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關於地震一些小常識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16日12時46分,在四川宜賓市興文縣(北緯28.24度,東經104.95度)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此前,中國地震臺網自動測定的震級為4.4級。

關於地震

地震是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震動,併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有毒氣體洩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山體滑坡、泥石流、海嘯等次生災害。

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的地震。其中絕大多數太小或太遠,以至於人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大約為十幾到二十次,能造成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大約為一兩次

以當前的科學技術和水平我們尚無法預測地震的到來,並且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內,地震可能也是無法預測的。對於地震,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提高建築抗震等級、做好防禦,而不是預測地震。

科普——關於地震一些小常識

世界上第一臺地動儀—候風地動儀(東漢張衡)


一、地震成因

地球分為三層:中心層稱為地核,中間層為地幔,外層為地殼。地殼由岩石圈構成,地殼岩層受力後快速破裂錯動引起地表振動或破壞就叫地震

由於地質構造活動引發的地震叫構造地震;由於火山活動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固岩層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由於地球在無休止地自轉和公轉,其內部物質也在不停地進行分異,所以,圍繞在地球表面的地殼,或者說岩石圈也在不斷地生成、演變和運動,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殼構造運動。

科普——關於地震一些小常識

地球的構成


二、地震類型

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類

①構造地震:是由於岩層斷裂,發生變位錯動,在地質構造上發生巨大變化而產生的地震,也叫斷裂地震。

②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發時所引起的能量衝擊,而產生的地殼振動。這種地震所波及的地區通常只限於火山附近的幾十公里遠的範圍內,而且發生次數也較少所造成的危害較輕。

③陷落地震:由於地層陷落引起的地震。這種地震發生的次數大約只佔地震總次數的3%左右,震級很小,影響範圍有限,破壞也較小。

④誘發地震: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如隕石墜落、水庫蓄水、深井注水)而引起的地震。

⑤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藥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

根據震源深度進行分類

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小於60公里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為60-300公里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為止,世界上紀錄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786公里。

按震級大小分類

弱震:震級小於3級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的地震

中強震:震級大於4.5級,小於6級的地震

強震: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的地震

科普——關於地震一些小常識

震源傳播示意圖

三、地震分佈

按時間分佈

通過對歷史地震和現今地震大量資料的統計,發現地震活動在時間上的分佈是不均勻的:一段時間發生地震較多,震級較大,稱為地震活躍期;另一段時間發生地震較少,震級較小,稱為地震活動平靜期;表現出地震活動的週期性。

中國大陸東部地震活動週期普遍比西部長。東部的活動週期大約300年左右,西部為100至200年左右。如陝西渭河平原地震帶,從公元881年(唐末)到1486年606年間,就沒有破壞性地震的記載。1556年華縣8級大地震後幾十年,地震比較活躍。1570年以後這一帶就沒有6級以上地震,連5級左右的地震也是很少。

科普——關於地震一些小常識

按地震帶分佈

據統計,全球有85%的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上,僅有15%的地震與板塊邊界的關係不那麼明顯。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分佈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中國臺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新西蘭。這裡是全球分佈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三。

歐亞地震帶: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中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佈比較零散。

大洋中脊地震活動帶:此地震活動帶蜿蜒於各大洋中間,幾乎彼此相連。總長約65000km,寬約1000--7000km,其軸部寬100km左右。大洋中脊地震活動帶的地震活動性較之前兩個帶要弱得多,而且均為淺源地震,尚未發生過特大的破壞性地震。

科普——關於地震一些小常識

世界地震帶分佈


四、震級

震級是地震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用"級"來表示。 震級的標度最初是美國地震學家里克特於1935年研究加里福尼亞地方性地震時提出的,規定以震中距100km處"標準地震儀"(或稱"安德生地震儀"、週期0.8s,放大倍數2800,阻尼係數0.8)所記錄的

水平向最大振幅(單振幅,以μm計)的常用對數為該地震的震級。

震級分面波震級(MS)、體波震級(Mb)、近震震級(ML)等不同類別,彼此之間也可以換算。用里克特的測算辦法計算,到2000年已知的最大地震沒有超過8.9級的;最小的地震則已可用高倍率的微震儀測到-3級。按震級的大小又可劃分為超微震、微震、弱震(或稱小震)、強震(或稱中震)和大地震等。

科普——關於地震一些小常識

五、關於地震的幾個記錄

古今中外地震死亡人口之最:大約1201年7月,近東和地中海東部地區的所有城市都遭地震破壞,死人最多, 估算約達110萬。1556年1月23日發生在中國陝西華縣的8.0級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比前者確鑿一些,包括地震及產生的一系列災害共造成大約83萬人死亡。

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預報並取得明顯減災實效的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中國的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預報,被世界科技界稱為"地震科學史上的奇蹟")。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海嘯:八重山海嘯,1771年4月24日發生在日本琉球群島中的石垣島(估計巨大海浪的波峰高達84.7米,排山倒海的巨浪將重量達850噸的整座珊瑚礁拋出2.092公里以上。這次海震所擊起的海浪,據測它的行進速度為每小時788.557公里)。

世界上有儀器記錄的最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智利地震(8.9級,因計算方法不同,也有9.5級的說法)。

科普——關於地震一些小常識

中國最早的地震記錄:中國歷史上有關地震的記載,最早見於《竹書記年》,書中提到"三十五年帝命夏後徵有苗"、"三十五年帝命夏後徵有苗有苗氏來朝"。通鑑外記注引隨巢子汲冢紀年雲:三苗將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太平御鑑引此雲:三苗欲滅時地震坼泉湧。帝舜時大約在公元前23世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曆史。西方記載最早的地震災難:1755年葡萄牙里斯本地震。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