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你們上思維課了嗎?”

“你們學大語文了嗎?”

“你們學《新概念》還是《朗文》?”

“作文班哪裡的比較好?”

家長們湊在一起,線上線下談論的都是跟學習有關的話題。

現在的學生們,每天都在苦讀,不管孩子愛不愛學習,家長總會想盡辦法去讓孩子泡在學習之中。晚託班、各類補習班,以及各類興趣學習班。所有家長都想把孩子培養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學霸。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孩子篇

但通常情況下孩子的學習都是被動的,大多數孩子並不明白學習的真正理由,學習的真實目的。愛學習應該是一種自發的行為。

孩子只有走出家門,看一看世界,才真正瞭解學習的意義。

1、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

無論去哪座城市,我們都會有一個固定項目:遊覽大學校園,而我們去遊玩過的每一所大學都給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北京大學的校園如同一處安靜的公園,有湖、有塔,有縱橫交錯的步道。處處都詩情畫意的未名湖畔,讓孩子感受的是它不同行態的美,靜態美:平靜的湖面,在陽光的照照耀下,明亮動態美:清風徐來,波光粼粼。湖邊的步道更是蜿蜒幽靜,漫步在步道上,孩子不由自主地哼唱起《讓我們蕩起雙漿》:……紅領巾迎著太陽 陽光灑在海面上 水中魚兒望著我們 悄悄地聽我們愉快歌唱……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在廈門大學,我們看到芒果樹隨處可見,還從地上撿到了熟透了的芒果,那份自然成熟的甜味,水果店是買不到的;我們還走進了那個中國最文藝的芙蓉隧道,牆上有趣的塗鴉,為孩子展示了生動有趣的大學生活。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在同濟大學,孩子漫步在浪漫的櫻花大道,走過一座座了風格各異的橋,木橋、石橋,特別是那獨具風格的湖心橋,體會了“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下看你”的韻味。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去每個大學,我都會帶孩子品嚐一下食堂的飯菜,因為那是大學的味道;也會帶孩子去圖書館窗邊駐足,讓孩子感受一下大學生奮發苦讀的氣氛;更會帶孩子去操場上奔跑,瘋狂地奔跑,讓孩子的天性釋放在大學校園。

孩子喜歡研究橋,曾幼稚地問我:“媽媽,如果我去同濟大學讀書,是不是就可以隨便走裡面的橋了?”在北大校園,我曾經告訴孩子我是不捨得他去北大讀書的,因為離上海太遠了,孩子再次幼稚地告訴我:“媽媽,我可以每天坐火車回家。”無心無意的對話,卻是一份美好的願景。

為了讓孩子明白學習的目的,我們經常會在孩子耳邊吹風:學習是為了考上大學。但如果孩子壓根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樣子,沒見識過大學校園,這句話便是一句空洞無力的話。美好的事物總會讓人嚮往,那如果大學校園在孩子心目中是美好的,會產生什麼效應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2、旅行讓孩子重新愛上閱讀

孩子在入小學前,曾經讀了很多書,也很愛讀書。但入學後,或許是學習任務加重,讓他丟失了這個好習慣。越來越不願意靜心去閱讀,連學校的老師都反映他很少做到靜心閱讀。

故宮讓孩子實地感受到了這座古老建築的宏偉與氣派。孩子帶著繪本《呀,故宮!》去遊覽了這座神聖的宮殿,在故宮裡面他讀懂了“皇帝”“皇后”“太子”“公主”這幾個陌生的字眼,更實地瞭解了外觀相同的幾個大殿的不同功能所在。

回到家後,又一口氣讀完了《故宮裡的二十四節氣》,《故宮裡的大怪獸》系列的第1輯。

而那只是個開端,他開始大量閱讀,把囤了多年的《晴天有時下豬》系列(共9本)翻了個遍。還從上海圖書館借了很多有關橋,以及旅遊的書來拜讀。放學回到家就趴在床上看,吃飯時也看,做作業的間隙更是會翻看。

旅行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新鮮感,還帶給了孩子學習的動力,真正意識到閱讀的魅力。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家長篇

我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宅女,最愛做的事便是待在家中,“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只信奉前半句。有了孩子後,我一度保持我這個自認為好的習慣8年。並且一直在家裡推行:閱讀最重要,也身體力行地為大家做每天閱讀的榜樣。

為了成為好的父母,我閱讀了幾十本關於教育的書籍,從國外的蘇霍姆斯基到國內的崔玉濤、尹建莉等名作家的各類著作,以及市面上的各類有名或不知名的書籍。理論一大堆,我是朋友口中的教育專家,但僅憑理論,我面對孩子依然會覺得“教子無方”。

為了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又研讀了各類相關書籍。掌握了很多種理論與技巧,但我面對孩子時依然會大吼大叫,時常失控、發脾氣。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去年開始,妹妹強行拖我出遊,一年多以來,我參與的大大小小的多次出遊5次。這5次旅行,卻讓我意識到,與其逼孩子坐在那裡無意識地學習,不如帶孩子走出家門,走一走,看一看。

1、正確地認識孩子

旅行讓我意識到孩子是一個方向感和記憶力都超強的孩子。

第一次讓孩子發現自己這一特點是在廈門。當時我們從地鐵站步行到的酒店,一路上有一個公園,一個公交站,還有不同道路的標識牌。第二天,我們走出酒店,準備去往第一個景點時,孩子準確地說出了可以乘坐公交的道路名稱。

