮長時間內並不在劉備身邊,戎機大政,並無諸葛亮參贊其間的事實,決計入蜀和叛攻劉璋,是法正、龐統之謀。他在荊不得預入蜀之謀,在蜀不得參出峽之議,這些關鍵之事不論正確與否,都與他無干系。”田氏的分析道出了劉備當政時,諸葛亮並未參與戎機大政領兵作戰的事實。在魏國君臣看來,蜀漢地狹兵弱,偏處西南一隅之地,根本無力抗衡曹魏這樣的大國。

蜀漢章武三年

(223)

,劉備新喪,太子劉禪即位。曹丕認為此乃天賜良機,冀望能不動干戈平定巴蜀。諸葛亮輔政之初,曹丕派鮮于輔到蜀漢勸劉禪、諸葛亮投降。曹丕還授意華歆、王朗、陳群、許芝、諸葛璋等名士各自致書諸葛亮,“陳天命人事,欲使舉國稱藩”。這自然是想入非非、如同痴人說夢。魏蜀素為針鋒相對之敵國,諸葛亮又常以“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為號召,對於曹魏欲使蜀漢“舉國稱藩”的書信,諸葛亮並未回覆,而是作《正議》,嚴詞駁斥華歆等人的謬論,露布天下。

上述史實充分表明,在諸葛亮對曹魏大規模北伐前,曹魏對蜀漢是掉以輕心的。然而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蜀軍“戎陣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的聲勢,給了曹魏當頭一棒。據《三國志·明帝紀》注引《魏書》記載,當“蜀大將諸葛亮寇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應亮”時,曹魏朝臣驚慌失措,“未知計所出”,簡直被諸葛亮嚇破了膽。雖然魏明帝故作鎮靜,寬慰群臣曰:“亮阻山為固,今者自來,既合兵書致人之術;且亮貪三郡,知進而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矣。”

話雖說得氣壯如牛,但曹叡心中並無把握,故親自坐鎮長安,並調動魏軍精銳部隊,命曹真、張郃等曹魏一流大將率重兵抵抗諸葛亮。魏軍在街亭之役僥倖獲勝後,曹叡頒“露布天下並告益州詔”。在全國範圍內作了聲討諸葛亮“罪行”的輿論宣傳。

與諸葛亮難分伯仲的司馬懿,歷史形象為何截然不同?

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照。

詔書要點有四:其一,斥責“諸葛亮棄父母之國,阿殘賊之黨,神人被毒,惡積身滅。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內貪專擅之實。劉升之

(將劉禪誤稱之為劉升之)

兄弟守空城而已”。其二,攻擊“

(諸葛)

亮又侮易益土,虐用其民,是以利狼、宕渠、高定、青羌,莫不瓦解,為亮仇敵。而亮反裘負薪,裡盡毛殫,刖趾適履,刻肌傷骨,反更稱說,自以為能。行兵於井底,遊步於牛蹄”。其三,吹噓魏軍英勇善戰,“王師方振,膽破氣奪,馬謖、高祥,望旗奔敗。虎臣逐北,蹈屍涉血”。其四,號召“巴蜀將吏士民諸為諸葛亮所劫迫,公卿已下皆聽束手”。雖然詔書對諸葛亮肆意攻擊、汙衊、醜化,但也反映了曹魏君臣對諸葛亮北伐的畏懼。否則,曹叡何至於以九五之尊的皇帝身份,對敵國丞相進行聲討。

為何司馬懿能最終戰勝諸葛亮呢?

諸葛亮病故是蜀漢政權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諸葛亮之後,雖有姜維的小規模北伐,但已構不成對曹魏的威脅。從這個意義上看,司馬懿是最終的勝利者。

與諸葛亮難分伯仲的司馬懿,歷史形象為何截然不同?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為何司馬懿能最終戰勝諸葛亮呢?筆者試作如下分析:其一,司馬懿高度重視糧食與戰爭的關係。他提出“滅賊之要,在於積穀”,主張大力開展屯田,發展經濟,為戰勝蜀漢奠定物質基礎。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隴右無谷,司馬懿難以抵禦諸葛亮進攻。諸葛亮退兵之後,司馬懿抓緊諸葛亮不來進攻的三年時間,從冀州遷徙農夫到戰區上邽一帶屯田。在他的推動下,隴右通過屯田,儲備了較多的軍糧。司馬懿把積穀之地看作是必爭之地。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出武功,屯兵渭南。魏國眾將企圖防禦於渭北,但司馬懿鑑於百姓、糧食積聚在渭南,遂不聽眾將意見,渡過渭水,在渭南背水屯營,認為積穀所在之處,就是同敵人爭奪之處,不可輕易放棄,不能讓糧食落入對方之手。

