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什么不服黄忠被封五虎将?

亮杰影视


关羽不服黄忠受封为五虎将这件事要从两方面来说,一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描述来分析;二是要从《三国志》的记录来分析。

关羽反对黄忠担任后将军与自己同列之事并不是关羽骄傲自大看不起黄忠,而是因为关羽根本不知道黄忠的功绩,所以才会说出“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种话来。

当然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黄忠受封为后将军,就意味着荆州派蜀汉军中有了一支势力,这对于作为军中元老派首领而言的关羽而言,无疑是不满的。诸葛亮担任刘备军师以来,在行政上所任用的绝大多数都是荆州士人,已经触动到了元老派们的利益。现在,在军中,荆州派也有了以黄忠为代表的一支势力,荆州派的实力更会大增,这是关羽不想看到的。但他也无法明说,只能以“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根本《三国演义》的描写,关羽不服黄忠不合常理

如果要根据《三国演义》的描写来分析关羽不服黄忠受封五虎将,那关羽的做法不仅不符合情理,甚至有些前后矛盾。以关羽和黄忠在长沙城下大战,互相敬重爱惜对方,互不下死手的情况来看,此二人之间都有着惺惺惜惺惺,好汉爱好汉的心理。而且,在韩玄被魏延所杀,举城投降的情况下,黄忠闭门不出,表现出了一位臣子的忠诚,这不仅符合关羽一贯提倡的忠义,也符合汉时士大夫们的价值观。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关羽对黄忠应该是敬重的。

在刘备攻取益州之时,黄忠始终冲杀在前,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役中,又是立下大功,阵斩夏侯渊,夺下曹操战略要点定军山,是刘备击败曹操,夺取汉中的首功。因此,黄忠在在刘备大肆封赏诸将的时候从一位偏裨将校,一跃升为与关羽、张飞同列的“五虎大将”(三国演义语),官封后将军,赐爵关内侯,可谓是封侯拜将。

可就在此时,一贯欣赏黄忠的关羽却非常不满,说出“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种极度伤感情的话来。前后差异如此明显,不符合常理。

关于此事,很多人猜测是因为关羽在镇守荆州后,本来就极度自负之人变得更加骄傲自大,已经失去了本心,所以才会说出“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种不识大体的话来。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来分析,则更能说明问题

在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关羽和黄忠在长沙城下大战之事,长沙太守韩玄是主动投降刘备的,黄忠只是韩玄手下的一名偏裨将校而已。据《三国志》记载,黄忠早年跟随刘表的侄子刘磐做中郎将,也参与过与孙策争夺南方的战役,始终战绩平平。直到刘表病死,刘琮投降了曹操,黄忠才得以代理了一个兵头将尾的裨将军。

黄忠事业上的第二春是从投靠刘备开始的。在刘备攻占益州之役中,黄忠以独当一面的将军入川,在当时他在军内的地位远超魏延。黄忠也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一路夺关斩将,为刘备攻占益州立下了大功,自身也靠着战功受封为杂号将军,即讨虏将军。而此时,关羽为荡寇将军,张飞为征虏将军,都属于杂号将军,由此可见,黄忠在刘备军中的地位已经和关羽、张飞是同列了。

既如此,关羽又有什么资格来质疑刘备任命黄忠为后将军与自己同列呢?

在《三国志 诸葛亮传》中给出了答案。据记载:

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当自解之。

由此可见,在任命之前,诸葛亮就曾预见到关羽可能会反对,并表达了担忧。其原因是关羽远在荆州,可能不知道黄忠在汉中立下的大功,所以才有可能会反对。

结论

如此说来,关羽反对黄忠担任后将军与自己同列之事就真相大白了,并不是关羽骄傲自大看不起黄忠,而是因为关羽根本不知道黄忠的功绩,所以才会说出“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种话来。

当然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黄忠受封为后将军,就意味着荆州派蜀汉军中有了一支势力,这对于作为军中元老派首领而言的关羽而言,无疑是不满的。

诸葛亮担任刘备军师以来,在行政上所任用的绝大多数都是荆州士人,已经触动到了元老派们的利益。现在,在军中,荆州派也有了以黄忠为代表的一支势力,荆州派的实力更会大增,这是关羽不想看到的。但他也无法明说,只能以“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万事之始


曹操免费赠送“汉寿亭侯”爵位,结果让关羽膨胀了半辈子,谁都瞧不上。一个刚加入团队的糟老头子,居然和“汉寿亭侯”一起在前排就坐,从来不拿正眼看人的关二爷当然不爽,曹操安的这个侯爵害死了关羽。

关羽性格本来就孤傲,在他投降曹操时,曹操想留住他,在汉南帝面前给他申请了一个汉寿亭侯的爵位,关羽嘴上没说,但心里特别得意,因为这是朝廷给的响当当的封号,大哥刘备也没有这个荣誉,从此更是飘上了天,从来不正眼瞧身边的文臣武将,“汉寿亭侯”害了他后半辈子。


“汉寿亭侯”助长了关羽“不服人”毛病。孙权继承了他哥的吴侯,但关羽把他当成狗,孙权想让儿子娶他姑娘时,关羽霸气地说:“虎女岂能嫁犬子!”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但关羽觉得他不正宗,刘备问关羽刘封和刘禅立谁为太子?关羽不屑地说:“刘封算儿子吗?”


