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你们上思维课了吗?”

“你们学大语文了吗?”

“你们学《新概念》还是《朗文》?”

“作文班哪里的比较好?”

家长们凑在一起,线上线下谈论的都是跟学习有关的话题。

现在的学生们,每天都在苦读,不管孩子爱不爱学习,家长总会想尽办法去让孩子泡在学习之中。晚托班、各类补习班,以及各类兴趣学习班。所有家长都想把孩子培养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霸。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孩子篇

但通常情况下孩子的学习都是被动的,大多数孩子并不明白学习的真正理由,学习的真实目的。爱学习应该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孩子只有走出家门,看一看世界,才真正了解学习的意义。

1、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无论去哪座城市,我们都会有一个固定项目:游览大学校园,而我们去游玩过的每一所大学都给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北京大学的校园如同一处安静的公园,有湖、有塔,有纵横交错的步道。处处都诗情画意的未名湖畔,让孩子感受的是它不同行态的美,静态美:平静的湖面,在阳光的照照耀下,明亮动态美:清风徐来,波光粼粼。湖边的步道更是蜿蜒幽静,漫步在步道上,孩子不由自主地哼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浆》:……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在厦门大学,我们看到芒果树随处可见,还从地上捡到了熟透了的芒果,那份自然成熟的甜味,水果店是买不到的;我们还走进了那个中国最文艺的芙蓉隧道,墙上有趣的涂鸦,为孩子展示了生动有趣的大学生活。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在同济大学,孩子漫步在浪漫的樱花大道,走过一座座了风格各异的桥,木桥、石桥,特别是那独具风格的湖心桥,体会了“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的韵味。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去每个大学,我都会带孩子品尝一下食堂的饭菜,因为那是大学的味道;也会带孩子去图书馆窗边驻足,让孩子感受一下大学生奋发苦读的气氛;更会带孩子去操场上奔跑,疯狂地奔跑,让孩子的天性释放在大学校园。

孩子喜欢研究桥,曾幼稚地问我:“妈妈,如果我去同济大学读书,是不是就可以随便走里面的桥了?”在北大校园,我曾经告诉孩子我是不舍得他去北大读书的,因为离上海太远了,孩子再次幼稚地告诉我:“妈妈,我可以每天坐火车回家。”无心无意的对话,却是一份美好的愿景。

为了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我们经常会在孩子耳边吹风:学习是为了考上大学。但如果孩子压根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样子,没见识过大学校园,这句话便是一句空洞无力的话。美好的事物总会让人向往,那如果大学校园在孩子心目中是美好的,会产生什么效应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2、旅行让孩子重新爱上阅读

孩子在入小学前,曾经读了很多书,也很爱读书。但入学后,或许是学习任务加重,让他丢失了这个好习惯。越来越不愿意静心去阅读,连学校的老师都反映他很少做到静心阅读。

故宫让孩子实地感受到了这座古老建筑的宏伟与气派。孩子带着绘本《呀,故宫!》去游览了这座神圣的宫殿,在故宫里面他读懂了“皇帝”“皇后”“太子”“公主”这几个陌生的字眼,更实地了解了外观相同的几个大殿的不同功能所在。

回到家后,又一口气读完了《故宫里的二十四节气》,《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的第1辑。

而那只是个开端,他开始大量阅读,把囤了多年的《晴天有时下猪》系列(共9本)翻了个遍。还从上海图书馆借了很多有关桥,以及旅游的书来拜读。放学回到家就趴在床上看,吃饭时也看,做作业的间隙更是会翻看。

旅行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新鲜感,还带给了孩子学习的动力,真正意识到阅读的魅力。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家长篇

我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宅女,最爱做的事便是待在家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只信奉前半句。有了孩子后,我一度保持我这个自认为好的习惯8年。并且一直在家里推行:阅读最重要,也身体力行地为大家做每天阅读的榜样。

为了成为好的父母,我阅读了几十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从国外的苏霍姆斯基到国内的崔玉涛、尹建莉等名作家的各类著作,以及市面上的各类有名或不知名的书籍。理论一大堆,我是朋友口中的教育专家,但仅凭理论,我面对孩子依然会觉得“教子无方”。

为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又研读了各类相关书籍。掌握了很多种理论与技巧,但我面对孩子时依然会大吼大叫,时常失控、发脾气。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去年开始,妹妹强行拖我出游,一年多以来,我参与的大大小小的多次出游5次。这5次旅行,却让我意识到,与其逼孩子坐在那里无意识地学习,不如带孩子走出家门,走一走,看一看。

1、正确地认识孩子

旅行让我意识到孩子是一个方向感和记忆力都超强的孩子。

第一次让孩子发现自己这一特点是在厦门。当时我们从地铁站步行到的酒店,一路上有一个公园,一个公交站,还有不同道路的标识牌。第二天,我们走出酒店,准备去往第一个景点时,孩子准确地说出了可以乘坐公交的道路名称。