諸葛亮屯兵五丈原,魏明帝認為諸葛亮軍遠道而來,利在急戰,每令司馬懿持重,靜觀蜀軍之變。司馬懿堅決維護並執行這一持久方針。他認識到,自己野戰不是諸葛亮的對手,但可利用蜀軍糧食困難、需長途運輸的弱點,堅壁不戰,迫使其糧盡退兵。他甚至可以接受諸葛亮贈給他的巾幗服飾,忍受敵人暗示他不是男子漢的嘲笑。

其二,《孫子兵法》強調,用兵打仗,必須“知己知彼”。相對而言,“知己”是比較容易做到的。關鍵在於“知彼”,也就是要熟悉敵方將帥,以便掌握其情況,摸清其意圖。司馬懿對諸葛亮瞭解得很透徹,他指出:“諸葛亮多謀而少決,志大而不見機,好兵而無權。”又預料諸葛亮第四次攻魏退兵後,下次攻魏不會再攻城,將改為野戰,出兵必在隴東,不在隴西。諸葛亮每以糧少為恨,回去後一定積穀,非三熟不能再有行動。這些判斷,都很準確。他向蜀軍使者詢問諸葛亮生活起居和公事繁簡,不問軍事,從瞭解到的情況中,他預測諸葛亮活不長久,結果也被言中,說明他遇事注意抓住敵方將帥的要害問題展開調查。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退兵後,司馬懿巡行了諸葛亮的遺壘。軍師辛毗認為,諸葛亮是否已死,尚未可知。司馬懿判斷,軍家所重視的,是軍書密計,兵馬糧谷,現在都拋棄了,難道有人丟了五臟可以生存嗎?認為諸葛亮必死無疑。魏軍追到赤岸,便得到諸葛亮已死的確切消息。從辛毗、司馬懿兩人作出的不同判斷中可以看出,司馬懿正是熟諳兵機,善於根據敵人行動的規律作出判斷,才摸透了敵方將帥的真實情況和意圖。

不管後世之人站在何種角度,何種立場,都不可否認這樣一個事實:即司馬懿與諸葛亮都是天縱英才、略不世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們倆人均精通兵法,足智多謀。五丈原之戰也就成了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大體相當的經典戰役。從戰爭的過程與結局來看,孔明、仲達倆人的才智謀略大體相當,可謂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然而後世好事者,還是欲將倆人比一高低。孫吳大鴻臚張儼撰《默記》一書,其中有《述佐篇》,專論諸葛亮和司馬懿才能的優劣高下。其雲:

漢朝傾覆,天下崩壞,豪傑之士,競希神器。魏氏跨中土,劉氏據益州,並稱兵海內,為世霸主。諸葛、司馬二相,遭值際會,託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漢,或冊名於伊、洛。丕、備既沒,後嗣繼統,各受保阿之任,輔翼幼主,不負然諾之誠,亦一國之宗臣,霸王之賢佐也。歷前世以觀近事,二相優劣,可得而詳也。孔明起巴蜀之土,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擒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昔子產治鄭,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馬,不亦優乎!

張儼認為,諸葛亮憑巴蜀一州之地,就能在綜合國力比自己大數倍的曹魏境內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境,司馬懿只能“務自保全而已”,完全奈何不了對手。所以諸葛亮的才智要高出司馬懿一籌,如果不是諸葛亮早逝,其北伐大業就能夠成功。張儼的看法,有一定的代表性,對後世有相當大的影響,然而,唐太宗李世民的看法卻和張儼並不相同,唐太宗曾親自為《晉書·宣帝紀》作制書,制雲:

觀其雄略內斷,英猷外決,殄公孫於百日,擒孟達於盈旬,自以兵動若神,謀無再計矣。既爾擁眾西舉,與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無鬥志,遺其巾幗,方發憤心。杖節當門,雄圖頓屈,請戰千里,詐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敵,夷險之路,勞逸不同,以此爭功,其利可見。而返閉軍固壘,莫敢爭鋒,生怯實而未前,死疑虛而猶遁,良將之道,失在斯乎!