当年刘备请来诸葛亮时,关羽也不服气,觉得打仗得靠像他这样武艺高强的人。但是火烧博望坡一战,诸葛亮神机妙算,用兵如神,关羽才彻底服气了。因此想让关羽服气,必须有真本事。



其实黄忠本事不错,62岁了,和年富力强,47岁的关羽打了100多个回合,马累趴下了,关羽才胜了黄忠。第二天黄忠箭射关羽的帽缨,抢了关羽的彩头。后来黄忠投降,两个人没分出胜负,一直是关羽的心病,从心底里不服气。



当刘备入蜀封将时,关羽看到自己是前将军,黄忠居然是很牛叉的后将军,压在心头的怒气终于暴发了:

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三国志·费诗传》



黄忠排在他后面,为何关羽还要发怒呢,《三国演义》中写出了关羽的想法:

张飞吾弟也,马超世代名家;赵云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他们三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关羽性格孤傲,张飞、赵云是自家兄弟,可以不计较;马超虽然是新人,但家里是名门望族,也不埋汰自己的身份。黄忠在刘表手下混了多年,连个主将也没混上,年纪一大把,进步太慢了。关羽乃朝廷御赐“汉寿亭侯”,是有爵位之人,和这么一个没背景、没职称、没贡献、没交情的糟老头子坐一起,掉价!在关羽眼里,黄忠降低了五虎上将的含金量,因此拒绝接受。


关羽“傲慢”迷了眼,只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却忽略了自己的弱点。


与黄忠战长沙时,关羽总觉得自己还有发挥的余地,拖刀计使出来肯定能斩了黄忠,但他却忘记了两人之间年龄相差一轮多,打100回合没分胜负已经算输了,他应该佩服黄忠。


关羽只记住了没有杀马失前蹄的黄忠,但却忽略了黄忠同样没有射杀自己,两个人本应该是义气相投的人,但关羽却拒绝和黄忠套近乎。



关羽一直以汉朝皇帝给他封的侯位为荣,但那是曹操的面子,属于走后门得来的,水份很大。如果没有这个爵位,关羽和黄忠一样,也只是刘备手下的大将而已。


关羽看到黄忠是个降将就鄙视他,却忘记了当年自己也投降过曹操。



关羽这个孤傲的性格,让周围的人无法与之亲近,最终害死了他,在他失利时 ,他附近的蜀将投降的投降,看戏的看戏,拆台的拆台,可怜父子二人双双殒命。


聋王异史


关羽是刘备手下能力最强的武将,他的能力出众,英勇善战,而且熟读《左传》,足智多谋。当时,其他的国家评价说,“蜀小国,名将唯羽”。最难得的是,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在白马之战中,他斩颜良诛文丑,为的是报答曹操的恩义,好回归刘备。面对曹操的百般拉拢,他毫不动心,挂印封金后,千里走单骑,回到刘备的手下。

刘备对关羽也是信任有加。他对关羽恩同兄弟,在蜀汉阵营中,关羽的地位不可动摇,一直是武将之首。由于关羽文武全才,所以刘备一直把他当做独当一面的将领使用。而关羽也没有辜负刘备的信托,他独自依然镇守荆州,在北有曹操,东有孙权的情况下,守住了荆州。在当时,孙权对于镇守长江上游的关羽如同芒刺在背,生怕他兴兵东下,威胁自己,可也无可奈何。

但是,关羽也不是个完美的人。关羽有一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刚而自矜,史书上说,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关羽因为这个毛病,得罪了不少手下。他在荆州的时候,和同僚的关系都处得不好。当东吴偷袭荆州的时候,他的手下士仁和糜芳都是刘备的老部下,可是立刻都投降了东吴。

这使得关羽失去了后方的基地,陷入进退失据的境地。正是因为丢失了将士家眷的住所江陵,使得关羽将士离心,纷纷离散。最终,关羽势穷,被迫走保麦城,在突围入川的路途中被东吴擒杀。

正是士仁和糜芳投降,献出了军事重镇公安和江陵,才使得关羽落得如此下场。而这两个人平时就不受关羽看重,并且因为工作失误被关羽斥责,说要回师后对他们治罪。所以在东吴偷袭的时候,两人干脆投降了东吴。而剩下的人也对关羽怀有或多或少的不满,因此也随着投靠了东吴。

