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壯的西征:西路軍兩萬一千餘人,征戰河西五個月,僅剩四百人

1990年9月21,共和國開國元帥徐向前病逝。遵照徐帥的遺囑,他的一部分骨灰灑在了河西走廊——那個他曾經浴血奮戰,付出了巨大犧牲的地方。

河西走廊是甘肅西北部一條長約1000公里的山間平原,因位於黃河以西,故得名。河西走廊寬度從幾公里到一百多公里,是中國中原地區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80多年前,紅西路軍與國民黨青海軍閥馬步芳在此激烈鏖戰,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悲壯一幕。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等地會師後,為了打開西革命北局面,決定提前執行寧夏戰役計劃即佔領寧夏、甘肅西部,打通與蘇聯的聯繫。10月24日起,紅四方面軍所屬三十軍、九軍、五軍及總部直屬隊共21800餘人(佔紅軍總數的五分之二),在甘肅靖遠虎豹口渡過黃河,在無後勤保障、無彈藥補助,也無任何救援的情況下,開始了在河西走廊孤軍奮戰的悲壯歷程。

悲壯的西征:西路軍兩萬一千餘人,征戰河西五個月,僅剩四百人

紅西路軍征戰河西走廊

激戰一條山,擊斃敵師參謀長馬廷祥

紅西路軍過河後,在甘肅靖遠縣、景泰縣等地集結。得知紅軍渡過黃河,青海馬步芳立即任命馬元海為河西總指揮,率部圍追堵截紅軍。 11月3日馬元海向一條山紅軍陣地發起進攻,紅四方面軍總部部署力量與敵人激戰3晝夜,擊斃“馬家軍”騎五師參謀長馬廷祥及以下千餘人,但紅軍也傷亡了900餘人。敵人不甘心失敗又集結了兩個旅的兵力增援,再次被紅軍擊潰。

由於形勢的變化,11月10日中央決定放棄“寧夏戰役計劃”,電令渡過黃河的紅軍組成西路軍,“以在河西創立根據地,直接打通遠方為任務”西路軍各部隊按照計劃,突出敵軍重圍的一條山地區,向古浪、涼州地區行進。

悲壯的西征:西路軍兩萬一千餘人,征戰河西五個月,僅剩四百人

11月15日,西路軍紅九軍攻佔古浪縣城,第二天,馬元海就集結重兵在飛機、大炮配合下,向古浪城反撲,紅九軍連日苦戰,斃傷敵2000餘人,但自身也傷亡巨大,元氣大傷。

為了避開敵人鋒芒,西路軍逐漸向西退守至涼州、永昌和山丹等地,並在永昌、山丹成立了臨時蘇維埃政府,發動群眾,打擊土豪劣紳,救濟困難群眾。 12月7日馬元海調集重兵,配以飛機、大炮,向永昌、山丹等地紅軍發起更為瘋狂的進攻。紅軍奮力拼搏,將敵挫敗,之後全線撤離永昌、山丹,沿祁連山北麓,取道大馬營灘,晝夜西進至張掖一帶。 紅軍離開後,敵兵入城搜捕、殘害蘇維埃政府成員、義勇軍戰士和紅軍傷病員,犯下了累累罪行。

1937年1月1日,紅五軍及婦女團攻佔臨澤城,除留下兩個團留守外,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率領紅五軍主力在當天攻佔了高臺城。

血戰高臺,軍長董振堂壯烈犧牲

紅五軍控制了高臺後,立即在縣城召開群眾大會,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的政治主張和紅軍的宗旨,號召社會各界群眾支援紅軍西進。同時,開倉放糧,救濟困難群眾。紅軍宣傳隊走街串巷,書寫標語,深入群眾,進行宣傳。指戰員們不怕天寒地凍,身穿單衣為群眾挑水、劈柴、掃地,醫務人員積極為病人治療疾病,很快得到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紅五軍召開群眾大會,選舉產生了中華蘇維埃高臺縣臨時政府。

1月12日,“馬家軍”集中2萬餘人圍攻高臺城。高臺城裡紅五軍僅有3000餘人。軍長董振堂登上城頭舉起望遠鏡,只見遠處的敵人騎兵隊隊相連,步兵鋪天蓋地。敵我兵員力量懸殊,為了救援紅五軍,西路軍總部多次派兵增援,均被敵人攔截,增援未成。1月20日,經9天8夜激戰,終因寡不敵眾,高臺陷落,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及以下官兵2000多人,除少數突圍外,其餘均壯烈犧牲。董振堂軍長犧牲後,敵人殘忍地割下他的頭顱,去邀功請賞。

悲壯的西征:西路軍兩萬一千餘人,征戰河西五個月,僅剩四百人

紅五軍軍長董振堂

最後的鬥爭

高臺失陷後,西路軍餘部,撤至張掖的西洞堡、龍首堡和臨澤的倪家營一帶,反覆與敵人周旋,殲敵近萬人,自身傷亡亦重。3月11日夜,西路軍撤至梨園口,準備退入祁連山,敵騎兵緊追不捨。九軍和婦女獨立團在梨園口南側的山頭進行阻擊。他們臨危不懼,依託山口兩側的有利地形,靠大刀、長矛與敵騎兵展開殊死搏鬥。經過一天多的頑強阻擊,紅軍政委陳海松等2000多紅軍將士壯烈犧牲。梨園口血戰後,餘部3000人向祁連山康隆寺方向撤退。

3月14日下午,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在石窩山召開最後一次會議,決定將現有人員編為左中右3個支隊,就地分散遊擊。後來中支隊、右兩支隊都被打散,只有李先念率領的左支隊850餘人,在祁連山中經過47天艱苦跋涉,行程1500多里,剩餘420餘人進抵甘肅新疆交界的星星峽。5月1日中共中央代表陳雲、滕代遠到星星峽,把這400多名西路軍將士接到了烏魯木齊。

西路軍失敗後,馬步芳對被俘紅軍,採取活埋、槍殺、火燒、扒心、取膽、割舌、釘在樹上這些極其殘忍的手段加以殺害,總計達六千人以上,馬步芳僅在張掖就殺害了3200多人,殘忍程度令人髮指。梨園口血戰後,婦女團殘存的女戰士散落在祁連山打游擊時大部被俘,除部分被活埋外,她們或被強姦,或被馬步芳分給部下做妻妾丫環,“受盡了折磨和凌辱。

悲壯的西征:西路軍兩萬一千餘人,征戰河西五個月,僅剩四百人

殺害的紅軍戰士

西路軍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同國民黨馬家軍進行了殊死搏鬥,西路軍的廣大幹部、戰士視死如歸,創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業績。頑強戰鬥半年,寧死不屈,戰死7000人,殲敵5.5萬人,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悲壯的篇章。西路軍雖然最後失敗了,但在戰略上支援了河東紅軍主力的鬥爭。西路軍幹部戰士所表現出的堅持革命、不畏艱險的英雄主義氣概,為黨為人民的英勇獻身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