李世民認為司馬懿十日克孟達,計日平公孫淵等戰鬥簡直用兵如神,猶如戰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孫武、吳起一樣。但是在對抗諸葛亮的時候,儘管佔有優勢卻不敢出寨與諸葛亮交戰,害怕諸葛亮而不能尋找戰機打敗諸葛亮,所以司馬懿雖有軍事才能,但過分的謹慎和膽怯也註定他不能夠成為一流的軍事家。很顯然,在李世民的心目中,司馬懿的軍事素養和軍事實力,是高於諸葛亮的。諸葛亮僅僅是治軍嚴謹的統帥而已,軍事實力和軍事才能均不如司馬懿。司馬懿的問題是對諸葛亮過於忌憚,也就是魏軍將領恥笑他“畏蜀如虎”。

與諸葛亮難分伯仲的司馬懿,歷史形象為何截然不同?

電視劇《虎嘯龍吟》司馬懿劇照。

諸葛亮和司馬懿

都是那個時代的天下奇才

不管張儼和李世民對諸葛亮、司馬懿評價有多大的不同和偏頗,但有一個問題是我們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即司馬懿在和諸葛亮對壘中,為何自始至終,只採取防禦而不主動進攻。其中玄機究竟在哪裡,這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筆者嘗試作如下解答。第一,在軍事實力上司馬懿未必佔有優勢。曹魏雖地大兵多,但是國境線實在太長,所防禦的戰線有北、東、西三面,故兵力分散。對於曹魏而言,還有比蜀漢更為強大、虎視眈眈的東吳大軍隨時入侵的後顧之憂。諸葛亮進兵渭南時,與東吳聯盟,吳主孫權出兵十萬,攻打淮南、合肥等地。吳蜀首尾相連,東西同時進攻,曹魏兩面受敵,一時形勢十分嚴重。

與諸葛亮難分伯仲的司馬懿,歷史形象為何截然不同?

電視劇《三國演義》司馬懿劇照。

《三國志·吳主傳》記載:“夏五月,權遣陸遜、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孫韶、張承等向廣陵、淮陽,權率大眾圍合肥新城。是時蜀相諸葛亮出武功,權謂魏明帝不能遠出,而帝遣兵助司馬宣王拒亮,自率水軍東征。未至壽春,權退還。”這條史料說明諸葛亮北伐對於魏國的巨大壓力。以至於孫權認為“魏明帝不能遠出”,吳軍可以趁機攻取淮南。

從這裡可以看出一點,那就是整個戰局對司馬懿不利。否則孫權不會認為“魏明帝不能遠出”,曹叡也不會派秦朗率兵增援司馬懿。參考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正是因隴西三郡投降,魏明帝才派出張郃作為援軍幫助曹真。時隔數年,諸葛亮再次北伐,倘若司馬懿也佔上風,魏明帝又何須親自帶兵出征。可見在戰雲密佈的關中五丈原戰場上,魏蜀雙方相持不下,魏軍沒有佔到絲毫的便宜。

曹魏朝野對於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憂心忡忡,十分緊張。魏明帝居然給司馬懿發出了這樣的指令:“時朝廷以諸葛亮僑軍遠寇,利在急戰,每命帝持重,以候其變。亮數挑戰,帝不出。”可見,魏明帝對諸葛亮十分忌憚,甚至畏懼。對諸葛亮採取防禦,而不主動出擊的策略,實際上是曹叡親自制定的,司馬懿不過是堅決執行而已。而且,對諸葛亮採取“以逸待勞”“以候其變”的戰略戰術是曹魏君臣從實戰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這在曹叡和司馬懿、辛毗之間達成了思想上高度的默契和共識。能勝則戰,不能戰則守,不能守則退,這是兵家用兵的基本要略。對於這麼重要的一場戰役,司馬懿的用兵自然是不容有失,來不得半點疏忽。

第二,司馬懿和諸葛亮所處的政治環境不同。劉備託孤後,諸葛亮在蜀漢地位顯赫,蜀漢“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諸葛亮“以劉禪未閒於政”為藉口,“遂總內外”,即無論內政還是外交、軍事,諸葛亮都完全撇開劉禪,而由自己乾綱獨斷。而且諸葛亮還和東吳聯盟,幾乎沒有後顧之憂。