就如同孟达所说,荆州官吏失节投靠东吴,百无一还。当刘备攻打荆州的时候,还想自己对荆州人士不薄,会有人来投靠他。刘备专门停留军队,可是最后只有一个装死逃回的廖化,再也没有他人。这时,关羽日常的所作所为的恶果,暴露无遗。

因此,在《三国演义》中专门有一段描写,是说关羽在接待前来封赏他的费诗时,大发雷霆的情节。在当时,刘备进位汉中王,封赏手下群臣。他在封武将的时候,封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赵云为五虎上将,专门封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派费诗前往向关羽宣诏。

可是,关羽听说五虎上将中有黄忠,就十分的不高兴。他说,张飞是我的兄弟,马超是世代名家,赵云早早就跟随我的兄长,也跟我兄弟一般,可是黄忠是何等人,凭什么和我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因此关羽拒不接受刘备的封赏。后来,在费诗的婉言相劝下,关羽才接了将印。

我们看罗贯中的这一段描写,可以感受到关羽的傲气。他一直自重身份,对五虎上将中的黄忠感到不满。因为黄忠加入刘备阵营时间短,在入川后虽然屡立战功,可是,关羽依然认为从他的身份、资历、能力和功劳上都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在他的眼里,黄忠就是个老兵,怎么能够成为五虎上将之一呢?

这样的解释,在《三国演义》中勉强可以解释的通,但是,总让我们感觉有点突兀。因为,我们知道关羽的毛病是“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黄忠出身行伍,在长沙一战中,关羽和黄忠交手三天,对黄忠的武艺、品行都有所了解,有英雄相惜之感。关羽傲士大夫,他的目标应该是马超,而不应该是黄忠。马超由于有诸葛亮的劝解告一段落,而关羽对黄忠的气愤可谓没有原由。在书中,我们只有以关羽的自傲作为解释了。

这个情节,并不是罗贯中随意编写的。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事。如果我们在历史中看这件事,就会明白关羽为什么不接受封赏,对黄忠不满了。这是因为,五虎上将只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称谓,而在现实中,并没有五虎上将,有的是四位重号将军和一位杂号将军。这两种将军的地位待遇可谓天壤之隔。

重号将军分别为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杂号将军为翊军将军赵云。陈寿虽然把他们五人立在一个传中,可是,在现实中他们的待遇是不同的。在封赏的时候,诸葛亮就提醒刘备,说我们都知道黄忠的功劳,可是关羽远在荆州,你封黄忠为后将军,关羽肯定不会满意。刘备说,这个事情我来调解。

诸葛亮说这个话,其实是委婉的表达自己对黄忠担任重号将军的反对意见。不过,诸葛亮怕自己的分量不够,专门拉上了关羽。结果,果然在向关羽封赏的时候,关羽十分生气。他的话也是如此,说自己不与黄忠同伍。

至此,我们就能够明白关羽在历史上拒绝封赏的真实原因了。关羽不是对黄忠不满,而是在为赵云打抱不平。在关羽的心目中,担任重号将军的应该是赵云才对。诸葛亮的意见和关羽也是相同的。

在刘备的部下中,诸葛亮和赵云的关系是最好的。他们两人一直在刘备的左右,交往很深。在刘备夺取荆州江南的四郡后,诸葛亮和赵云分别掌管四郡,为刘备实力的壮大立下了功劳。从这方面看,赵云也是刘备阵营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将领。在刘备去世后,赵云和诸葛亮配合,支撑起蜀汉的江山。

而关羽和赵云也有着共同战斗的友谊。在刘备最艰难的时刻,赵云不离不弃,追随刘备。在长坂坡,多亏赵云的奋战,才救出了后主刘禅,保住了刘备的子嗣。赵云和关羽都是忠义之人,当然意气相投。和黄忠这半路加入的人相比,关羽当然希望赵云能够担任重号将军。并且,在大家的心目中,赵云的战功和黄忠不相上下。在《三国志》中对黄忠和赵云的评价,说“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因此,在封赏的时候,这全在刘备的一念之间。刘备经过全面的考量,为了激励后加入的将士,封了黄忠为后将军。对于诸葛亮和关羽的反对意见,刘备也予以了调解。费诗对关羽所说的一番话,也是刘备让说给关羽听的。所以,关羽听了以后,才接受了封赏。

因此,关羽拒不接受封赏,并不只是对黄忠不满。他实际上是为赵云打抱不平,想让赵云代替黄忠的职位。后在费诗的解劝下,才平息了怒气。这也和赵云的态度有关,正是赵云高风亮节,顾全大局,才使得结局皆大欢喜。所以,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专门为五人立合传,承认赵云的功绩和品行,还他一个公道。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