第二次,是我们从苏州游玩回来时。那一次是自驾游,开车回上海,当孩子爸爸习惯地打开导航时,孩子却明确地告诉爸爸,应该先往哪边走,去什么高架,然后再去什么高速路。保险起见,爸爸还是打开了导航,而导航显示地跟孩子说得完全一致。

孩子在家背课文总要花很长时间,让我一度认为他的记忆能力有问题。但这两次旅行,孩子只走过一遍的路,便可以记住方位、名称。足以证明他的记忆力没有任何问题,或许还有点超强。

北京之旅让我看到了一个小暖男。

带孩子去北京旅行之前,我不小心崴脚了,孩子每到一个地铁站或购物商场,都会第一时间为我找到电梯;去与回的路上,孩子都主动要求帮我背包、拉行李箱;每到华灯初上的傍晚,他都会催促我回酒店,理由只有一个:我是女的,他是孩子,不安全。

原来我的孩子知道关心、照顾身边人,是个可以带给人温暖与感动的孩子。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2、重新认识自我

北京行是国庆前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家人全都无法陪伴,出行的只有我和孩子。

我从来没有策划过旅行,但这一次我在出门前两个时内定好往返车票,准备好行李;在火车上跟孩子商量好行程、订好酒店。

到北京后,我白天按行程陪孩子游玩,晚上则看攻略,确定好第二天所去景点的游玩方案,以及休息、就餐的地点、方式,收拾好所需物品。

一周旅行后,我和孩子安全返回家中。这一周的出行经历,让我对自己刮目相看。我一直都认为我对人过于依赖,凡事都爱找人帮我达成愿望,是严重的选择困难症患者,独自做决定对我来说难上加难。但这次旅行,我完全靠自己的判断,独自做出了各种选择与决定,并且事实证明,我还做出了几项特别英明的决定:我根据行程,分别预订了与景点毗邻的酒店,这样的安排不置于让我们游玩后,还要拖着被惫的身躯再去返回遥远的酒店;这次出行,我没有带零食,七天之旅,孩子正常的进行一日三餐,因此,他彻底感受了北京的特色美食:炸酱面、烤烤鸭、涮肉等。

我一直认为我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内心不够强大。不爱旅行的原因之一便是觉得出门在外,有各种不安全因素存在,比如酒店不安全。但这一周的经历,让一直惧怕旅行的我认识到外出旅行没我想象的那么可怕,而我自己也没我想象得那么柔弱。

旅行让我彻底放空自己。一花一草一木,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摇曳多姿,天的阔、海的波澜,让我的心灵得到涤荡、净化。在这样的心灵之下,我看到的才是完整的孩子,真实的自己。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亲子篇

1、海南行让孩子下决心学游泳

让孩子学游泳,之前给孩子提议过很多次,每次孩子一听到憋气就严词拒绝。海南行,让他感受到了游泳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我们去海南游玩时,孩子喜欢玩水,我们特意住在离海边最近的酒店,并且酒店还附有一个大型的水上乐园。无论是在海边还是在水上乐园,都要跟水接触,但因为孩子不会游泳,玩的时候总是离不开游泳圈,也不能去游泳池里随意游泳。但我会带他去到游泳池,带着游泳圈去看别人那纵身一跃,以及他们像鱼一样在池中游来游去,也会用手拖住他漂在水中,感受水中的那份自由自在。而不会游泳给孩子留下了遗憾:只能待在海边的浅水区,无法去感受大浪的击打。

回到上海后,孩子自己提出要去学游泳。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2、夕阳让孩子不再拖拉

在北京的什刹海游玩时,孩子看到了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并且看到了夕阳斜照下那波光粼粼的水面。我和孩子谈起了旅行的乐趣,孩子脱口而出:旅行可以看到夕阳,上海看不到。我提醒孩子天空中只有一个太阳,并启发孩子:“现在刚好是将近晚上6点,在上海的话,你这个时间在做什么?”“在做作业。哦,我知道了,妈妈,不是上海看不到,是因为我做作业,没时间看。”孩子的领悟力真强。我跟孩子约定,回上海后,快点完成作业,一起去看夕阳,并记录看到夕阳的日期、时间。

回上海后我真的在电脑上做了表格,记录孩子看到夕阳的日期、时间。而孩子为了可以看到夕阳,也为了在这份记录表中录入数据,也开始尝试提高做作业的效率。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旅行,让孩子看到世界,让书本中的知识变得鲜活,是“百闻不如一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最好体现。也只有走出家门,用脚丈量过土地,我们方才能觉醒自己,明白那些早该明白的道理,找到自己,找回自己。

旅行可以让我们暂时离开固有的生活,投身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父母不用考虑工作,不用考虑油盐酱醋茶,孩子也放下了学习,我们有时间、有心情来陪孩子看日出日落,感受大自然最原始、最纯粹的美。在这段时间里,父母少去了焦虑,孩子放下了压力,没有了催促,也没有了吼叫,有的只是一段亲密时光,父母与孩子和谐相处的美好回忆。这个幸福过程的体验、感受,它的珍贵是无法从任何一本书中获取的。

读万卷书不如带孩子旅行一次

想要了解更多教育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