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邁入“外賣元年”,最勤快外賣員月入10萬元新臺幣

外賣在大陸流行數年之後,臺灣今年也正式跨入“外賣元年”。如今在臺北,時不時就能看見外賣小哥騎著摩托車從身邊呼嘯而過,粉紅色、草綠色等各色保溫包大集結,成為街頭一道特別的風景線。

臺灣邁入“外賣元年”,最勤快外賣員月入10萬元新臺幣

時代真的在改變,記得在一年多前,大師兄在臺北街頭見不到幾輛外賣車輛,大陸已流行多時的“外賣熱”,在臺灣幾乎沒什麼痕跡。如今,在馬路上、電梯裡經常能看到外賣小哥的身影,像是foodpanda的戶外廣告也於近期亮相全臺最繁華的臺北市信義商圈。十多面廣告牌分兩排鋪開,頗為引人注目。

除了foodpanda,島內知名的外資外賣品牌還包括Uber Eats、honestbee(誠實蜜蜂)、Deliveroo(戶戶送)等,本土的品牌則有yo-woo(有無快送)、foodomo等。這些平臺的範圍涵蓋臺北、新北、臺中、高雄等人口較密集的都會區,或是產業集中的工業、科學園區。

根據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統計,全臺一年的餐飲營業額為 5400億,外賣佔了其中的5%,約270億元(新臺幣,下同)。因為外賣潮流的興起,外資平臺今年以來業績翻紅,foodpanda臺灣區執行董事總經理方俊強表示,去年底和剛進臺灣相比,使用foodpanda人數成長了35倍;今年上半年訂單和去年同期相較,也成長15倍。Uber Eats臺灣區總經理李佳穎則透露,今年第一季,Uber Eats合作餐廳已超過6000家,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平臺活躍用戶和外送趟次,也增長三倍。

在網上也有很多商家吐槽平臺抽走得太多,據悉目前新加入的抽成比例達到38%。一些網友表示,低價吸客、搶佔市場、掌控定價權就是他們的招數;也有網友表示,如果抽成真達到38%,自己寧願去店裡吃,讓店家賺!

外賣熱也催生了新興的職業——外賣員,日前在臺灣各大網站就瘋傳了一份foodpanda外賣小哥的工資單,在一個月工作28天,跑了1163單,加上雨天補貼,一個月賺了109922元,網友們頗為震驚。對此,島內有專家指出,月入10萬元要最勤快的人才能拿得到,一般外賣員沒那麼多。

作者‖薛洋,人稱“臺海大師兄”,海峽導報記者,四次赴臺駐點採訪,採編的作品多次獲得中國新聞獎、福建省新聞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