第二次,是我們從蘇州遊玩回來時。那一次是自駕遊,開車回上海,當孩子爸爸習慣地打開導航時,孩子卻明確地告訴爸爸,應該先往哪邊走,去什麼高架,然後再去什麼高速路。保險起見,爸爸還是打開了導航,而導航顯示地跟孩子說得完全一致。

孩子在家背課文總要花很長時間,讓我一度認為他的記憶能力有問題。但這兩次旅行,孩子只走過一遍的路,便可以記住方位、名稱。足以證明他的記憶力沒有任何問題,或許還有點超強。

北京之旅讓我看到了一個小暖男。

帶孩子去北京旅行之前,我不小心崴腳了,孩子每到一個地鐵站或購物商場,都會第一時間為我找到電梯;去與回的路上,孩子都主動要求幫我揹包、拉行李箱;每到華燈初上的傍晚,他都會催促我回酒店,理由只有一個:我是女的,他是孩子,不安全。

原來我的孩子知道關心、照顧身邊人,是個可以帶給人溫暖與感動的孩子。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2、重新認識自我

北京行是國慶前的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家人全都無法陪伴,出行的只有我和孩子。

我從來沒有策劃過旅行,但這一次我在出門前兩個時內定好往返車票,準備好行李;在火車上跟孩子商量好行程、訂好酒店。

到北京後,我白天按行程陪孩子游玩,晚上則看攻略,確定好第二天所去景點的遊玩方案,以及休息、就餐的地點、方式,收拾好所需物品。

一週旅行後,我和孩子安全返回家中。這一週的出行經歷,讓我對自己刮目相看。我一直都認為我對人過於依賴,凡事都愛找人幫我達成願望,是嚴重的選擇困難症患者,獨自做決定對我來說難上加難。但這次旅行,我完全靠自己的判斷,獨自做出了各種選擇與決定,並且事實證明,我還做出了幾項特別英明的決定:我根據行程,分別預訂了與景點毗鄰的酒店,這樣的安排不置於讓我們遊玩後,還要拖著被憊的身軀再去返回遙遠的酒店;這次出行,我沒有帶零食,七天之旅,孩子正常的進行一日三餐,因此,他徹底感受了北京的特色美食:炸醬麵、烤烤鴨、涮肉等。

我一直認為我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內心不夠強大。不愛旅行的原因之一便是覺得出門在外,有各種不安全因素存在,比如酒店不安全。但這一週的經歷,讓一直懼怕旅行的我認識到外出旅行沒我想象的那麼可怕,而我自己也沒我想象得那麼柔弱。

旅行讓我徹底放空自己。一花一草一木,盡情地展現自己的搖曳多姿,天的闊、海的波瀾,讓我的心靈得到滌盪、淨化。在這樣的心靈之下,我看到的才是完整的孩子,真實的自己。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親子篇

1、海南行讓孩子下決心學游泳

讓孩子學游泳,之前給孩子提議過很多次,每次孩子一聽到憋氣就嚴詞拒絕。海南行,讓他感受到了游泳是必須掌握的技能。

我們去海南遊玩時,孩子喜歡玩水,我們特意住在離海邊最近的酒店,並且酒店還附有一個大型的水上樂園。無論是在海邊還是在水上樂園,都要跟水接觸,但因為孩子不會游泳,玩的時候總是離不開游泳圈,也不能去游泳池裡隨意游泳。但我會帶他去到游泳池,帶著游泳圈去看別人那縱身一躍,以及他們像魚一樣在池中游來游去,也會用手拖住他漂在水中,感受水中的那份自由自在。而不會游泳給孩子留下了遺憾:只能待在海邊的淺水區,無法去感受大浪的擊打。

回到上海後,孩子自己提出要去學游泳。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2、夕陽讓孩子不再拖拉

在北京的什剎海遊玩時,孩子看到了一輪紅彤彤的夕陽,並且看到了夕陽斜照下那波光粼粼的水面。我和孩子談起了旅行的樂趣,孩子脫口而出:旅行可以看到夕陽,上海看不到。我提醒孩子天空中只有一個太陽,並啟發孩子:“現在剛好是將近晚上6點,在上海的話,你這個時間在做什麼?”“在做作業。哦,我知道了,媽媽,不是上海看不到,是因為我做作業,沒時間看。”孩子的領悟力真強。我跟孩子約定,回上海後,快點完成作業,一起去看夕陽,並記錄看到夕陽的日期、時間。

回上海後我真的在電腦上做了表格,記錄孩子看到夕陽的日期、時間。而孩子為了可以看到夕陽,也為了在這份記錄表中錄入數據,也開始嘗試提高做作業的效率。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旅行,讓孩子看到世界,讓書本中的知識變得鮮活,是“百聞不如一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最好體現。也只有走出家門,用腳丈量過土地,我們方才能覺醒自己,明白那些早該明白的道理,找到自己,找回自己。

旅行可以讓我們暫時離開固有的生活,投身到一個全新的、陌生的環境。在這個環境裡,父母不用考慮工作,不用考慮油鹽醬醋茶,孩子也放下了學習,我們有時間、有心情來陪孩子看日出日落,感受大自然最原始、最純粹的美。在這段時間裡,父母少去了焦慮,孩子放下了壓力,沒有了催促,也沒有了吼叫,有的只是一段親密時光,父母與孩子和諧相處的美好回憶。這個幸福過程的體驗、感受,它的珍貴是無法從任何一本書中獲取的。

讀萬卷書不如帶孩子旅行一次

想要了解更多教育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