由於諸葛亮大權獨攬,沒有掣肘,故蜀漢數次北伐,所動用的兵力幾乎是傾巢而出,少則七八萬,多則十萬。曹操時期,司馬懿不過是個相府掾吏,曹丕時期,其地位有所上升,但也未能執掌兵柄。曹叡登基後,因曹魏宗室凋零,領兵大將先後去世,曹叡無奈,才讓司馬懿出任大將軍,領兵對抗諸葛亮。但曹叡乾綱獨斷,對司馬懿並不完全放心,所以交給他的兵力十分有限。筆者在前文中已經指出,司馬懿所率之兵,與諸葛亮軍大體相當,絕沒有如張儼所誇大的,所謂“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的巨大優勢。由於當時的司馬懿並沒有類似諸葛亮在蜀漢“政由葛氏”,一言九鼎的地位,他所率領的魏軍的兵力和諸葛亮軍也在伯仲之間。而且曹魏對蜀漢歷來偏重防守,很少主動進攻,所以在軍事實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司馬懿採取防禦戰術,不失為明智之舉。

第三,司馬懿雖然熟讀兵書戰策,但終究不像曹魏的五子良將,是純粹的行伍出身,實戰經驗十分豐富。司馬懿原是曹操丞相府舞文弄墨的文學掾,一介書生而已。至曹丕、曹叡時代,才因緣際會,涉足軍旅,並逐漸成為統兵作戰的大帥,可見他是半路出家的儒將。文人帶兵最大的缺陷是實戰經驗不足,和司馬懿同時代的馬謖就是紙上談兵的典型例子。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

在諸葛亮平南中時,馬謖獻上了“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良策,為諸葛亮迅速平定南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但諸葛亮用馬謖守街亭卻抱恨終天。馬謖之所以失街亭,不是他不懂兵法,而是實戰經驗不足,不能隨機應變,這才導致全軍潰敗。不僅馬謖如此,連諸葛亮本人也是儒將,毛澤東評諸葛亮錯用馬謖時指出:“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街亭之戰諸葛亮應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這也反映了諸葛亮用兵的不足之處。諸葛亮一生用兵謹慎,從不肯冒險。為何諸葛亮不肯弄險,歸根結底,就是實戰經驗不足。

同諸葛亮相似,司馬懿亦並非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他長期在曹魏中樞機構處理政事,所缺少的就是行軍作戰、戎機戰陣的歷練。在同諸葛亮交手之前,他帶兵征戰的主要勝績就是平定孟達叛亂。然而,諸葛亮絕非孟達可比,劉備、關羽死後,諸葛亮已成為曹魏的頭號勁敵。魏謀臣賈詡曾言:“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孫權識虛實,陸議

(遜)

見兵勢,據險守要,汎舟江湖,皆難卒謀也。”

司馬懿的過人之處,就是他能夠審時度勢,知己知彼,料敵先機。他知道諸葛亮是天下奇才,不好對付。碰到諸葛亮這樣的對手,他豈敢輕敵,在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司馬懿只能憑險據守,以防禦戰拖垮諸葛亮,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尉繚子曰:“故兵者,兇器也,爭者,逆德也,將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戰爭一旦失利,主將皆不能辭其咎。春秋時期,楚國城濮之戰失利,楚令尹子玉自殺謝罪。街亭之戰後,諸葛亮引咎辭去丞相之職,自貶三級。同理,司馬懿若戰敗,不僅在朝中威望一落千丈,且大將軍之職亦難保。公元228年,魏大司馬曹休在石亭之戰中慘敗而歸,雖然曹叡因其宗室之故,不予追究,但曹休本人卻羞愧萬分,最終抑鬱而亡,殷鑑前事,恐亦是司馬懿不願同諸葛亮決一勝負的原因之一。

第四,雖然諸葛亮不是用兵如神的軍事家,但是他治軍嚴謹,賞罰有度,蜀軍訓練有素,作戰勇猛,這使司馬懿視諸葛亮為勁敵,絕不敢掉以輕心。諸葛亮對於軍士的訓練極為重視,陳壽稱他“治戎為長”;袁準說他的軍隊“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這說明蜀軍是訓練有素的。諸葛亮初次北伐時,未聽魏延的建議,不肯直接攻擊關中。其原因之一是自知蜀軍的戰鬥力還不夠強大,和魏軍正面交鋒沒有必勝的把握。

與諸葛亮難分伯仲的司馬懿,歷史形象為何截然不同?

