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保過”?相信培訓機構不如相信自己-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教育時評

受疫情影響,往常的線下培訓很多轉為線上,不過某些教育培訓機構倒是沒忘了以前的“傳統”,在線上的宣傳承諾更加離譜——“保過”“不過全退”,當學員被這些字眼吸引和誘惑時,殊不知謊言和欺騙也可能隨之而來。

學生希望考試能夠通過,培訓是為了增加通過考試的能力和砝碼,這無可厚非。許多學生也有各自的現實情況,選擇培訓機構也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一個培訓機構能喊出“保過”的承諾,只有兩種可能,一是虛假承諾,二是此考試已經失去了考試本身的價值。不論哪種可能,學員和培訓機構之間的締約和交易都已毫無意義。

作為一種知識水平鑑定方法,考試對於人才遴選、能力測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從邏輯上來看,考試是對學生知識水平的檢測,學生只有通過不斷努力學習才能通過考試,任何弄虛作假,欺騙的都是自己,當你通過“保過”的手段通過一場考試時,考試本身也失去了它的意義。

如果說“劃重點”“押題”是源自多年專業培訓和潛心研究經驗而尚可相信的話,那麼“保過”的承諾就是徹頭徹尾的欺詐。培訓者不是命題者,面對正規的考試,這種承諾毫無任何的依據。此外,那些考試不過就全額退費的所謂“協議辦班”,也只是玩了一種概率遊戲:利用考試通過的考生案例來擴大培訓機構的知名度,因為消費者從心理上接受的是那通過考試的事實,而沒有人會去關注因考試未通過而退費的人。

事實上,時有發生的教育合同糾紛案件就是最好的警鐘和“照妖鏡”,這些案件已經以最直接的方式告訴了廣大考生,百分百的“保過”培訓,就是一個大坑,莫跳。

考試是對能力的測試,能力源自個人努力。面對這些炫目的口號和誘人的承諾時,考生要擦亮眼睛,從源頭上避免被“坑”。如果真的有“保過”,那也只能是來源於自身的努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