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史記(下)》《吳越春秋》《史記列傳》(十八)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 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平造為憲令。平屬草藳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弗知。每一令出。屈平伐其功。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平。平疾 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 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平既絀。其後秦大破楚師。懷王入秦而不反。平雖放流。睠顧楚國。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令尹子蘭卒使 上官大夫短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遷於江南。遂自投汨羅以死。汨水在羅。故曰汨羅。原既死之後。楚日以削。竟為秦所滅。”

屈原,名平,是楚王的同族人,擔任楚懷王的左徒。他見聞廣博,記憶力強,通曉國家保持安定、避免動亂的道理,擅長言語應對。在朝中就和楚王商討國家大事,制定政令;對外就接待他國使者,處理與諸侯國的外交事務。楚懷王對他十分信任。上官大夫和屈原職位相等,卻嫉妒屈原的才能。有一次,懷王讓屈原制訂法令。屈原寫好草稿,還未最後修定完成。上官大夫看到後欲強佔為己有,屈原不肯給他。他就向楚懷王進讒言說:“大王讓屈原制訂法令,上上下下無人不知。每頒佈一項法令,屈原就誇耀是自己的功勞,說’除了我之外沒有人能夠做得出來!’”楚 懷王聽後很生氣,就漸漸疏遠了屈原。屈原痛心楚懷王聽信人言而不明察真相,被讒譖諂媚的人矇蔽而不明事理,致使邪惡者傷害公道,正直的人不能為朝廷所容,所以憂愁沉思而寫成《離騷》。屈原遭貶黜之後,秦國大敗楚兵,懷王被困於秦國而不得生還。屈原雖然身遭流放,還是眷戀楚國,期望懷王能悔悟過來,習俗能得到改正。令尹子蘭指使上官大夫向頃襄王說屈原的壞話,頃襄王聽後發怒,將屈原放逐遠地。 最終屈原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一天天削弱,終被秦國所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