電視劇《三國演義》諸葛亮劇照。

街亭之敗後,蜀軍經過諸葛亮悉心的艱苦訓練,作戰能力大為提高。諸葛亮為了改變蜀漢兵力不足的劣勢,就對古代兵法中的“八陣”潛心研究,推陳出新加以改進,其中既有繼承又有創新,這就是諸葛亮“八陣圖”之所以見重於當時並享譽於後世的主要原因。陳壽稱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晉將劉弘也說:“推子八陣,不在孫、吳。”八陣圖練成之後,諸葛亮信心滿滿地說:“八陣既成,自今行師,庶不覆敗矣。”其實,這並非是諸葛亮自我吹噓之辭。自陳倉之役設伏斬殺魏國大將王雙以來,蜀軍“自來自去”,還未曾在野戰中輸給對手。晉人袁準分析蜀軍能征慣戰的原因時說:“亮法令明,賞罰信,士卒用命,赴險而不顧,此所以能鬥也。”由於蜀軍擁有極強的戰鬥力,諸葛亮又足智多謀,行軍佈陣極其周密,這才使司馬懿無計可施。

然而,魏國眾將領對諸葛亮並不服氣,仍堅持要與蜀軍決一雌雄。司馬懿雖然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但也擔心若過於保守,退避不戰,將挫傷魏軍將士們的士氣。故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派大將張郃率軍攻打蜀將王平,而親率主力猛攻諸葛亮大營,結果兩戰均告失利,損失精兵數千及大量的軍械物資。實踐證明,司馬懿不與蜀軍決戰,畢其功於一役的策略是正確的,而且經過此戰,也教訓了魏軍將士,堵住了悠悠之口。

不管陳壽如何評價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說他“治戎為長,奇謀為短”也好,“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也罷。筆者認為在三國時代,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仍然是第一流的。面對綜合國力數倍於己的強大的魏國,諸葛亮以攻為守,主動向曹魏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而且能做到“退若山移,進如風雨,擊崩若摧,合戰如虎”,是很不容易的,可謂創造了古今戰爭史上的奇蹟。

司馬懿精通兵法,深曉韜略,也是三國時期第一流的軍事家。考察他生平所指揮的幾次重要戰役:如太和元年,擊敗吳國諸葛瑾進犯襄陽之師;太和二年,倍道兼行擊破固守上庸的孟達;景初二年,懸軍萬里深入遼東,攻滅公孫淵,都是與敵軍擺開陣勢,決勝於戰場,從無畏懼。可是對於諸葛亮的北伐,司馬懿雖然擁有“雍涼勁卒”,卻持重不戰,徒貽“畏蜀如虎”“巾幗婦人”之譏。其實,司馬懿並非不想一戰而盡殲蜀軍,立不世之功於關隴,無奈諸葛亮足智多謀,蜀軍是久經訓練的勁旅,他審時度勢後感到並無取勝的把握,遂採取固守不戰以老蜀師的戰略。因此,諸葛亮對姜維說:“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司馬懿)

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這確實是諸葛亮窺透敵帥隱衷,鞭辟入裡之言。

與諸葛亮難分伯仲的司馬懿,歷史形象為何截然不同?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海報。

總之,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那個時代的天下奇才,他們的軍事謀略,用兵才能旗鼓相當,難分伯仲。兩人聯袂在三國戰爭史上演奏了一幕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歷史活劇,其精彩程度足以彪炳千秋,垂範後世。唐代大詩人杜甫詠頌諸葛亮雲:“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我以為詩中“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之句可以為諸葛亮、司馬懿兩人共享,因為他們都是三國時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司馬懿挫敗諸葛亮的北伐,最終使諸葛武侯星落五丈原,病歿於渭水軍營之中。隨著蜀漢最後一根擎天之柱諸葛亮的病故,蜀漢再也不能對曹魏構成實質性的威脅。憑藉這一軍功,司馬懿威望如日中天。《晉書·樂志下》中的《天命篇》不無得意地頌揚司馬懿的武功:“諸葛不知命,肆逆亂天常。擁徒十餘萬,數來寇邊疆。我皇邁神武,執鉞鎮雍涼。亮乃畏天威,未戰先僕僵。”雖然這是晉人的吹捧,但自從司馬懿建此功業後,無論是聲望、資歷、能力,還是軍功,曹魏軍政兩界已無人再出其右了。

本文節選自《司馬懿傳》,較原文有刪節修改,小標題為編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作者丨朱子彥

摘編丨何安安

編輯丨張婷

導語校對|陳荻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