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23夜 | 看看山里的村寨,听听村里的歌声

《遇见》23夜 | 看看山里的村寨,听听村里的歌声

3月下旬,环华骑行的黑龙江小伙黎翔从广西进入贵州。

几天前,他又从黔西南去往了云南,他已记不起入境、出境贵州的具体日期,只记得骑行、夜宿西南大山的片段,穿透村子外树林里黎明薄雾的阳光,以及夜幕中群山暗黑轮廓外的星点。

《遇见》23夜 | 看看山里的村寨,听听村里的歌声

贵州是一份神秘的存在

00:00 / -

环华骑行的人很多,每年有1000人左右。

读高中时,偏爱地理学科的黎翔,就萌生了走遍中国的梦想。上大学后,他买了一辆自行车,清明、端午等小长假,邀约上10多个好友,前往周边乡镇骑行。慢慢地,他又开始尝试一个人走长途。

2017年夏天,黎翔一人前往大兴安岭骑行40多天,从住宾馆、吃饭馆,到住帐篷、生火做饭,黎翔感觉自己的“生存技能”在不断“升级”。

没有去户外骑行的日子,黎翔喜欢翻阅《中国国家地理》《孤独星球》两本杂志,他准备了一张中国地图,把想要去的地方,都标注出来。

一两年下来,地图上已标注了800多个点,有村寨、古寺、遗址……这一个个点,像在心里种下的一颗颗种子,每每想起,就会闪闪发光。

黎翔在网上了解到,每年环华骑行者大约有1000人,但他们走完广西,因贵州地势陡峭的原因,大都会沿着黔桂边境线直接去云南,而他是为数不多选择进入贵州的环华旅行者。

黎翔这一选择,同样与《孤独星球》有关,其发布的“2020世界十大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里,贵州成为中国唯一入选地区。翻阅着杂志里如画的山地风景照片,他心动了:“爬山就爬山吧,贵州苗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村寨,都让我深深向往,我一定要去看看。”

《遇见》23夜 | 看看山里的村寨,听听村里的歌声

出发前,黎翔将标出的点串联成线,计算出距离,再根据日均骑行公里数,大概估摸出这次环华骑行需要14—15个月左右。

从黑龙江出发,黎翔驮着近80公斤的日常生活用品,一路南下。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他在广东亲戚家小住了一月再次出发。

3月20日左右,他达到桂林,舍弃广西西部的旅程,转而北上。长长的都柳江公路,抵达贵州从江县时,黎翔形容:“魂都快颠没了。”

到达三都后无江可沿,黎翔一头扎进了大山之中。他发现,贵州的山,多得超乎想象,歇息间隙,他仔细查看手机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条数多而密集,盘山路就像“贪吃蛇”一样随着沿着等高线平行盘绕,

在平原地区,黎翔通常会绕道走,尽量看更多的风景;而到了山区,他只能沿着河谷地势相对平缓的道路走。“坡度较大的地方,就推着车走。有些陡且窄的山路,却推车都困难。”黎翔说,靠骑自行车翻越一座山,去往大山里的村寨,实在是困难重重。

“但好地方都‘藏’在山里面。”黎翔在地图上标注的很多民族寨子都坐落于山腰或者山顶,最终不得不因地形原因而放弃,“贵州在我心里,仍有一份神秘存在。”

《遇见》23夜 | 看看山里的村寨,听听村里的歌声

“开始的行程比较热闹,后来就有点孤独。”旅程之初,黎翔习惯于夜幕时分在村寨的活动广场上搭建帐篷、升起篝火,很快就会有村民过来与他攀谈。

进入贵州骑行的这段时间,正值疫情防控期间,很多村落已经封闭,他只得在村寨旁选一块空地搭建帐篷,“村民们都不敢出门,更别说来和我聊天了。”这让他对和贵州当地人交往的记忆更为深刻。

丹寨县龙泉镇羊甲村,黎翔遇到了一个热心的村委会主任,邀请他去家中留宿。临走时,村主任用小白桶为他灌装上自家酿造的红薯酒,黎翔不喝酒,谢绝了他的好意,最后收下了他打包好的剁辣椒。那一瓶剁辣椒,成为黎翔后来旅程里野外做菜的必备调料。

《遇见》23夜 | 看看山里的村寨,听听村里的歌声

贵州另一个让黎翔印象深刻的点,是贵州省博物馆。与其他省博物馆有别,贵州省博物馆更突出民族的东西,三层常设展馆,一层讲述通史,两层讲述民族记忆。具有贵州少数民族特色的蜡染、服饰、刺绣、书画、金银、青铜器、瓷器让他很欣喜。

“从贵州省博物馆出来,我又在地图上增加了一些想去的地点。”黎翔说,他一定还会再来贵州旅行,去看看山里的村寨,听听村里的歌声。

《遇见》23夜 | 看看山里的村寨,听听村里的歌声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